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叙功第(2/2)页
不过,徐怀还是不主张调动神武军前往荆南镇压匪乱。
除了淮南防线的重要性外,荆湖剿匪更需要的还是编练更多、更精锐的水军。
神武军不善水战,调入荆南,短时间内难以发挥多大的作用。
“许公卧榻难起,陛下数次遣御医前往救治都难见起色,”
胡楷叹道,
“在接替许公的人选上,确实是极令人头痛的事情汝南公有意前往荆南,肯定不会将神武军都调走;淮王那边却极力举荐杨茂彦出任荆南制置使。陛下对杨茂彦能否平息洞庭湖乱很是犹豫,想着调韩时良过去,淮王又不想韩时良离开淮南”
淮王府一系,不论是当初追随淮王南下,驻守泗楚等地,又或者是这次率部解寿春之围,韩时良都是中流砥柱级的人物。
葛钰表现虽然也不俗,但葛钰一直都没有独领大军、独挡一面的机会,还是不能跟韩时良相提并论。
徐怀看着刘衍,笑着问道:“你没有跟陛下请缨”
“我请什么缨”刘衍摇头苦笑道,“建邺水师脱不开身,没有水军,怎么剿灭湖寇要说接管荆南水军,跟地方官员将吏打交道,我哪有这个本事”
“枢相,陛下更着意用淮王府一系的将领前往荆南坐镇,”韩圭坐在众人下首陪席,插话问道,“是不是要对淮南防线进行大的调整”
胡楷看了韩圭一眼,沉吟说道:“寿春守军以及楚州军伤亡都大,而赤扈人还在继续往徐宿一带集结更多的人马、物资,整个淮河中下游的防御压力并没有降低”
韩圭没有再多嘴问什么,但胡楷话里的意思已经够明确了。
那就是神武军接下来还会留在淮南,不会再回南阳,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再回南阳。
这其实是楚山所迫切期待的。
神武军回不回南阳,两者是有天壤之别的。
此时郑家父子及神武军主力不在南阳,楚山即便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将触手伸到南阳去,但迫于自身的生存危机,南阳府及地方势力除了会安排府军参与楚山西线防御外,除了同意将方城、向城等地的山地区域划入楚山外,还接受楚山精铁料在南阳府境内大规模的倾销,同意楚山在南阳府不受限制征购粮秣、布匹等物资。
能否足够廉价的征购粮食、布匹,尽可能的节约军资,后者尤其重要。
楚山辖域,基本上由励锋堂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将粮价控制每石两贯左右浮动。
励锋堂得以不受限制在南阳府征购粮食、布匹,虽然没有办法将征购价格压得这么低,但直接从中小地主以及手里有富余粮食的农户征购,每石精粮也不超过四贯。
而与此同时,南阳今年粮价稍稍稳定下来,但其主要城池、镇埠的供粮,受大粮商、大地主控制,每石精粮售价依旧高达八九贯之多。
郑怀忠、郑聪父子倘若率神武军返回南阳,即便不去考虑南阳府衙及地方势力对楚山的态度必然转变,为保障神武军驻守南阳的将卒,特别将卒家属的粮食需求,这征购权必然要回到汝南郡公府手里。
到时候楚山还想从南阳收购粮食以补不足,只能跟汝南郡公府暗中掌控的大粮商交易,成本上浮一倍,都不怨汝南郡公府在坑楚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