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  将军好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2/2)页
较快行于崎岖地形。

    而在相对平整的战场之上,这种盾车仅需两三名健锐便能轻松推行,坚固程度却要远胜于传统木作轻车。

    这是他们今日一战,投入战场的兵力在楚山两倍以上,将卒也极悍勇敢战,伤亡却要倍于楚山的一个关键。

    也因为楚山军装备大量的盾车,令他们部署侧翼的精锐骑兵,始终没有上前撕咬其侧翼的机会。

    岳海楼拿起灯盏,走到残破扭曲的盾车前,注意到楚山新用盾车,与之前缴获的盾车相比,最大的差异在车体上。

    之前的车体是以扁条状的厚铁为框架,厚铁宽约一寸五分,厚约三四分,而新的车体却是用宽约一寸五分、厚仅一分的薄铁折成直角为框架。

    仅这一改变,就使得盾车减重近百斤,难怪拖行于浅山低岭间还如此轻便。

    在重击之下,车体都扭曲、变形,却还大体完好,可见坚固程度远非传统的木作轻车能及。

    “你立刻安排人将残车送往太原”岳海楼紧紧皱着眉头说道。

    虽说京西总管府也从太原讨要到两三千匠工,安置到宛丘、许昌、汝阴等地,加强兵甲、战船以及诸种战械的打造,加强对河渠堰堤的修缮,但岳海楼不觉得京西总管府下属工官短时间内就能破解楚山新式战车之秘。

    岳海楼征战半生,深知良兵良甲的重要性,也深知良兵良甲脱胎于良铁,自然也深知这看似仅有一分厚的折角铁条分量有多重。

    再说了,他们会跟楚山长期对垒,即便战场上讨不到什么便宜,接下来多缴获三五辆盾车不是什么难事。

    先将残车送往太原,等到有新的缴获,京西总管府再组织匠师揣摩便是。

    “夜叉狐还真是厉害到恐怖啊”仲长卿吩咐人手立刻去备马车,好连夜将残破盾车送往太原,他看到岳海楼站在摆放堪舆图的长案前发愣,忍不住感慨道。

    “”岳海楼点点头,他不想在仲长卿面前掩饰什么,甚至仲长卿与楚山众人的纠缠比他更久、更深,对楚山及徐怀其人的了解也只比他更深,不会在他之下。

    从桐柏山匪乱,到徐怀等人参与两次北征,在朔州初步形成楚山一派势力;从再回桐柏山立足,正式组建楚山军,到协助赵湍守御巩县,渡河进攻泌水、泽州,千里奔袭太原;从联手郑怀忠、高纯年等人拥立赵湍为帝,到守楚山,统辖淮上,乃至汝颍一战杀得他们心惊胆颤,多少次噩梦惊醒,徐怀及楚山众人,从各个方面都展现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岳海楼以往重点揣摩徐怀及楚山众人的谋术兵法。

    待到被迫从明溪河沿岸撤军以及汝颍会战惨败,他就不得不将视野更细致的投到楚山工造之法的过人之处上。

    他有时候忍不住会想,他岳海楼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竟然会遭遇如此强悍的对手

    当然,岳海楼并没有丧失必胜的信心。

    徐怀再强,也不过囿于淮上一角,待南朝在淮南、汝州以及陕西的防线被他们数路大军逐一攻破,甚至党项人都将臣服王帐之下,他才不信徐怀真有通天之能,去支撑住整个倾塌下来的苍天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