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面馆(二)  开家饭馆从炸土豆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6、面馆(二)第(1/2)页
“美食者说很不要脸的, 当初去平息村的事情大家还记得吗”

    “记得,当初闹得挺大的,现在这杂志又要出来蹦哒了, 互联网真就没有记忆。”

    “”

    “回楼上,我就是平息村的, 村里就是做锅盔出名的,对这件事应该最有发言权了, 当时他们来我们村, 想吃锅盔, 大家都帮忙做。

    后来做出来的锅盔他们不满意, 大家一直帮忙改进味道, 然后他们把所有的锅盔都扔了

    我奶奶舍不得粮食,想把锅盔捡回来,还被他们的工作人员嘲笑了。”

    “笑死了, 那个向时思当自己什么人物似的, 天天吹嘘自己吃到了什么最好吃的锅盔, 原来是这样子吃到的。”

    舒挽挽望着这些新闻, 渐渐拼凑出了事实,这家美食杂志社只追求最好的味道,对于味道不好的食物是直接丢弃的。

    “向时思为什么不肯要小份的啊他知道自己吃不完还要点一整份”

    “回楼上, 因为他觉得只有正常的份量,才能表达出厨师最高的水平, 因为厨师平时也是做这么多。”

    “我笑了,这人真的绝。”

    “好在他现在凉了, 自从他这事情曝光之后,被美食者说开除了好像,弃卒保帅。”

    看来这家杂志社的确不太行。

    对于食物没有什么敬畏之心, 对于不符合他们标准的食物,随意地浪费。

    舒挽挽对那位美食评论家也产生了极大的恶感。

    她把美食者说的那位编辑的名片,随意地丢到一边,却收到了来自a大的回复

    “您好,您这边的申请店铺已经通过了,具体的位置在a大中心食堂旁。”

    哎记得那天四位审查员走的时候,还说她这个估计是申请不到了,她最近也在其他的闹市区,物色了几个地方。

    但是a大这边却又峰会路转,舒挽挽还是很高兴的

    舒记:嗯好的谢谢麻烦了,我会尽快在那边开店的。

    最后和a大商定的结果是,每个月2万5的租金。

    还好她开店以后,营业额突飞猛进,每个月能达到20万左右,扣除成本之类的,利润能剩下14万。

    舒挽挽付租金的时候都在肉疼。

    a大里边的食堂很大,仅仅是中心广场那一带,便有好几家食堂。舒挽挽的面馆在一家超市旁边,里边的空间比小吃街的店铺大了不少。

    她开启了系统的装修功能,依旧是先设置出柜台和厨房。

    大堂里边分了三列,两列是长串的高高的桌子,搭配着圆圆的高脚凳,这样一来,空间利用率很大,容纳的学生也比较多。

    靠着墙的那一列设置了四人座,一边是靠墙的沙发,另一边是两个软软的小椅子。

    长桌中间放着系统商城里边,精致的色的假花,虚空里挂了两盆吊兰。

    这家面馆依旧保留了留言板的设置,考虑到学生多的地方对留言的热情更大,舒挽挽在一面墙上开辟了一大片区域作为留言区。

    系统负责的装修功能,为了掩人耳目,召唤了几个npc装修队,“哼哧哼哧”地就开始了大改造。

    舒挽挽把这段时间收集的关于“舒记”的故事整理了下,挑了十个她觉得还挺不错的故事投稿给了小食大爱。

    她也给这十个顾客分发了奖金、蛋黄酥和烤鸭。

    有位得到烤鸭的是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的样子,梳着齐耳的短发,眼睛很大,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

    她妈妈带着她来的,在旁边打趣着:“这孩子,为了写篇舒记的故事,经常在学校里边问老师,回家了也不玩,就改她的小作文。”

    和小女孩认识是在一个雨天,a城夏日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哗啦哗啦”地下着。

    小女孩哭着跑进店里,边擦着眼泪,边哭着说,说她找不到妈妈了。

    舒挽挽拿着份炸鸡,再拿了杯热奶茶递给她。

    小女孩抽抽嗒嗒地喝着奶茶,再尝一尝炸鸡,竟然慢慢地,慢慢地不哭了,她的眼角还挂着泪水,道:“姐姐,你这炸鸡好好吃。”

