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46章 取针是个技术活  外科教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46章 取针是个技术活第(1/2)页
有时候,简单的事情,因为某种原因,就会变得复杂。

    一个病人家属,在医院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熬夜倾力抢救,这本来是相当正能量的事情。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却让医院各部门如临大敌,异常紧张。

    孙院长对此事颇为顾虑,赵主任也一样,甚至顾虑更多。

    第二天上班时间,孙院长完成总值班的工作,这件事移交给医务处处理。

    总值班由行政部门领导轮流担任,在夜间下班时间或者节假日,行政领导都是休息状态,总值班作为医院的临时最高领导,处理突发事件,比如协调大抢救、处置各种纠纷等等。

    一旦到上班时间,总值班的职责就自动取消。

    赵主任详细了解事情经过,非常重视此事,认为这事有纠纷的苗头。

    判断潜在纠纷这事,赵主任从来不是感情用事,有着自己一套方法,他自己设计一个评分表,每一项危险因素都给予一定的分值,将事件对着表格去打分,超过一定的分值,就判为高危。

    早上上班,赵主任对着表格,就像卜卦一般,逐项目去打分,打完分,赵主任一看居然是高危事件。

    对小敏敏的手术,按道理应该缓一缓,看看事情的风向再说。

    不管老太太病情是否平稳,出现纠纷关键在他们那个儿子。

    他们的儿子现在关押在拘留所,会不会定罪,还是未知数,要是没有被定罪,极可能借着此事跟医院闹事,目的很简单,敲诈一笔钱。

    一個靠啃老过日子、没有正当工作、游手好闲的成年男子,怎么可能放过利用两人作为要挟,来弄一笔钱。

    其实,所有不愿意走正规途径的医疗纠纷,没有例外,直接目的是钱。

    不走正规途径,自然就是选择医闹。

    不管他们口上如何说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公道,还是为了钱。

    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明白,走正规途径,进行医疗鉴定,通过法院进行判决,他们捞不到钱。

    只好赌一把,闹一通,希望借此弄点钱。

    杨平不愿意推迟手术,那么医务处必须替他保驾护航。

    赵主任把事情梳理一遍,叫干事通知老人居住地的居委会,也通知经办小敏敏案件的派出所,然后让干事亲自跑一趟。

    医院的法务部律师、宣传部主任、保安部部长,都被赵主任请来办公室,提前介入,做好准备,以防真的纠纷发生,处于被动地位。

    做好事需要实力和技术,有时候没有实力和技术,做好事很容易惹麻烦。

    以前三博医院是没有什么法务部,保卫科也就几个四五十岁的保安。

    夏院长为了加强医院处理医闹的能力,成立法务部和保安部,法务部不仅有专职的律师,还与本市处理医疗官司经验最丰富的大牌律师事务所合作。

    保安部全部招聘年轻的退伍军人,打造一支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队伍。

    不为其它,就是避免医生挨打,挨砍。

    当帝都一个杰出的年轻眼科教授被病人砍到残废后,夏院长心里一阵咯噔,当天派出四个精壮的保安驻扎杨平工作的大楼,楼下大厅两个,楼上的病区两个。

    这就是杨平工作的大楼有专职驻守保安的由来。

    难得的人才,千万不能出现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情,夏院长想想有点害怕。

    这也是无奈之举,要在复杂地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总得有一套办法。

    交完班,杨平带宋子墨徐志良去u探望敏敏的奶奶,抢救及时,事情还算好,老太太已经清醒,可以简单对话。

    她第一时间认出杨平,问敏敏的手术做了没,杨平说等下就做。

    老太太说,一定让杨教授费心。

    杨平让她放心,安心养病。

    杨平回到科室,敏敏已经送到手术室。

    张林的老婆,儿科的李医生,挺着肚子,提着空饭盒,正准备离开,她这是送早餐来给张林吃。

    见到杨平,李医生尊敬地叫一声:“杨教授”

    “现在还上班不休息”杨平问候一声。

    张林接过话:“科里让她休假,她不愿意,儿科人手紧缺,她现在不值班,平时出出门诊,真要生了,直接推产房。”

    蔡护士长这时走过来,拉着李医生的手:“预产期什么时候”

    “就这几天”张林说。

    护士长对张林说:“你总是说这几天,快说半年了。”

    “真就是这几天。”张林嘿嘿笑,快做爸爸的人,说话声音都少了积分戾气。

    护士长责怪张林:“快要生了,你还让老婆给你送早餐”

    李医生笑着说:“我没什么事,走动走动更有利于生产,他辛苦。”

    几个人站在病房的走廊聊几句,立刻又匆匆赶往手术室。

    小敏敏的手术照常开始,早做早脱离痛苦。

    梁胖子动作很快,让敏敏吸入一点麻醉药,快速完成插管,连接麻醉机。

    周灿给敏敏头皮弄了个留置针,将彩超机也早早地摆在旁边。

    刷手消毒铺单穿衣,大家边聊天边开台,气氛十分轻松。

    先易后难,四肢的细针,比胸腹的细针,相对更容易取。

    大腿腹股沟部位,也是神经血管集中的部位,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从这里越过。

    用于术中的超声探头是无菌的,耦合剂也是无菌的,杨平在敏敏的皮肤上涂上耦合剂,超声探头压向腹股沟部位,血流的哒哒声立刻传来。

    皮下、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各种图像在屏幕上出现,慢慢地,那根针也出现在屏幕上,顺着拟定拔出的方向,杨平用尖刀刺出05厘米的小口。

    蚊式血管钳从小口伸进去,在彩超的监视下,看着钳尖稳当地避开神经血管,紧紧地夹住细针的尾巴,然后,缓缓地退出蚊式钳,第一根针出现在弯盘里。

    彩超图像是平面的,依据平面的图像去定位立体空间的细针,其实难度非常高。

    就算切开手术也不会如此顺利,但是杨平一次到位。

    针就像水里的鱼,如果鱼在水里游动,人获得的画面没有立体视觉,仅仅是一个平面图像,那么所有鱼不管深浅,都在一个平面上游动,而抓鱼的人无法分辨它的深浅,抓鱼就变得非常困难。

    人体的组织不是水,而是一层一层的实体组织,这些实体组织在彩超屏幕上就是一个平面图像,一根针藏在任何一层,都很难找到。

    这就是为什么取细小异物的手术,x片上看着近在咫尺,可就是找不到。

    冲洗术区,缝合小切口,然后再取另一侧腹股沟部位的细针。

    小切口,伸进蚊式血管钳,夹持针尾,然后拔出细针,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动作需要反复两次,整个下肢的细针都这样被杨平轻松取出。

    接下来取胸腔的四根细针,从省妇幼借来的小儿外科专用胸腔镜器械派上用场,先用彩超探查定位,在左侧胸部的在肋间隙开小口,置入镜头,杨平小心地镜下切开心包一点一点,几个毫米,稍作


546章 取针是个技术活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