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7章 交州胡椒种植园迎来了第一次丰收  大唐第一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87章 交州胡椒种植园迎来了第一次丰收第(1/2)页
这里的糯高粱,将会经过发酵之后酿成闻名天下的美酒佳酿。

    现在自己来了,大巴掌一挥,这片产区的高粱都是老子的。啧啧

    程处弼觉得自己现在的气势绝对是豪横到了极点。

    后世不管是哪个酒石老板,哪怕是茅台酒厂老总也不敢这么干。

    但是很快,现实就给了程三郎重重一击,程三郎很快就见到了那位被重金请来的老农。

    专业种植高梁三十多年的老司机,这位五十出头的北方老汉先是朝着程处弼一礼。

    听闻程三郎在询问这些高粱的情况时,这位吴姓老汉满脸嫌弃地打量着这里的高粱道。

    “程大官人,不是老汉我说话直,这些高梁,在老汉我看来,根本就算不得粮食。”

    “你瞧瞧这杆,那么高,那么细,看看它上面的穗,以老汉我种植高粱三十多年的经验。”

    “这样的高粱,一亩地下来,能够收超过六十斤的高粱,那就该乐开花了都。”

    “就这么点”程处弼有些不乐意地嘀咕了句。

    吴老汉朝着程处弼一礼,满脸语重心长地道。

    “老汉岂敢诓骗大官人,要照老汉的意思,大官人完全可以买上好的高粱种来这里种。”

    “那些高粱,好歹比这些只适应做扫帚的高梁强多了。”

    “”程处弼有一种被鄙视的感觉,虽然伤害不大,但污辱性很强。

    想不到这些在后世,外地人想买都买不到的当地特产糯高粱。

    现在听这位老汉那埋汰的语气,总这玩意收高粱,还不如种了拿去编成扫帚更能赚钱。

    程处弼好歹也知道后世仁怀的高粱亩产不低,怎么也能有个几百公斤的样子。

    一想到后世仁怀遍地高粱的盛况,程处弼咬了咬牙,坚决地摇了摇头。

    “不用,吴老汉,就按程某的法子来。

    吴老汉你,还有你那帮子亲戚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我做好高粱,帮我挑出高粱穗最大最重的拿来留种。”文網

    “一代代的选育下去,这种得到的高粱的品质就会越来越好,而产量也会越来越高。”

    “大官人放心,老汉我也就只是好心提醒一声,官人既然不乐意,那老汉自会尊从官人的命令。”

    程处弼拍了拍这位吴老汉的肩膀,好言好语地又安抚了几句之后,这才跟着者光沿着那宽阔的水泥直道继续前行。

    来到了那耸立于安乐溪东岸约里许之地的顺州州城。

    跟长宁州州城相比起来,这顺州州城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

    反正泸州诸多的羁縻州都差不多,城墙都是用石块垒砌的,而且都不高,里边的布置也是乱七八糟。

    不过好在,自打有了钱之后,顺州州城也开始进行了改造。

    虽然还达不到关中的州县的模样,至少在城内,已经看不到一坨坨布满街市的动物粪便。

    每座州城,都传门有人负责清扫,然后将这些动物粪便囤积起来进行发酵。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肥料,想要丰产增收,只能靠这玩意。

    程处弼随同者光一起先巡视了一下城内的蒙学馆,还有成人扫盲学校。

    又询问了一番今年顺州獠人的收入情况,又在者光的刺史府里边用了一顿饱饭。

    这才与房俊一起离开了刺史府,赶到了那位于州城内的汉唐商行泸州分支顺州支行。

    列位客看你们没有看错,这就是位于顺州的汉唐商行的称谓。

    这是为了便于让人清晰地知晓这是汉唐商行的哪个地方分支机构。

    虽然银行这种玩意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成型,但并不妨碍程处弼利用后世的银行命名体系。

    程处弼仔细地询问了这里的钱粮,特别是粮食屯积的情况。

    毕竟自己早就已经拍胸口跟那位者光打下了包票,一亩地两石粮食。

    现在赤水河畔两岸已经种下了差不多八九千亩地的高粱,如果到时候拿不出够数目的粮食来。

    这些獠人不闹腾才怪。

    程处弼亲自到汉唐商行的后院库房中,仔细地检查了那几个高大的屯粮粮仓。

    两万石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自然要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安心。

    溜达了半天之后,程处弼这才与房俊离开了汉唐商行,前往位于顺州


第1287章 交州胡椒种植园迎来了第一次丰收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