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一十二章 六论  寒门宰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一十二章 六论第(2/2)页
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但见吴奎,杨畋,王畴,王安石等四名官员陆续抵至。
    在琼林宴上,章越与四人都照过面了,其中王畴是自己省试时的考官,至于杨畋,王安石都是自己殿试时的详定官。
    至于吴奎则没什么印象。
    当即考官们将试卷放给了考生们,然后分东南西北入座,仿佛如四灵兽般全程守护着五名考生答题。
    章越深感这考试要作弊,着实是很难啊,考官与考生比几乎达一比一。
    苏轼再用倒立笔管的方式提醒弟弟也是有点难了。
    不过无论如何,能见识到了传说中的秘阁六试也算是不虚此行。
    这就是不重排场,重过程的考试。
    章越浏览卷子。
    上面六题分别是王者不治夷狄论
    刘恺丁鸿孰贤论
    礼义信足以成德论
    形势不如德论
    礼以养人为本论
    既醉备五福论
    章越看了一眼,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真不愧是天下第一难的秘阁六试,真是贼难。
    章越还未多想,就听坐在身旁的王魁似身子一晃,跌坐在地。
    章越没多例会。
    这秘阁六论,难在哪里
    难就难在浩瀚的阅读面。
    如王者不治夷狄论出自哪出自春秋公羊传隐公二年。
    但是你翻遍春秋公羊传整本书,却找不出这句话,为什么因为这出自何休所写的注释。
    在原文公会戎于潜下,何休注释了一句王者不治夷狄。
    六论必须要写出出处春秋公羊传,哪一句公会戎于潜,谁注释的何休,最后还要熟练引用上下文。
    这一题不仅出自于经,还是经之注释。
    至于刘恺丁鸿孰贤论分别出自于后汉书丁鸿传和后汉书刘恺传。这出自于汉书,属于经史里的史。
    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出自论语子路篇,樊迟学稼,是汉经学家包咸注。
    需知为论语作注的不计其数,记有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萧、周烈生,魏时何晏集合以上等人出了本论语集解。
    宋人多读这一版。
    原文是樊迟学种庄稼,然后为孔子鄙视,注释说礼义与信足以成德,又安用稼哉但很少人记得这一句,就算知道,也不知是包咸所注。
    形势不如德论也是极难,出处极多。
    比如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足够将你混淆的,各家反复都有提及拿来引用。
    但出自史集的只有一处,那就是史记吴起列传的太史公曰。
    礼以养人为本论出自汉书礼乐志。
    既醉备五福论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及郑玄注。
    秘阁六论出自三经三史,三经都不是正文,而是注释。
    而要过阁,必须要通四以上,也就是说要答对四题,必须是全通,错了一处或原文稍有交待不清都不行。
    若换了殿试之前,以章越之能,或许只能通个二三道。
    但如今经过三个多月的寺中苦读,章越看完题目可以说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