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祭拜  [清]娘娘负责躺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9、祭拜第(2/2)页
你从小就这样,是个操心的命。”

    四爷已经习惯了:最近皇阿玛总是跟他回忆过去。

    他也乐得做小时候的四阿哥,做皇阿玛当时的小儿子。

    感慨完后康熙爷,食指点了点桌上的两个折子:“你瞧瞧这个。”

    梁九功悄无声息的上前拿了折子,再躬身递给雍亲王。

    四爷接过来:是年羹尧与平郡王分别上的折子。

    折子出自两人之手,内容却大同小异。都是上谏请皇上在藏边设立办事处。年羹尧则更激进些,直接道:天无二日,藏边的藏王实没有必要。不如取消掉,换朝廷官员来此建衙,全方位接管藏边。

    康熙爷见老四看完了,就问道“你觉得如何”

    四爷点头:“儿子觉得正该如此。”

    从前藏边偏远,自立为王,算是半独立。朝廷一时犯不着攻打,也没有精力去攻打。

    可这回不一样啊,借着打准噶尔叛军一事,清军都直入藏边了,既然军队都驻扎过去了,凭什么要把这一地的统治权再还给什么当地的王。年羹尧这个提议,也很符合四爷的想法。

    康熙爷满意点头。

    他老人家做了六十年皇帝,又不是做了六十年的慈善家。

    这种费劲巴力给别人干活,还不收工钱,那是不能够的。

    “朕准备设西藏大臣与噶布伦,从前这藏王,就取消了吧。”康熙爷倒是没取消册封藏边喇、嘛的地位和尊号。

    实在是已经碾压了人家的统治,就别碾压人家的信仰了。一下子压制的太厉害,只怕出事。

    但就算这样,也得防着战事再起。

    毕竟当日藏边跟朝廷求助可不是这么想的。相当于一个人家里进了强盗,他跑去找强大的邻居帮忙,那是指望着邻居仗义出手把强盗赶走的,谁成想这个邻居确实是把强盗赶走了,然后自己就住下来鸠占鹊巢开始当家作主了,搁谁谁心里没有意见啊。

    四爷将自己的担忧略微提了提。

    康熙爷很平静:“所以朕命平郡王继续驻守藏边,年羹尧亦是如此。”他顿了顿,目光深邃起来看着四爷道:“还有,朕准备让胤祯回藏边去再稳一稳局势,到底他是皇子,又跟臣子们不同了。”

    四爷心剧烈的跳起来。

    皇阿玛要让十四回去,而并不是让他入六部学习朝政

    四爷低头:“儿子们自然一切都听皇阿玛的吩咐,各司其职,都是为皇阿玛办差事。”

    康熙爷不免感慨道:“十四这孩子,是个将才啊,又是你亲弟弟,自是不错的。”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康熙爷想起了自己的兄长福全。

    也想起当年的自己,正是少时登基。论嫡自己不是,论长自己也不是,上头还有个哥哥福全。这位兄长却毫无怨言,鞠躬尽瘁的给自己办事,为人更是谦卑。

    甚至年幼的时候,福全兄长就告诉皇阿玛,自己愿为贤王。2

    兄长也确实做到了。康熙爷至今想起已然过世的福全兄长还会觉得温暖,他像一块可靠的坚石一样一直在自己身后。

    看着眼前老四,想着他与十四一对兄弟,康熙爷不免又想起,康熙二十九年的时候,自己打噶尔丹,也封了福全抚远大将军。

    简直像是宿命的轮回。

    以后老四和十四,也会做一对自己跟福全这样的好兄弟吧。

    况且他们两个,又是兄长为皇,弟为王,且是同父同母,自然就更会亲密顺当。

    康熙爷不是不知道十四素日跟老八走的近,但在他心里,有什么比同父同母血脉更亲近的呢

    到底老四只有这一个亲弟弟啊。

    可见哪怕是至亲父子俩人,也没法心有灵犀。

    四爷若是知道康熙爷的想法,只怕要立刻在心内反驳:不,十三才是我弟

    康熙爷让老四告退后,不免又陷入了对福全的怀念。他起身往暖阁去,那里挂着几幅他心爱的画。

    有当年顺治爷手把手教他射箭的画,有亲额娘坐在廊下抱着年幼的他的画,还有一张,就是福全过世后,他命画师画了一张,两人并肩坐在桐树下的画。

    倒不是福全生前,康熙爷拿皇帝架子不肯一并作画。而是福全为人很谨慎,再不肯跟皇帝并肩而坐入画。甚至直到死前,康熙爷去探望他,福全在榻上仍旧自称奴才。

    康熙爷的眼睛有些湿润。

    算来,兄长已经走了十八年了。福全过世的时候,才五十岁。

    而自己如今却马上要七十岁了。再过些年,他们兄弟终会在地下重逢。

    康熙爷的目光再次看向顺治爷的画像,心道:皇阿玛,儿子做了个好皇帝,来日见了你,自问心无愧

    且说四爷虽知道康熙爷的期许,是盼着他跟十四兄友弟恭,做一对亲厚的兄弟,然他心里对十四即将要回藏边,还是十二分的满意:快走吧。

    心情甚佳的回到了府里,四爷先去看了看小儿子。

    他逗了逗孩子的下巴:“这孩子真是福星。”他才出生,自己就得了出关祭陵之行。

    虽说当日皇阿玛私下暗示过自己的立储之意,但跟这回在朝上暗示,还是天壤之别的。

    年氏在旁笑容温柔如水:“都是爷多年的苦心,跟这刚出生的孩子有什么关系”

