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章 商路断绝  道祖是克苏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章 商路断绝第(1/2)页
离开司隶校尉衙门后,哪怕不用神识搜查,李凡也能感觉到身后多了不少尾巴,明里暗里的跟踪自己。

    这倒也正如他所料,毕竟长思城这种京畿首府,进来个陌生人都得登记入册,交钱纳税,你这来的还是个元婴修士,还上来就跑司隶校尉衙门这种四面透风,里里外外都是眼线的地方,还主动自报身家,指名道姓得要拜见京畿独坐,怎么可能不引人注意呢

    所以估计这一大早,廷尉左右监供奉李二,入城拜见了司隶校尉温璋,两人还在新王继位的节骨眼上,讨论了一晚上前国主遇刺大案的事情,大概早就被写到邸报上,呈送离国皇城内外,送到各位阀主大佬案头预览了吧

    李凡也是呵呵一笑,毫不在意,倒不如说现在打草惊蛇也在他的计划之内。他才不去臭水渠里找线索呢,而是开始带着一堆尾巴在长思城乱逛。

    其实温璋倒也确实没坑人,好吧,其实还是欺负这个中原来的愣头青,不知道离国内斗的厉害,故意隐瞒了涉及李宥那小子的许多隐情,两个案子的主谋也藏了许多情报不提,骗傻子似的给李二指了条直通下水道错路。

    但这并不是在坑人,相反,温璋其实想拉这李二一把的。

    毕竟比起追寻真相,避讳自保才是人之常情,而假如李二这个外地来的元婴高手,真的没头苍蝇似得乱查乱撞,不说牵扯进离秋宫拨云诡谲的斗争当中,伤了长思城内外的和气,就算打起来弄坏了路边的花花草草,保不准他这个司隶校尉也得受牵连的啊。

    不过好在这家伙还算讲礼貌,虽然是用刀吃饭的武夫,元婴境界的高手,但到底是三垣那种地方混过的,和南宫家那群饭袋不同,是知道好歹的,而且晓得进了城,第一件事是来拜会王都警察局长,也算是给他的面子了,因此温璋打算拉这货一把,认真的提了点好建议。

    假如李二,真的按照他温璋的指点,到城西顺着永安渠那条臭水沟查染坊,虽然抓不到真凶,但肯定是能有所斩获的。

    毕竟永安渠那一片,西市南边,就是个三教九流盘踞,鱼龙混杂的九龙城寨。当初陆豺他们神教就开在坊内图谋造反,还有罗教沙棠村的也躲在沟渠里藏身苟命,身上背着人命案子的正经仙贼更不会少的。

    所以若李二真的是六扇门派出来的捕盗,进去随便逛逛,总能抓几个在逃的案犯吧若把人证打死就更好了,一口咬定说这就是黑莲教的余孽,害了离国主。那温璋肯定会配合嘛

    到时候你把脑袋一割,我把官印一盖,大家把责任一推,直接把尸首带走了去三垣领赏。来个死无对证,如此六扇门也好,离国朝堂也罢,两边都可以交差了,岂不美哉

    所以温璋拉着李凡絮絮叨叨一晚上,还给了他不少情报,暗示了好几个市坊中可能藏有仙贼的地方,分明就是按着这么个借刀杀人的心思。

    或许这个阴险精明的家伙,也看出来李二不是什么六扇门供奉,但这又怎么样呢指不定就是宫里的,专门安排这人来摆平这个事的呢

    总之前国主凉都已经凉了,就没必要再在死人身上浪费时间精力和财政预算,只要能把这件事情做好,让上边的大人们眼前清净,大家一起开开心心恭迎陛下登基不就行了呗。

    但李凡又怎么会让这些人如愿呢

    他兴师动众得跑来和温璋这老货聊骚,可不是为了给这些人当枪使,维持皇城内外的和气啊

    不错,他就是奔着长思城大业坊太平观来的。

    都知道了那几个闯入墨竹山的黑莲教魔修,是太平观在背后牵线搞事,那还有什么好扭扭捏捏的,看在观主的面子上,饶那太平院一命不死,正门冲进去暴打一顿,把黑莲教的余孽逼出来就是了。