    但是她也说不上来自己的家在哪里。

    刚好那个时候唐越在店里吃饭,舒挽挽便和他一起把女孩子送到了派出所。

    后来小女孩便经常和妈妈一起,来“舒记”吃饭。

    小女孩写的小作文,用语很稚嫩,但舒挽挽仍把她的稿子交了上去,她觉得食物的美是无论什么年龄,都可以欣赏的。

    舒挽挽蹲下身,靠近小女孩,温柔地笑笑:“谢谢小妹妹啦,你的小作文写得很好,顺利的话说不定能被杂志刊登呢“

    小女孩腼腆地笑了笑,看向自己的妈妈,“妈妈。我今天还想吃糖醋排骨。”

    小食大爱也是及时反馈了舒挽挽的投稿。

    主编是个有些富态的中年人,他的头低下的时候,脸上的双下巴便自然而然地露出来了。

    据说是因为他是因为每次吃到美食,必定要把盘子舔得干干净净,各地的美食吃多了,才变成这样的。

    许主编把这些故事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摸了摸他的双下巴,感叹道:“虽然叙述的文笔一般,但是故事的内核却很打动人。”

    “这老板写故事倒还有一手”他的目光看向作者那一栏。

    标注的并不是“舒记”老板的名字,而是十个不同的名字。

    在文章的末尾还有一行批注注:都是在我店里发生的真人真事,是顾客们积极投稿的

    “不错不错,小李,来,安排下去,我们去舒记品尝味道的事情,要马上提上日程了,尽量下一期就登。”

    小食大爱的审查效率很高,几乎是舒挽挽交稿的第二天,他们就派人来这边尝了味道,“舒记”的味道自不必多说。

    临走前,负责人小李问她:“老板,你的十篇稿子里,有一篇写得感觉很童真,比喻什么的都显得富有童趣,但是文字很稚嫩,这是小孩子写的吗”

    舒挽挽点头:“嗯,是个小女孩写的。”

    “那她交给你的时候,是交的电子稿还是手稿,如果是手稿的话,我们可以拍下照吗”

    小女孩交的时候是手稿,她的字也写得很可爱,满满地写了一页作文纸。

    舒挽挽得到这手稿后,一直好好地收藏在家里,她觉得累的时候,看看这些文字,能得到莫大的慰藉。

    “我没带在身上,如果要照片的话,我可以在家里拍给你们。”

    “行,您最好用相机拍,到时候按照这种角度”

    舒挽挽回家后,先把整张手稿的风貌拍给了小李。

    小李指点着她:“您拍倒数第五行那里,用正着的角度”

    小食大爱这边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下一起的刊登,小女孩的手稿图片也被安排在其中一页里,字是显得很可爱的。

    与此同时,美食者说也在筹划着下一期的内容。

    美食者说的例会

    一群编辑围在桌子前,发表着自己的准备部分。

    邱起编辑,也就是那位曾来过“舒记”的编辑,坐在角落里。

    主编坐在主位上,安排着下一期的指示:“第三个部分是给b省的西餐馆,第四个最后一个”

    他的目光看了看邱编辑,问:“老邱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邱编辑发着愁,自从他把名片给舒挽挽之后,舒挽挽一直没找过他。

    以美食者说的地位,怎么也不能三番两次地去找一家店,这也太掉价了。

    他临时又去找了一家新店,味道虽然比不上“舒记”,但是也算很不错了。

    “我负责的是付闻声的多多家的饭馆,这家店已经在网上有过预热了,相信经过我们的推荐,名气能够再提升”

    主编最后总结了一下,再说:“大家都要打起精神啊,最近有几家美食杂志发展得势头也很猛,大家多多寻找新的美食,我们美食者说,以前是老大,以后更是”

    散会后,另一个和邱编辑比较要好的木编辑凑过来,问:“怎么了老邱我前段时间听老向说,你们去尝了家很好吃的店,怎么你今天说的那家,很平平无奇啊”

    邱编辑摇着头:“没办法,那家好吃的店,我给那老板留了名片,也在公众号上留言了,硬是没得到回复。”

    “这样啊,是那家舒记吗我本来也想去找来着,不然我们再去找找那老板”

    “我不去了,这说起来,我们美食者说多少人求着想上,还不能上呢它就一家小店,哪能这么拽的”邱编辑是个很有些古板的人。


56、面馆(二)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