返回第五百二十九章 迁都之意 上  锦衣谍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九章 迁都之意 上第(1/2)页
“臣叩谢圣上天恩”

    “臣拜见太子殿下,不敢当此大礼”

    “诸位大人免礼请起”

    林潇宸先是对着皇宫方向叩头,感谢永乐皇帝的超高礼遇,然后站起来对着朱高炽躬身回礼。这个外甥是大明帝国的储君,君和臣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天堑,接着把文官武将喊了起来。

    他自然知道朱棣的心思,搞出这么隆重的排场欢迎他回来,这是无可酬功的选择,刚才在路上,周顺谦已经把新粮种的事情和他说了。

    “姨夫,父皇说了,让您先回家看看我的两个表弟,晚上到奉天殿参加父皇的赐宴”朱高炽笑着说道。

    必要的礼节完成,他就很自觉的回到了外甥的身份,不敢拿着太子的地位,凌驾于这位姨夫的头上。

    朱棣这次回来后的兴致非常高,召集满朝文武,连续开了三天的大朝会,详细说了此次巡视西域的所见所闻。比如吐鲁番的水果如何甘甜,天山牧场和那拉提草原的水草之丰美,畜牧群多的犹如天上的白云。

    提到他亲自驾临帖木儿汗国和白羊王朝巡视,并且直到地中海南岸的马穆鲁克王朝,在大马士革举行仪式,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帖木儿汗国、白羊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塞尔维亚大公国等藩属国的君主,一起觐见了他,尊称大明帝国的皇帝为大皇帝。

    还受邀到马穆鲁克王朝的首都开罗,欣赏了这座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以及尼罗河风光和金字塔。

    林潇宸调动西域兵团的主力开赴欧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击溃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把他们驱赶到小亚细亚地区,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军队威震欧洲,大明帝国被称为世界第一强国。

    有了林潇宸的地图,朱棣说的时候方便,文武百官看着地图也容易懂,一下子增加了六个藩属国,跨越中西亚和欧洲,大明帝国的势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朱棣的评价是,镇守大明帝国西部边陲的西域兵团,是当世的第一强军,兵锋所指挡者披靡,加上林潇宸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样的组合没有可匹敌的对手。

    朱高炽听着林潇宸的成绩,对这位三姨夫的本事,从心底深处感觉到由衷的敬畏。

    而且朱棣也对他提到,林潇宸在大明主持军政事务的时间,以后怕是越来越少了,没有了战争,林潇宸很可能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新大陆方面,朝廷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靖国公府。

    林潇宸一手一个抱着快周岁的儿子,满面喜悦的接受了下属们的恭喜。徐妙锦和周雪娇这么争气,林家未来在这个世界就能开枝散叶,把他的事业长久延续下去,传宗接代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他身为内阁首辅和征虏大将军,文武百官都以他作为首席,因此,内阁成员和京城的武将勋贵,一个不落全都跟着太子朱高炽赶来祝贺,这已经是林府添丁后的第二次了。

    只不过先前林潇宸不在家,他们不方便来家里,都是由夫人携带贵重礼物登门致贺。

    大明勋贵哪怕是儒将,性格也是很直爽的,送礼物的方式更直接,什么值钱什么稀罕送什么,奇珍异宝把靖国公府堆了满满一屋子。

    而文官们送的礼物较为含蓄,多是赠送文房四宝、字画、书籍等,将来也是一大笔财富。八壹

    “姨夫,父皇已经下令在北平城外的昌平修建皇陵,将来迁都北平已经成为定局了。”朱高炽说道。

    古代皇帝对身后事特别是自己的陵墓,那是无比的重视,选择“风水宝地”,目的是让自己死后安息,还能保佑自己的子孙和基业,因此,皇帝登基以后就会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

    通常陵墓都修筑于都城周边,永乐皇帝的长陵既然选在了北平城的昌平,意味着都城肯定要搬迁。

    “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林潇宸不急于表态。

    迁都的事情,太子和群臣是无法阻拦的,永乐皇帝想做什么,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唯独只有自己的建议,才能左右他的决定,朱高炽显然不想从富庶的江南之地迁到北平城,所以才提出这个话题,想要由自己出面,打消了永乐皇帝的念头。

    “现在有两个意见相互对峙,反对迁都的一派认为,把北平城定为国都,势必要进行大规模的修造,对如今的大明财政是个沉重的负担,这些年战争就没有停过,国库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到时候有枯竭的危险。”

    “北方经过战争以后,各地遭受到了波及,损失非常严重,恢复起来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南北经济向来发展不均衡,京城的


第五百二十九章 迁都之意 上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