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家的样子第(2/2)页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任何纸质书都是古董。
书上落满了灰尘,看来不知道放了多久。
楚君归翻开书,意外地发现几乎每一页上都做了批注。笔迹还透着点稚气,想来是博士少年时留下的笔记。楚君归没想到博士居然会读过这种老古董的书,而且还读得如此认真。他随意翻到了一页,仔细看看上面留下的批注。
“一个永恒的疑问是,人类究竟是不是诸神最完美的造物当可植入芯片第一次出现时,许多人认为从此人类已经能够与诸神同列,因为我们开始有能力修补它们的作品,并且将它变得更好。再后来,人工智能在大多数领域已经压倒了人脑。智能芯片的组合看上去完全可以替代人,事实不也是这样的吗”
“但是今天,我第一次发现,哪怕是最简单的一个神经元,它的结构图也是如此美丽。也许诸神就将他们最大的秘密隐藏在这些结构之后。一千年来,我们一直试图以冰冷数字和化学符号来解读神经元的功能,是不是错了”
楚君归再看几段,都是类似的批注,看来少年时代的博士也有特别喜欢幻想的时候。实际上一千多年前,人类已经破解了自身所有的基因密码,从此医疗和人体强化改造技术突飞猛进。到2500年左右,人类身体本身已经没有秘密,强化也遇到了全面瓶颈,而且是人体天然结构的瓶颈。
比如想要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反关节就是更好的选择。要想提高智能,那首先要解决神经讯号传输的速度。
人类大脑还没有彻底开发,可是带宽已经不够了。想要提高,先得把全身神经给换一遍。
博士留下批注的时间已经是公元3400年之后了,却仍有如此幼稚的幻想。
楚君归摇了摇头,更加坚信博士确实选错了行。他做研究员恐怕真的只是二流,当修理工也不过是稳定有口饭吃,外空战场才是博士的专属领地。
将生物神经元原理放回原处,楚君归又抽了几本书看看。这些书门类很杂,从生物到化学到数学或机械原理,什么都有。博士无一例外都作了密密麻麻的批注,看来年轻时的博士确实是个异常勤奋的人。
楚君归又抽出一本最厚的书,反复细看,仔细检查,并且用各种手段扫描了一遍,然后失望地发现书中没有隐藏任何芯片,也没有任何数据接口。书上无论印刷内容,还是博士所作批注,都是一本正经地集中在该有的领域,没有使用密码隐藏些什么。
看来博士是真的喜欢看书。楚君归得出结论。
这与其说是好习惯,倒不如说是怪僻。哪怕以身份芯片那少得令人发指的存储空间,慢得堪比树獭的运行速度,像这样的书,也能一次性下载个几万本,然后慢慢看。完全不需要买实体书,更不需要用这种低效的方式做笔记。
看着满柜的书,楚君归忽然想起,这一柜子可都是古董啊
许多书保存的都很不错,实际上说不定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如果卖出去,想必价值不菲。这么值钱的古董,博士却在上面涂涂画画,还画得极多,恨不得把所有空白都给用了。而且要是批注有什么划时代内容也就算了,偏偏那时博士还小,留下的都是幼稚言论。
史料有载,华族上古时候有个皇帝,最喜欢在名人字画上题字盖印,写的心得感想比原贴字数都要多得多,空白不够时还要再粘两张纸上去,让后人无力吐槽。
原来博士也是同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