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三章 碰撞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三章 碰撞第(2/2)页
“哈哈哈”那年轻人仰天长笑:“儒门弟子不过如此,真以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杨朱与管子都没有读过吧”

    “哼商贾末流,满身铜臭,我圣人门徒何须言商”楚辅讥讽道。

    “是吗原来诸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呀嘿嘿嘿”年轻人阴阳怪气的说道。

    什么楚辅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倒是刘晋元听出了言外之意,只是他同样鄙视商人和杨朱之道:“阁下难道以为凭借杨朱之术,就可以富国强兵”

    “腐儒,你们不会用自己眼睛看看这个世界吗学问可不是书本自己生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

    刘晋元也有些生气了:“那在下倒是想听听阁下的高论。”

    “今天就让你们腐儒开开眼界,明白什么是经济学。”年轻人继续说道:

    “国家掌握盐铁布粮的专卖,而农户通过均田低税,工户通过工资,实现藏富于民。

    如此一来,官方可以用钱收购农户的粮食和农产品,农户获得了钱财,可以采购工业品;工户为官营工厂做工获得工资,工资可以购买粮食和工业品;

    官方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工业品、粮食、税收,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循环,现在知道钱从哪里来吧”

    “荒缪此乃与民争利,官府当商贾,简直是有辱斯文。”楚辅脸色涨红的反驳道。

    年轻人鄙视的看了他一眼:“与民争利有辱斯文你这个民是谁不会是你自己吧”

    “哈哈哈”其他茶客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你伱”楚辅被气得浑身发抖。

    年轻人得理不饶人,继续狂喷:“官方不营商,难道要靠你们这些圣人门徒营商那些奸商背后不就是你们这些士大夫和贵族吗”

    另一个大胡子愤愤不平的说道:

    “就是,前几年洞庭湖发大水,岳阳知县的小舅子囤积了把火烧了官仓,这就是圣人门徒的嘴脸。”

    “城西王举人一家也是饱读诗书,去年小坝乡的佃户遇灾,想求王举人宽限一季,结果几个佃户被他的家丁活活打死。”

    “还有”

    不少茶客肆无忌惮的揭露这些士大夫和地主的残暴和狠辣。

    这让刘晋元脸色非常阴沉,他想反驳,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倒是张明宇没有服软,他开口反驳道:“这些只是害群之马,不能代表圣人门徒。”

    “简直是笑话,你既然说他们不是圣人门徒,那大宋朝咋不革除他们功名”

    “官家只是受到小人蒙蔽,只要我等清流”

    那年轻人摆了摆手:“他老赵家要是可以,将不会连幽云十六州、河套都收不回来了,还每年给北辽送岁币,简直是笑掉大牙。”

    又是致命一击。

    事实上,北宋也非常重视商业,只是官吏贪腐太过于严重,加上士大夫、贵族和地主不断兼并土地,导致收入虽然庞大,但是支出同样非常庞大。

    而且更加可怕的问题,是支出没有被合理的使用。

    比如宋朝出现大灾,通常会将灾民中的青壮编入厢军之中,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避免灾民造反,但人力却被浪费了。

    如果可以进行以工代赈,组织大量的基础建设,合理利用这些青壮,宋朝才有可能盘活三冗问题。

    只可惜宋朝的官吏贪腐程度,比也就比明朝稍微好一点点。

    估计汴京拨款一万贯资金,出了汴京只剩下一半,到了地方可能只剩下十分之一。

    如果遇到贪得无厌的,直接全部给吞掉都有可能。

    然后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要么糊弄一下,要么转嫁给平头百姓,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是非常恶劣的事情。

    但这就是封建时代的地方常态。

    这也是白玉楼不断进行内部净化的原因,只要公务体系不堕落,那人革联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的力量。

    如果公务体系堕落了,不仅仅会导致社会效率的下降,更会导致资源的无效使用。

    宋朝的三冗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反面教材。

    如果以宋朝的生产力和收入,可以获得百分百的有效利用,完全可以用钱和资源耗死北辽和西夏。

    茶馆中的争论,刘晋元等人落入了下风之中。

    被众人怼得无法反驳后,楚辅和张明宇却死鸭子嘴硬,硬是用四书五经胡搅蛮缠的诡辩。

    对此刘晋元有些失望。

    如果天下圣人门徒都是这样,没有办法反驳别人的实际证据,就用诡辩胡搅蛮缠,那这样的人,真可以治国平天下吗

    这是刘晋元第一次怀疑圣人学问和圣人门徒,是否真的如此不堪

    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那就会难以自控的生根发芽。

    茶馆论道不欢而散。

    回去的路上,刘晋元看着夕阳西下的天边,内心充斥着彷徨和恐惧。

    林月如安慰道:“表哥,你就别管什么学问了,现在的大事是安心养病,只要可以快快乐乐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

    刹那间,刘晋元愣住了。

    是呀如果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国家可以富国强兵,那这个学问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儒道兴起之前的夏商周,不同样存在绵延了几千年。

    难道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难道这就是大同世界的实现方式

    一个个疑问在刘晋元内心浮现出来,他被这些问题困扰着,同时更加迫切想了解人革联的一切,以解答内心的疑惑。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