    是的,强就是可以为所欲为,横行无忌。

    试问太平观那几个废物,有人可以阻挡他吗

    这次来多绕一圈,说白了还是为了隐藏分身方便做事,反正以后问起来,你咋知道黑莲教的背后是太平观那李凡就答,都是昨天晚上司隶校尉和老子说的,你们问他去。

    对,就是坑这货了怎么了,这种百姓挡路都要被杖杀的酷吏,李凡没把他头揪下来,已经是很顾全大局,网开一面了好吗

    不过在正面冲进太平观开打之前,李凡还得再等一会儿,打草惊蛇也得给蛇动起来的机会嘛。

    于是现在李凡并不直入城坊中抓人,而是假意往城西转悠了一阵,就到西市逛街,喝茶听曲,出手就用太傅府诓的那些金钗金铢付账,一副老子就是来公费旅游,不把这点办案经费霍霍空了誓不罢休的模样。

    跟着他的探子倒也不意外,差人办案前先附近踩个点,打探一番情报,这都是很正常的操作嘛,于是也纷纷跟着在酒楼消费,喝茶听曲,轮换着盯人。

    但当李凡在酒楼坐着,盯着西市瞧了一会儿后,却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对劲,也顾不上装了,直接扔出好几个金铢,开始找人打听起情况了。

    他问的不是什么仙贼刺客,也不是哪里有黑莲教的魔道,他是问长思城里的人口,怎么这么少了

    上次李凡来长思城还是上次,咳咳,五六年前的时候。

    那时候市集上人流如织,很多人和他擦身而过,大道上车水马龙,拥堵得水泄不通,如果被琳琅满目的商货晃花了眼,一不小心就会被车辙压了脚。若是还掐着隐身诀,经常就会被人踩掉鞋子。

    但这才过了几年,已经是字面意义上,门前冷落鞍马稀,西市的市井商楼间,萧条一片的荒凉景象了。

    搞毛啊李宥到底怎么修宫殿的啊几年就能把长思城整成这副鬼样子而且长思城出了这种乱子,墨竹山居然都不管的吗

    于是李凡就和那酒楼的掌柜,端菜的小二,弹琴的戏子,乞讨的老者,甚至邻桌喝茶的探子们都聊了聊,问了问,也大致明白了最近几年离国发生的情况。

    怎么说呢,长思城内民生凋敝,不能全怪到李宥那小子身上,但这家伙从旁起到的作用,不说是罪魁祸首吧,但也得说是雪上加霜了。

    好吧,国主不就是想住个新房子么,不就是吃喝玩乐享受了几年么,那又怎么了。堂堂十二国的藩主,一人之下万人,连这点钱都没有才是大问题好吧而且某种程度上说,土木工程还能算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咧

    假如是太平之世,一国之主带着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纵情享乐,不乱折腾百姓的话,还不至于把国家败掉的。

    但已经说了很多次了,现在是乱世了。

    于是长思城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国主的不作为和贪图享乐,甚至也不是朝廷腐败,尸位素餐,土地兼并之类的大格局,而是更纯粹,更直接,更惨痛的打击。

    长思城的商路断绝了。

    西边昆仑,北边坤国,东边巽国,三面的商路都受到战争的影响而断绝,为长思城带来无数财货的商团消失不见,资金流和物流链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而南边的墨竹山,最近也在全面军备,转入战略防御,观主的主要精力和财力,全都放在组织耕田,北边备战和破山伐庙这些大事上。墨竹山的修士们自己也需要消耗大量物资,生产符咒法器备战,既然在长思城也买不到资源,连南方墨竹山来的贸易路线也迅速断绝了。

    这样对于长思城这个两百四十万人口的大城市,打击简直是毁灭性的。

    要知道离国这些年经营下来,土地兼并确实已经很严重了,本地蜗居在西南一隅这百万人口,大部分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官吏,士兵,学者,商人,下仆,手工业者。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田地,长思城外那广阔优质的田产,完全是宗室勋贵的资产,光一个郭家,水车磨坊就有四十多座,而城中的离国百姓却身无立锥之地,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了。


第四百三十章 商路断绝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