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六章:父子相见  我的姐夫是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六章:父子相见第(1/2)页
刘观说罢,似是想起来了什么似的。

    他端坐着,呷了口茶,才轻描淡写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兄弟刘喜。

    “那夏原吉,你可知晓”

    “啊”刘喜显得有点懵。

    怎么好好的,突然提到了夏原吉

    刘观道:“夏公此人,能稳坐三朝而不倒,真是令人不可小看啊,原本以为此番他摔了个大跟头,可谁料,他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个儿摆出一副为天下读书人计的姿态,教天下的士人对他敬仰。暗地里,却教自己的儿子,居然跑去了邮政司,委身做了一个驿卒,啧啧这般一来,横竖他都不吃亏。他们夏家,两头都得好处。”

    刘喜惊讶道:“他的儿子,莫不是去岁辞去了尚宝监官职的夏瑄”

    刘观颔首:“正是此子,现在不同了,他儿子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在邮政司之中,形同于是宋王殿下的司党。我还说呢,当初夏公怎有这样大的胆子,居然能和宋王周旋,甚至冒着天大的干系,竟敢为天下士人进言。当初,是老夫有眼不识泰山,倒还以为是这夏公糊涂。哪里想到,这夏公早已布下了闲棋冷子,拿自己的儿子,做了一篇锦绣文章。”

    刘喜也不由感叹道:“真没想到,我也还以为夏公当初进言,是凛然无私呢。”

    刘观笑了笑道:“现在不同了,如今局势已经明朗,天下推行新政,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只恨老夫,当初没有烧冷灶,哎现在亡羊补牢,却不知是否晚矣。”

    刘喜道:“兄长莫非是想教贤侄成文也去邮政司”

    刘观却是摇头,道:“他还小,一旦进去,必是从文吏干起,他吃不得这个苦。”

    所谓的贤侄成文,其实就是刘观的儿子刘成文。

    刘喜一时之间,听出有些不对劲了,微微睁大了眼睛道:“那大兄的意思是不会吧,大兄愚弟也吃不了那个苦啊”

    刘观看着他,面带冷色:“那夏瑄都吃得,为何你吃不得。”

    刘喜苦着脸道:“可成文他不也吃不得吗”

    刘观道:“不是说了,他还小吗”

    “可夏瑄不过是少年,而成文贤侄,已年过三旬了啊,年至三旬怎还小”

    刘观道:“为人父的眼里,莫说是三旬,便是五旬,那也是无知小儿。”

    刘喜:“”

    刘观道:“明日,就辞了你当下的职事去,老夫也就不出面了,你自个儿跑去寻人,想办法进去,冷灶烧不成,可热灶总要烧一烧的。”

    “可是”刘喜几乎要窒息,故而还想再挣扎一下,于是道:“是不是有些不是时候”

    “这也是一个好时候。”刘观道:“你啊现在天下的新政,都要开始推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天下人都在看着,此次新政推行天下,到底是动真格的,还只是浅尝即止。这个时候,正是陛下与宋王殿下,贯彻决心的时候,要摆出一副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姿态。”

    “而这天底下,干任何的大事,讲究的都是一个师出有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要师出有名,单凭几句话是不成的,还得看是否有人倡议,这个时候,你若是也去了邮政司,亦或者铁路司,人家定睛一看,夏公的儿子在邮政司,那胡公的儿子,亦是新政骨干,而礼部尚书刘观的兄弟,亦在其中。如此一来,天下人看了,便晓得这是动真格的,谁敢不从,便是血溅五步的下场。”

    刘喜便无言,低头默然。

    刘观安慰道:“怕个什么,吃个十年番前程。”

    刘喜委屈地道:“我都四十有三了,十年八年之后”

    刘观若有所思地道:“不要总是叫屈了,说起来夏公”

    刘观紧接着,却好像是老僧坐定一般,又开始揣摩琢磨起来。

    夏瑄随张安世出宫的时候,张安世领着他回到了自己的王府,又询问了一些福建布政使司的情况,便道:“好了,该问的也问了,你难得回来,此番又立了功,该回家去了。”

