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3、疑点  末日流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3、疑点第(1/2)页
细雨冲刷着车窗玻璃, 天色灰蒙蒙的。

    今年的气候显然有些反常,已经三月中旬了,商都这边竟然还要穿一件厚外套。

    搞得本来因为睡太久产生时间混乱的陆笛, 更加分不清现在究竟是二月还是三月了。

    “燕京昨天还下雪了呢”

    陈岩拎着行李往远处的飞机走去。

    这架飞机绝对是机场上最靓的仔, 深黑色的外壳,远看是一个碟状物。

    近看那种科幻感就消失了,因为它又大又沉, 像一个放大了很多倍的铁钹。

    “我们背后都叫这个是ufo不仅因为看着像, 它还可以在海面附近悬停。”

    陈岩满脸兴奋地说, 似乎很想摸一摸飞机的外壳。

    “它有超音速飞机的性能, 还可以穿越暴风圈,外壳坚固,能抗电磁波干扰这么说吧,它能在雷电里穿行,当然了时间也不能太久,般是用这种飞机观测飓风台风的。”

    陈岩曾经想当战斗机飞行员,半途被刷下来了,却还是保持着对一切飞行器的热爱,马上就给陆笛数了遍性能。

    陆笛:“”

    不是他不想接话,是接不上。

    这情形就好比在繁华商圈的某个停车场, 同事是个豪车发烧友,虽然买不起也开不起, 但是对豪车型号如数家珍,还能说说性能上的差异,以及配置的不同,而陆笛连汽车品牌的符号都认不全。

    这要怎么愉快地聊天

    “我以为你会对去南极感兴趣的。”陆笛声音幽幽地说。

    “小陆哥,我又不是你, 不怕冷,南极比昆仑基地冷多了,执行任务是一回事,感兴趣是另外回事。”

    陈岩左右看看,低声跟陆笛嘀咕。

    毕竟这话如果被袁仲夏知道,陈岩就要挨批了。

    陆笛很是想不通地问:“那袁队长挑人的时候,你又主动请缨”

    “我想跟小陆哥与晏龙教官出任务,那时我又不知道是去南极。”陈岩挠挠头,然后再次压低声音,“这事可别再提了,否则我真的要写检查了。”

    旁边另一个执行队员嗤笑声,显然听见了。

    大家都没打伞,在雨中小跑着前进。

    由燕京方面牵头的第一批南极科考站事件调查小组只有十二个人,主要是这架碟形飞机的空间有限。

    “那个箱子难道是机械外骨骼”陆笛盯着旁边的装货吊车,眼睛发亮。

    陈岩也冲这边张望,这时地勤开始催促他们。

    于是来不及细看,匆匆忙忙爬上了后盖打开的飞机简直像深海探测号的后舱盖。

    晏龙站在门口等他们。

    “商都第三特别执行队柳昌、陈岩、陆笛报道”

    陆笛跟其他两人比起来,站姿没那么标准,但他用不着行军礼。

    “右边的两个空座位是你们的,陆笛你跟我来。”晏龙把人带进了飞机。

    这架飞机里面看起来很普通,又或者说,华夏自造的东西仪表盘都是同套放置习惯,样子也差不多。

    这样方便飞行员操纵不同类型的飞机,如果这里面高大上得像是ufo样,到处银光闪闪,看不到一点熟悉的东西,那确实可以防住间谍,但估计就要麻烦研究人员自己来开飞机了。

    飞机在商都降落,补点燃料,接下来就口气跨越汪洋大海抵达华夏南极中山站。

    这次出事的是十年前才建立桃源科考站,中山站算是另外几个科考站里面距离它最近的个。

    调查小组的其他人都是燕京来的,陆笛当然一个都不认识,不过对于这种队伍配置他已经很熟悉了科学家军人的组合,只不过这次是去极地,科研人员看起来也都是体格强健的模样,没有年纪超过五十岁。

    整个团队感觉很年轻,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岁不等。

    有晏龙在,陆笛根本不用费心介绍自己,或者绞尽脑汁地想说辞。

    其实这种严肃场合,咸鱼很不适应。

    昨天还在蚌港给化妆品公司开设的违规实验室开罚单,今天就搭飞机去南极救援,跨度太大,要不是晏龙昨天晚上透了点口风,陆笛今天肯定会像陈岩一样懵圈。

    说实话,南极真的太远了,远得就像火星。

    主要大家基本不会去那边执行任务,也遇不到去过南极的人,可不就跟外星样吗

    陈岩知道自己主动请缨的任务是南极时,眼睛都直了。

    他直到上了飞机,才收到了关于任务的具体内容,这才是正常程序。

    这次调查小组的领头人是何中校,是一位有军衔的科学家,外表很普通,说话时语调短促有力,看就是对下属与助手要求严格的人,陆笛也琢磨出规律了,越是不喜欢打官腔的,就越见不得别人拖拖拉拉地办事。

    何中校板着脸说了两句话,就让晏龙介绍任务情况,他跟其他人继续研究手头的资料。

    有个助手显然对陆笛与晏龙很好奇,眼神忍不住溜过来,重复了三次之后被何中校训斥了顿。

    陆笛默默避到晏龙身后。

    “桃源科考站位于沃斯托克湖中部,距离它最近的是地球联邦斯卡蒂站,以及俄罗斯的东方站。”

    资料齐刷刷地出现在电脑终端屏幕上。

    晏龙负责在后方给新加入的成员讲解,他跟陆笛没有座位,或者说可以充当飞行空乘人员,有个不带帘子的小隔间,那边有饮水机与小食物柜,空间也还行。

    飞机座椅倾斜着排列,可以适当调整。因为飞行时间比较长,大家还能去货运区活动。

    飞机的下半部比上半部大整整一倍,装载量很大,毕竟南极什么都缺。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南极的秋天一旦结束,气候环境就会变得尤其恶劣事实上大部分科考人员都会在这个季节陆续撤离南极,只有


113、疑点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