    四爷倒是认定了:“自是有关系的。”

    然后拉着年氏来到桌前:“朕给孩子想了个好名字。”他在纸上写下福惠儿二字。

    年氏神色一暗:“爷,要不还是等种痘后,再给儿子起名字吧。”

    四爷知道她是想起了福宜早早有名字,却又夭折,就安慰道:“这是小名,咱们先自家叫着无妨的。到时候孩子种过痘,我再请皇阿玛起个大名。”

    出生才几日的七阿哥就有了名字不说,雍亲王府更是流传着四爷的话:这孩子是个福星。

    以四爷如今对府里的掌控,这话能传出来,自然是他默许甚至乐见的。

    宋嘉书听弘历说起阿玛对七弟真是喜欢,这样的话都肯说时,不由一笑。

    只夸是福星算什么呀,四爷也就是如今不能当家作主,等他当了皇帝,夸起人来真是让人没眼看。

    比如流传青史,让后人都不免咋舌的四爷把他亲爱的十三弟夸成“宇宙全人、天神”,那才是四爷的夸人呢。

    这会子只说福星二字,实在还算是克制了。

    宋嘉书知道四爷的秉性,爱恨十分分明。

    于是对弘历就有些担心:都是做儿子的,见阿玛偏心成这样,想来心里不好受吧。

    看着额娘关怀的眼神,弘历白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额娘,七弟这样小,又有福气,我们这些做哥哥的该比阿玛还疼他才是呢。”

    弘历的神色看起来真诚极了,直到说完才眨了眨眼,母子俩会心一笑。

    他知道该怎么做是对的,这就够了。

    宋嘉书:好的,我不用担心了。

    母子两人笑过后,宋嘉书又想要嘱咐:“还有弘昼”只怕那孩子直性子,露出什么形容来。

    弘历都不用宋嘉书说完,一口截断:“额娘也放心,五弟是天真活泼的性子,但不傻。何况还有我在旁边瞧着呢,总不会有事。”

    这府里要有一个傻阿哥的话,那绝对不是弘昼。

    母子俩边说话,宋嘉书手上边翻看着一套冬衣。弘历便问道:“这是阿玛要出关,额娘准备的衣裳吗”

    四爷凡出远门,福晋自然会给四爷准备行装。只是福晋在这上头颇为大度,会各院问问,有没有什么要奉给四爷的,一并带上就是。

    福晋这一问,各院真是没有也得有了,不然显得多不重视啊。

    宋嘉书也带着人连夜赶了一套衣裳,不出挑也不落后。

    她见弘历问,就点头道:“是给你阿玛准备的。”

    抬头莞尔:“年节下,额娘还带着白宁给你做了一套,在你小书房里,我都给你打好包袱了,一会儿回前院记得带着。”

    如今弘历也十岁了,如无意外,是不能在后院过夜了,顶多回来吃个饭请个安。

    可宋嘉书还是保留着西边一侧,作为弘历的起居之所,一点未动。

    弘历笑眯眯:“多谢额娘。”然后起身:“额娘我回去了,阿玛临行前只怕还要查我们的功课。”

    宋嘉书点头:“去吧,别太累着。”

    回到前院后,弘历打开了弹墨花纹的包袱。

    他拿起额娘给自己备的这套衣服,从花纹到针脚甚至是摆放,比起方才额娘要给阿玛的那一套,明显的更加精心。

    弘历喜欢宝蓝色的衣服,他的手搁在这熠亮的布料上:额娘永远记得他喜欢的颜色和样式,也知道他喜欢把领口做的圆松一点,不喜欢板正的卡在脖颈上。

    在这金玉满堂的王府里,只有他与额娘才是真正的彼此依靠,记得对方。

    弘历收起了这套衣服,继续去研究千叟宴的旧例流程,这是阿玛交代的第一件要紧差事。

    作者有话要说:  1在山海关关外还有三座,努尔哈赤的清福陵、皇太极的清昭陵以及清远祖的清永陵,统称\ap“清初三陵,也被称为“关外三陵”。

    2福全幼时,顺治帝问其志,他说:\ap“愿为贤王。\ap“。福全也做过“抚远大将军”。文中提到的康熙爷跟福全的画像,也见于清史稿。福全死后,康熙帝特命画工精绘一张像,为康熙帝与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

    感谢在20210520529 08:36: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美女喜欢干饭怎么了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哈哈哈嘿嘿嘿、静夜挽歌、deter、帅死辣的阿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默默里、iranda、走、雀儿沟傻狍子 20瓶;鼠来宝 15瓶;阿烟、大大,加更吗、桐夜叶 10瓶;无从 7瓶;大猫、这个奶酪是汤姆、甜甜甜甜糖糖糖糖桦、哦嚯 5瓶;代小榕 4瓶;山间酒 2瓶;三生生、水破天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