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智商高的人才能这么玩  规则系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智商高的人才能这么玩第(1/2)页
等赵奕离开了以后,戴天庆郁闷了好久好久,他一度感觉十分焦虑,心里也非常的郁闷。

    一个是对于实验长期没有进展,就像是赵奕说的那样,他们每一次进展都要间隔十天半个月,下一次进展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现在是去验证一个新的抑制因子,发现一个新的东西,他们必须需要找到明确的证据,才能够把发现确定下来,再去提交报告、发表论文,把发现新的因子和生物医学研究所、实验室、研究团队联系在一起。

    这个研究一定要快

    虽然戴天庆不知道同行们在做什么,但他敢肯定有其他研究机构,也正在对赵奕的猜想论文进行详细验证,肯定也会注意到其中的一个重点

    新的抑制因子

    这个东西就是医学界的大发现,确定验证成功以后,甚至有可能为研究所,实验室以及他本人,带来一个国内的顶级奖项,连国外的医学奖项都可能拿的到。

    从这里就能看出验证研究的吸引力了。

    戴天庆赶紧催促实验室的人加快速度,“一定要快起来,我们要最先出成果”

    “这可不是一篇、两篇论文。听了赵奕说什么了吗连一个不懂行的,都说我们的进度太慢了”

    这就是戴天庆郁闷的第二个点,实验室的进度被赵奕质疑了。

    但是

    赵奕懂医学研究吗

    他不懂

    他就是个菜鸟,他完全没有经验,也不知道正常进度怎么样

    医学的研究、化学的研究,再发现新东西方面都差不多,科学推断只是一方面,就算确定有新物质,想检测出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人体内的蛋白质还好一些,因为蛋白质分子足够大。

    因子,不同。

    因子,这个词听起来就知道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物质,也许并不是大分子,就只是一种小的化合物,小化合物在人体复杂的系统中起到作用,要怎么去证明其存在呢

    在最初的阶段,也就是现在。几乎只能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去推断,而能够推断出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因为对新的东西可以说没有任何了解,就不知道该怎么去测定数据,而他们只能通过蛛丝马迹,试着进行一个个实验,找出不符合常规的数据,再去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增加对所测定物质的了解。

    这个过程听起来就知道是非常慢的。

    当对要测定的新物质有了足够多的了解以后,才能够依靠可靠的实验,筛选出还有新物质足够多的物质,再去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测定。

    比如说,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又或者以核磁共振氢谱的方式测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这样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才能确定新物质的化学组成。

    以上的过程能在一年内达成,速度就可以说是相当快了。

    戴天庆的计划也是一年,他和韩辉实验室进行合作,还有郑院士参与进来,三者在一起只是说进行分工,要说需要多少时间。还是很靠运气的。

    比如,明天就有巨大进展。最后需要的速度会大大减少。

    虽然话是这么说,过去的研发经验也是如此,戴天庆想起赵奕说的话还是很郁闷,他只能不断的和自己说,“赵奕不懂研究,赵奕不懂研究,赵奕不懂研究”

    “我不和他计较我不和他计较我不和他计较”

    不管怎么说,戴天庆心里还是产生了紧迫感,实验验证项目的重要还是其中之一,另外,他又不想输给韩辉实验室。

    戴天庆和韩辉,有合作也有竞争。

    韩辉实验室有个经验丰富的郑院士,实验进展相对要快一些,能发现抑制运动因子的蛛丝马迹,韩辉实验室的作用更大一些。

    这也是戴天庆郁闷的原因之一,他的实验室人手还是有些不足。

    戴天庆回到了办公室查看数据,心里不由得琢磨起来,“如果张薇在就好了,张薇的能力不差,年轻,也许会有更多的灵感,她工作也够努力”

    “要不让张薇回来”

    “对”

    “再试一次”

    戴天庆想着马上去了赵奕实验室,敲门就去就看到张薇正坐在电脑前,正在打着一份文件。

    张薇是戴天庆一手带出来的,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也不用说什么客套话,直接就进入了主题。

    “张薇啊,现在咱们实验室缺人手,你能不能回来”

    戴天庆还没有说完,张薇就满是歉意的要求,“戴老师,真抱歉,我最近没时间。”

    “没时间是你们那个项目”

    “对”张薇指着电脑道,“我在整理实验数据,还要打报告、写论文。”

    “打报告写论文”

    戴天庆凑近电脑看了眼,发现是一个打开的文件,文件名为i1蛋白项目结算报告,“结算”

    戴天庆惊的张大了嘴,“你们的项目完成了”

    “昨天最后一个实验通过了,我们进行了缜密的实验验证,已经可以结算项目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的项目是上个月”

    当然是上个月。

    赵奕实验室开设的时间,也就只有一个多月左右。

    这就完成了

    戴天庆满心都是震惊,嘴里不断说着,“不可能吧才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啊,张薇啊,我早就跟你说,做研究项目一定要严谨,不能含糊”

    “如果出现了错误”

    张薇微笑听着。

    戴天庆是以训斥的口气说的,但张薇是戴天庆一手带出来,被唠叨几句也没关系,等戴天庆说完了以后,她还帮忙倒了杯水,旋即认真道,“戴老师,放心吧,我非常肯定项目非常了。”

    戴天庆还是不相信。

    张薇就打开了实验数据,给戴天庆做了详细的分析,还说起了i1蛋白的作用流程。

    一系列的过程说完以后,戴天庆都不说话了,以他丰富的研究经验,只是听听过程就知道没问题。

    这不可能是编出来的。

    另外,张薇也不是那种虚假申报研究成果的人。

    戴天庆确定了项目完成,心里就更加不敢相信。

    一个月

    怎么可能呢

    类似的项目放在戴天庆实验室,他和几个副研究员,再包括带的学生一起做,两个月能完成算是快的了。

    这可是初始研发资金过百万的大项目

    戴天庆深吸一口气,详细的问起了张薇,具体的研究过程。

    张薇的描述很简单,“我和刘成杰一起,做一些基础的实验,上星期赵奕来了,他看了实验,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东西,然后我们去验证”

    “就成功了”

    她说着都有点激动。

    戴天庆听的有些怀疑人生,他怎么也想不到,赵奕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一个月就帮助完成项目,还能说不懂医学研究吗

    所以说

    他说自己实验室研究长期没有进展,一点都不值得激动,还真是很有道理啊

    赵奕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对戴天庆伤害有这么大,他确实觉得十天没有进展,没什么可激动的,就下意识说了出来。

    当天回去以后,他还是继续写论文,四个论文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光是整理资料就有好多东西。

    当前还是把前两个论文整理出来,掐算数学新进展当月的截稿日期,必须要把稿件投过去,否则发表就要等到下个月。

    当然了。

    上课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系和信息学院其实也差不多,基础课程中,数学、物理、政治是必修的,其中大一的数学和物理,甚至占用了一半儿以上的课时,第一周就两节高数课,两节物理课,从第二周开始,会增加数学物理的习题课。

    课程安排上就能看的出来,数学和物理是有多么


第二百一十五章 智商高的人才能这么玩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