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5、装满了快  咸鱼把绑定系统上交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5、装满了快第(1/2)页
阮渔正在一间惊鸿的快闪店里。

    这个购物大厦很繁华, 是新建起来没两年的,处处彰显着有钱、好看、崭新。

    一楼这边的快闪店外部宣传区内,连接着不到一米高的台子的背景墙前面, 空地上人挤人。抬头往上看, 二三四五六层楼的栏杆边上围着三层的人,乌央乌央的,逛街凑热闹的是真的多。

    “阮渔啊啊啊啊”

    “鱼鱼”

    “小鱼崽”

    “我爱你啊”

    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最初只有背景墙这边的人在喊,两三声后,就连楼上的都开始嗷嗷了。

    阮渔站在品牌花墙边笑得扶着柱子站着,工作人员苦着脸去找话筒, 让主持人先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别还没开始就这么热闹,避免造成混乱。

    阮渔伸直手臂,冲大家挥了一圈, 任何一个角度的都没落下, 很是细心。

    卓颜在旁边拿着阮渔的水壶, 让她先喝两口。

    阮渔低头凑近了吸管,听卓颜给自己快速讲解等会儿将要被问到的问题。

    她左手比了个ok, 示意自己晓得了。

    角逐结束一周,阮渔的热度不减反增, 这一回走通告站台的反馈声响就比以前大了不少。

    卓颜扫了一圈周围的情况,感慨:“真是厉害哦。”

    阮渔喝好了水, 推了下水壶让她收回去,嘚瑟道:“瞧,都是朕给你们打下的江山。”

    卓颜笑骂,拍了拍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的手臂:“给你得意的。”

    千百道“阮渔”的呼喊声中, 就连站在阮渔身边的人都没办法听清楚她的话,是以,对于阮渔刚才的那句调侃,只有卓颜给了回馈。

    场下,一位柠檬鱼高举着手机,拉近了镜头距离,聚焦到阮渔的身上。

    新手机,大屏幕,高清拍摄,五十倍不在话下,追星女孩必备的器材。

    因为离得远,一楼这里又没阶梯高度,后面的人压根就看不到阮渔在哪儿,所以在这个被高举出大家脑袋的手机屏幕下面,七八个人也不费劲踮脚尖了,干脆直接仰了脖子看手机。

    手机持有人:“哼哼。”

    真是买对了不亏我之前赶了工多接了个活儿

    她们热切地期待着阮渔能站上那个一米高的台子,让大家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她。

    这是一场讲演报告。

    束青站在最前面,被投影灯光照射着,面部阴阴暗暗的。

    她将自己的研究结论重复了一遍后,又用了简单的言辞对其进行了解释。

    “或者说,粉丝的情感、阮渔得到的正向情绪,这些两年内不断激增的无法实质化、量化的东西,影响到了阮渔的穿越。”

    束青:“虽然我也有些难以置信,但与她穿越时间结合最紧密的,是粉丝的变动。”

    背后投影上,与被标注了阮渔穿越线的红色相关性最高的,是那条浅黄色的粉丝数据综合分析线。

    数据处理繁冗复杂,还要对无法量化的信息进行相关赋值转换,如何把握如何协调,又要怎样选取公式,束青愁得头发一绺一绺地掉。

    在浩繁无规则的现实中寻找数学逻辑,这本就是一件难事。

    人的情感是有力量的吗

    又有什么用处呢

    为什么会与这个相关

    束青不知道,这也许是她的下一个研究课题。

    阮渔的每一次穿越前后的情况,早就被无数人研究了个一清二楚,粉丝自然也不会被遗漏。

    她第一次穿越,是在满座的剧院,那个时候她正在进行演出。这不是阮渔的第一场同话剧演出,与前面几场不同的是,那一天,台下观众满座了。

    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人设想过,阮渔穿越会不会跟粉丝有点关系

    但后来发现这些关系连不上,每一次的穿越都很模糊。

    她跨界演出的第一天会穿、她现场很多粉丝会穿、她在没有通告的休息时间也会穿、她

    刚找到“规律”,下一次就会被打破,似乎一切无迹可寻。

    现在,束青用她的大数据告诉众人,不,归根结底,还是粉丝。

    与会者面面相觑。

    雀寻皱眉,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束青:“我设定了一些权重,并拜托卓颜对外开展了长达半年的线下调研。”

    她关注的重点并非粉丝量的变化,而是一种被赋值后的东西阮渔这两年得到的正向情感阶段化累积数值。

    投影上是几个瓶子状的图形,分别代表着阮渔的这几次穿越,最后一个是新增加的,就是几日前角逐还没上台时的四五秒消失又回来。

    每一个瓶子里,都装着蓝色的内容物,高高低低错落不平,但是相差并不算大。

    这是束青赋值后得到的不同阶段累积数据,也是最明显的支撑点。

    卓颜在台子侧边站着,注视着成为人群焦点的阮渔。

    主持人实在控不了场,阮渔笑着抬起了话筒,将左手食指轻轻地竖起,一阵轻轻的“嘘”在场内响起。

    这大概就是号召力,三五秒后,室内变得安静,给了主持人喘息之力。

    他调侃,说粉丝真的很听阮渔的话。

    台下的一群人齐刷刷吼了句“是”。

    互动很是愉快。

    侧边,谷秋从后面走来,贴近了卓颜,小声地道:“卓姐,新的问卷做好了,十道题,跟以前一样,都是关于鱼鱼的。做了网络链接和二维码,还打印了一部分。”

