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44章 多煮点饭  外科教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44章 多煮点饭第(2/2)页
“sce接受文章非常严格,估计会有很多次返稿修改,要有耐心,而且一旦拒稿,也不要灰心丧气,我们医生要做出一点创新,比其他专业要困难很多。”梁教授循循善导。

    “最近有没有立新课题新的课题赶快立起来,人有惰性,一拖就容易懒。”

    “已经立项,干细胞培育肌肉,外延还有培育软骨等子项目。”杨平回答。

    “哦”

    梁教授似乎对这个课题很有兴趣,但同时心里又隐隐作痛。

    现在协和就是在这个课题上卡壳,想请张春泉回来,张春泉拒绝。

    听到这个话题,胡主任想岔开,但是梁教授执意要谈,杨平也暗示胡主任没关系。

    “干细胞领域我国的立项数目确实比较多,但是成果的质量不高,很多技术被别人领先,目前美国和日本比较领先,协和医学院现在的干细胞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本来我们想学习美国技术,但是人家不让我们学习,后来换种思路,想引进人才,无奈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看来还是要丢掉幻想,靠自己一步一步来。”梁教授喝了几口热茶,不停地冒汗,罗老师在旁边递毛巾。

    “今天在家里吃饭,让罗老师做几个小菜。”梁教授吩咐太太。

    杨平知道老教授为这事忧心忡忡,所以也不藏着掖着:“梁老,其实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我有一定的思路,第一步无非就是捕获诱导因子,我看过他们发表的公开论文,通过论文的成果,我可以逆推他们的方法,这些方法并没有什么稀奇,效率太低,我有一套方法更好,捕获诱导因子的效率会高很多。”

    这话要是别人嘴里说出来,梁教授肯定当做骗小孩的糖,但是杨平嘴里说出来,分量自然不一样。

    杨平的科研能力,梁教授记忆犹新,脊柱外固定架,从立项到临床应用,短短几个月就完成。

    脊柱外固定架治疗脊柱侧弯,难度实在太大,需要攻克很多难题,梁教授当初预测,杨平至少要五年时间才能取得一点突破。

    可是短短几个月,杨平克服所以困难,几个月时间就取得成功。

    当时耀眼的数据,让梁教授怀疑数据是不是造假。

    为此事,梁教授亲自前往桂林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调查完后,才确认确实是真实数据。

    那时梁教授就见识到杨平的科研实力。

    “我这里有对现有干细胞研究的分析报告,梁老有兴趣可以看看。”杨平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份资料。

    这是自己对现有尖端成果的地毯式分析,文章都是选取顶尖期刊的文章,所以分析报告带有代表性。

    分析报告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实验方法的逆向分析。

    这种重大实验项目,如过果研究者想保密,他们发表论文的时候就会做处理,将成果呈现出来,实验方法只粗略的介绍,比如诱导因子,可以宣布诱导因子的名字,分属种类,具体哪个阶段用什么配方,配方的具体比例,他们不会说。

    这时候如果要了解别人的实验方法,以取长补短,就需要极强的逆向分析能力,依据结论和公开的方法信息,逆推实验方法的细节。

    逆向分析需要极高的逻辑推理能力,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一层一层破解,只要一步没弄透,出现偏差,整个逆推就失败。

    梁教授将手里的报告一页一页地翻开,里面的分析技术简直就是逻辑推理与干细胞知识的完美结合,每看完一页,梁教授都要瞄一眼杨平。

    越看脸上的气色越好,一口气看完十几页,然后暂时放下报告。

    “小杨呀,我怎么说你呢,你早点说有这份报告,我也不至于把老脸卖了,关键是老脸卖了,也没卖出价钱。”梁教授乐呵呵的。

    杨平又从包里拿出一份实验报告交给梁教授:“这份是莪的实验方法,你看看。”

    梁教授又一口气看完十几页,然后瞪着杨平十几秒不说话,低头继续看报告。

    两份报告,一份是对现有方法的分析,一份是新方法的提出。

    其中干细胞培育软骨,梁教授非常熟悉这项技术,对杨平提出的方法如脑中打开一扇天窗,豁然透亮。

    “你这东西全是自己想出来的”梁教授难以置信。

    杨平点点头:“嗯,我的项目已经启动,如果一切顺利,很快我可以捕获几种诱导因子。”

    杨平只是非常保守地说几种而已。

    “很好很好你去准备饭菜,中午多煮点饭,多搞几个菜。”梁教授仿佛吃了灵丹妙药,不再冒汗,声音也中气十足。

    罗老师笑眯眯的。

    三天没吃什么东西,肚子饿了吧,这小杨早点来就好了,不至于躺床上三天。

    “那个,小杨,过来过来,你这个方法,跟我解释一下胡国林、宋云,你们别闲着呀,去厨房帮忙洗菜。”

    梁教授拿起实验计划书,又开始看起来,还将杨平叫到身旁坐下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