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安慰  她是第三种绝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0、安慰第(1/2)页
寂静的夜晚, 是癌症患者癌痛最频繁的时候。

    病房里,床柜上,亮着一盏静静暖暖的灯。

    灯边放着一个红色塑料袋, 袋中装着满满当当的、拳头大小的橘子。

    清甜的柑橘味在狭小的病房中散开,鹿饮溪坐在桑桑的床尾,把橘瓣的白色脉络摘得干干净净。

    她记得, 简清喜欢这样吃橘子,剥得一干二净。

    张跃站在床头, 给桑桑注射强效止痛药:“一下就好哦, 待会就不痛了。”

    病床摇高,桑桑半躺在床上,小小的身子骨缩成一团,面容泛着病态的黄,眼里含着一包泪,小声描述癌痛:“好像有好多的蚂蚁在啃咬我的后背”

    癌痛,许多癌症患者,疼到无法入睡、想要自杀的疼痛。

    张跃站在病床边,看着她, 又一次体会到无能为力的滋味。

    他随手挤了些手消消毒,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 递给桑桑的母亲,让她剥给桑桑吃。

    他温柔地安慰:“吃颗糖,甜甜的, 慢慢就不痛了。”

    面对疾病, 言语的安慰太过苍白。

    鹿饮溪给桑桑剥好橘子,拿出手机给她找动画片看。

    她其实很乖,不需要哄, 大部分时候都是安静的,医生护士和她打招呼,她会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在妈妈面前,会忍着泪水,妈妈出门时,才窝在棉被里偷偷流泪。

    不需要哄,但他们只是想帮这个小女孩转移一点注意力,好让疼痛没那么容易被感受到。

    桑桑的妈妈也不在桑桑面前哭。

    像现在,实在忍不住泪水时,会说:“我去装点热水。”然后提着保温壶,走出病房,蹲在走廊上流泪。

    妈妈不在,桑桑嘴里含着糖,弱声弱气问张跃:“我明天可以出院吗”

    张跃推了推眼镜,回答说:“明天不行。”

    “我想出院了想去上学想和同学玩”

    “等不痛了,等再好一点,就有机会上学了。”

    上学、念书、和同学嬉戏,本是她这个年龄的小孩,最普通的事。

    明知是安慰人的话,桑桑还是笑了一笑。

    张跃摘下口罩,也咧嘴露出大白牙,大咧咧笑:“那我先回办公室,你有哪里不舒服,就拉那个铃,找护士姐姐,找我。”

    他是管床医生,是接触患者,时间最长的医生。

    入院记录是他写的,病史是他问的,医嘱是他下的,上级有什么内容要传达,也主要是他去谈话

    一切杂活、细活,都是他们这些尚在成长期的小医生去承担。

    走出了病房,他看见了蹲在地上啜泣的母亲,走过去,也蹲下,轻轻拍了两下她的背,以示安慰。

    桑桑的妈妈站起来,感谢张跃:“医生,那么晚了,麻烦你了。”

    张跃说:“阿姨保重身体,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都是我们的工作。”

    等回到了办公室,不复患者面前的冷静沉着,倦怠和沮丧涌上心头,他摘下口罩,丢进黄色垃圾袋,洗手消毒后,坐在电脑前,看着那本厚厚的肿瘤学发呆。

    简清抢救完病人回来,看见张跃耷拉着脑袋,拿笔敲他脑壳,问:“怎么又当鹌鹑”

    张跃抹了一把脸,合上书:“师姐,救不了啊,我读了那么年的书,连一个10岁的小孩都救不了啊”

    救死扶伤,在肿瘤科这两年,他救得了谁

    谁都救不了,只是在和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告别。

    简清坐在张跃旁边,平静地看着这个师弟兼下属。

    多少医学生抱着救死扶伤的信念学医,但等真正走上临床,才会发现医疗的局限性。

    医生不是神,很多时候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

    尤其在肿瘤科这个科室,再乐观开朗的人,也会被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捶打得掉层皮,忍不住自我怀疑存在的价值。

    麻木不仁,倒成了最好的保护色。

    但麻木也是一种压抑的表现,将负面情绪层层包裹起来,也许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能承受,其实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未出现。

    许多年轻医生,都会重复经历这样失望、绝望、自我怀疑的心情,换做从前,简清不会安抚,只会冷硬地嘲讽一句“要么接受,要么离开。”

    如今,性情软化许多,给自家师弟灌了碗鸡汤:“每一个晚期癌症患者大概率要走向死亡,我们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资源去治疗、研究因为十年前,我们国家癌症5年生存率是309。十年后,上升到405。十年,几百万医疗从业者、科研工作者、志愿者日日夜夜研究,换来的近10个百分点。张跃,微观来看,你救不了几个人,宏观来看,你可以成为下个十年生存率增长的一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充满绝望的领域,这是一个需要面对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领域。

    也许终其一生,都很难治愈几个病人,一生的贡献,也只是化作那百分之几的增长率。

    可现代医学就是这样,它不是一个人施工的屋宇,医生、护士、患者它是一群人,一瓦一砾、共同铸就的殿堂。

    晚上11点,简清换下白大褂,去病房接鹿饮溪回家。

    “老虎、小白兔、仓鼠最后画一张,熊猫。”黑白线条勾勒的圆滚滚动物落在纤薄的a4纸上,纸张放到了枕边,陪伴瘦弱的小女孩入眠。

    桑桑在药物作用下,逐渐陷入睡眠。

    桑桑的母亲还在轻声倾诉桑桑小时候的故事。

    说桑桑是留守儿童,小时候,她们都在外地务工,过年才能回一趟家,看看老人和小孩,早知道会有今天这个模样,当年不管再苦再累,她都该把桑桑养在身边。

    如今,相伴的时日无多,再后悔也无济于事,只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过剩下的每一天。

    鹿饮溪边听,边在纸上涂涂画画。

    她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

    被顾明玉丢到了乡下。

    那时候乡下通讯不发达,不像现在人手一个智能手机,十里台座机电话,想打电话听听母亲的声音,还要到别人家去,说些


70、安慰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