    卓颜扭头:“嗯,可以。”

    谷秋:“那我等一会儿自由活动开始了,就带着人去填问卷。”

    卓颜:“惊鸿这边的员工那里也放几份,我跟半梅说好了,今天做游戏领兑换券打折券的同时,愿意填一份可以多得一次机会。还有小礼物那边也别忘记了。”

    谷秋:“放心吧姐,我跟辛总助理对接过,这些都记着呢。”

    惊鸿负责的总经理名叫辛半梅,也是卓颜他们一类的人。

    卓颜拍拍她左肩:“辛苦了。”

    谷秋:“那我去了。”

    说完这话,她看到卓颜点头以后,就跟来时一样,绕着这边的工作人员,回去找自己的小组了。

    束青:“我不再把目光聚焦到她穿越的时间上,忽略了间隔、周期等等,只以粉丝为主,用数值诠释阮渔在两次穿越间得到的阶段粉丝情感,嗯,我将这个数值命名为粉丝正向情感值。”

    在网络上抓取阮渔的大数据,简单又不简单。

    柠檬鱼们为了阮渔会去做数据,带上相关话题和她的名字,一般的网友抒发自己即时的情绪时也会直接标注阮渔的大名,这样也好抓。

    最烦的是现在粉圈混乱,缩写漫天飞,还有各种符号、昵称指代等等,造成了极大一部分的数据流失。

    我真的好喜欢阮渔啊啊啊

    鱼鱼崽真可爱

    青云品牌全线代言人邀你关爱化疗孩童心疼孩子们,默默地捐了一点点钱。

    烦死那个谁了真特么傻逼。

    某品牌代言人不错啊,试用了一下洗发水居然还真的有用。

    前面的三条可以捕捉到,归类给阮渔。但后面的两个就不行了,爬虫不能识别这是说阮渔的。

    粉圈在信息茧房方面太厉害了,三百人就能营造出烈火烹油之景,黑天白日地做数据,明面上看着跟三万人一样热闹,实际上背后只有这么三百。

    有人调侃,说内娱有三千粉丝,艺人就可以横行霸道叱咤风云了。特别是选秀,来来回回秀粉也就那三百个,每一届每一年都被割韭菜,数到最后原来都是同一批韭菜。

    粉丝的数据,真正路人的数据,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百人给出的假象,又怎么能比得过五十万人的随手一点呢

    束青要是按照前面假象来做分析,那就真的扯犊子了。

    她要的,唯一有用的,恰恰是无法辨认的“五十万”。

    为了搜集到这些,束青可谓是绞尽脑汁,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去拜托卓颜半年的时间里,卓颜团队一直在线下做着对阮渔的问卷调查。

    让卓颜去做的话会方便很多,她紧跟着阮渔,综艺、站台、直播、宣传、品牌合作等等,她说要收集关于阮渔的舆论信息,一般来讲,合作方都会很配合。

    青云惊鸿这类自己人,就更别说了,那简直是豁出家底来配合她,要什么有什么,甚至可以改他们品牌自己的活动流程。

    除此之外,卓颜还安排了人时不时地扫街,问路人对当前流量、明星、娱乐圈的看法,里面会混入阮渔,又或者问题里什么都没有,让路人自己发挥。

    这半年来,卓颜将简单整理后的文字、音频、影像资料等定期传给束青,她团队里还专门有人带队负责此事。

    好在幸不辱命,一切忙碌都有了结果。

    束青:“阮渔的粉丝量一直在增加,我将她海内外所有的账号粉丝数字作了处理,剔除了重复、机器等,最后得到了这样的折线图。”

    至于如何剔除,就是一个很麻烦的过程了。她还让雀寻去申请了沧兰洲官方政府的居民数据库支持,对于海外的也有着另一种算法。

    虚假的上千万粉丝量中,活粉不少,但肯定达不到这几千万的繁花如锦,顶多占个一小半而已。

    现在各大app对于民众的隐私侵权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束青去调取了官方数据,也跟几个合作的软件公司做了联合,得到了她想要的。

    束青:“这些是抓取到的对阮渔的网络评论,当然,在这个过程里,过滤掉了通稿这类。”

    卓颜团队的通稿、合作方的大批量宣传、水军等等真的不少,但好在这些都有迹可循,采用的措辞、行文习惯全都比较固定,特别是水军,最明显不过了。

    另外,比较烦的还有虚假流量。

    “做数据”、“打ca”,这些明面上的流量数据开始反过来裹挟相关者,然后劣币驱逐良币,不愿意同流合污者被甩在后


95、装满了快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