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开垦第(2/2)页
,这个工程量极为庞大,暂时没有足够的人马与资源去实施,但在聚居地附近的粮田开垦,并没有说停止不做。
前期的开垦,主要还是采取江淮地区的垛田模式。
垛田模式说到底就是在沿湖、沿江低陷洼地,开挖网状深沟,或将天然溪河进行深淘,将泥土堆积起来,形成一块块分割于河网之中的高田用于种植粮食。
一块块高田分布河网之中有如草垛,遂名垛田。
开垦垛田效率自然高不了,也相当消耗人力、物力,每一块垛田的面积也不大,但好在开垦一块就能种植一块,在大型套堤建成之前,也无虞汛季洪水的威胁。
同时一道道网状深沟,也极大加密白露湖与荆江之间的溪河密度,形成临江垸寨的天然屏障。
虽说孙彦舟联合三十六家势力掀起那么大的风波,几乎将洞庭湖及荆江沿岸的州县都席卷其中,上百万民众拖家带口投附洞荆联军,声势一时无两,但依旧有很多的流民势力流离在洞荆联军之外,或者说仅仅是洞荆联军的边缘、外围人马。
白露湖位于洞荆联军控制地域的边缘,南部临江地区,游离开洞荆联军之外的小股流民势力就有很多。
东洲寨既然大举进入临江地区大肆建造垸寨、开垦粮田,对这些流民势力自然是要兼容并取对愿意被吸纳进东洲寨的,都一视同仁编入诸分营安置,对那些还想着保持独立,不愿意背上造反名头的,则可以支借一部分粮盐及开垦器械,助他们在临江地区扎下根来。
总之白露湖以南就有二三十里方圆,只要垸寨套堤能顺利建成,最终容纳三四万人丁在此栖息繁衍不成问题;同时在白露湖之外,还有更为广袤的滩地,此时都已沦为白地。
在吸纳十数支小股流民势力之后,东洲寨人丁很快突破到一万余口,更为关键的是吸纳小股流民势力,极大程度填补了东洲寨因为战败损失的青壮男丁匮缺。
当然,韩圭、范宗奇等人也有意纵容东洲寨派人潜入南蔡,“秘密”组织东洲寨的九百多名战俘脱离监管,逃回白露湖
这些战俘里,军情司无需再刻意安插密间进去,但都经过一番细致的筛选,惯匪恶寇要么被秘密处决,要么被押解到桐柏山里的矿场充当苦役。
在之前两个月对战俘进行自组织管理时,军情司就有意将从河淮地方被迫逃离家园南下、对赤扈人践踏有深切感受、深怀仇恨、甚至在地域上与赵善、刘福金祖籍相近的血勇青年挑选出来,负责率领各战俘队在南蔡从事各种劳作
这也是悄然之间控制东洲寨未来的中下层军将武吏构成,并暗中利用祖籍及乡族的天然亲近关系,使之成为赵善、刘福金在东洲寨内部的拥护力量。
进入五月,荆江及洞庭湖流域再度进入新一年的汛季,东洲寨在白露湖以南就建成六座可容纳千余人口聚集居住的中型垸寨以及三十余座可容纳三五百人不等居住小型垸寨,包括垛田以及高地势滩地两万余亩寨众也悄然间扩张到近两万人,青壮男丁超过五千余人,单纯从人口及青壮男数量,就已经超过东洲寨之前极盛期一倍还多。
除了楚山暗中支援的五十余艘乌篷船外,东洲寨也打造上百艘渔船。
小型渔船的紧急建造,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木料都不会经行特别复杂的处理,基本上都是砍伐下来就用。
至于会不会走性漏水,此时实在没办法讲究太多。
粮田开垦有限,从华泽河、长林河输送粮食过来,也只能作为补充口粮,甚至需要储备一部分应付冬荒,东洲寨现阶段主要还是扩大捕捞产出,弥补粮食缺口。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