    夏瑄却不肯走:“卑下精神还足呢,还可以当差,不知殿下还有没有什么可吩咐的。”

    张安世微笑着道:“事要办,家也要顾,你们不能学本王,本王这是身负圣望,日理万机,殚精竭力,可你们不一样,你们还是要顾念家小的,总不能跟本王一样,为了这家国天下,连妻儿老小都不管了。”

    夏瑄不禁为之感动,眼泪都湿润了:“卑下”

    张安世摆摆手:“去吧,去吧,不要啰嗦,等廷议商讨出了结果,到时朝廷对你们自有任用和赏赐,你在福建布政使司立下了功,又千里迢迢送来书信,受了这样多的苦,该歇一歇了。”

    夏瑄便只好行礼,依依不舍地告辞而去。

    张安世心里却嘀咕起来,转而对一旁的张三道:“徐景昌那个小子在干什么”

    张三愣了愣道:“啊小人不知道啊。”

    “去问一问,教这小子,这两日来见我。”

    “噢。”张三应了一声,便慌忙去了。

    夏府。

    “老爷,老爷”

    管事的飞奔而来,脸上有着明显的激动之色。

    夏原吉此时则在书斋之中,心神不宁地看着书。

    听到那管事的声音,下意识地将书卷搁下。

    管事的气喘吁吁地推门而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老爷,有消息,有消息了。”

    夏原吉胀红了脸,豁然而起,他一脸激动,又有些后怕。

    有消息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坏消息。

    没消息的时候,他一直盼着有消息,而真正消息来了,他反而心里生出了怯意,生恐传来的乃是噩耗。

    夏原吉努力地定了定神道:“说。”

    “是,老爷,福建布政使司那边听闻叛乱已经平定了。”

    “平定了”夏原吉眼里扑朔不定,道:“瑄儿呢。”

    “这这就不知晓了”管事的道:“虽是叛乱平定,可实际的情况,却不好说”

    夏原吉的脸上,又一下子露出了失望之色,望着虚空,出了好一会儿的神。

    管事的便道:“老爷,老爷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了好的音信”

    “但愿是好消息罢。”夏原吉苦笑,随即想了想道:“老夫修几封书信,福建布政使司那儿,也算是有一些熟人,请他们代为寻访”

    管事的压低声音道:“老爷,我看还是大可不必。”

    “嗯”

    管事的道:“听闻叛贼那儿,搜出了许多的书信,都是一些地方官吏,还有一些士人,通贼的证据,当然具体如何,也不好说,只是朝廷肯定是要彻查的,谁能保证,老爷的那些熟人里头,没有通贼之人呢到时”

    这管事的也算是老油条了,毕竟专门负责夏家的迎来往送,对于这里头的门道,可谓是知根知底,能做夏原吉管事的人,必定是心细如发,且极谨慎的人,此番提醒,自有他的道理。

    管事的接着道:“倒不如,还是责成邮政司那边寻访。反正少爷毕竟是邮政司的人,现在人没消息,不找邮政司,又找谁去”

    夏原吉先是皱眉,而后却又是苦笑,他立即明白了管事的意思,叹道:“明日,老夫去拜访胡公,邮政司正卿胡穆乃胡公的儿子,寻胡公,准没有错。”

    他正说着,心里却越发的焦躁,因为没有消息,他尽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心境尽力平静,倒也勉强可以。可一旦有了消息,就好像平静的湖面上,又投来了巨石,此时内心翻江倒海,惊涛骇浪。

    于是他起身,心事重重地走了书斋,在庭院中疾走几步,口里念念叨叨着:“哎终究是过于宠溺了啊,慈父多败儿”

    正说着,外头却是喧闹起来。

    却听门子拉高声音吵闹着什么。

    夏原吉本就心绪不稳,此时没来由的更是焦躁,当下脸色铁青。

    却在此时见一少年穿着钦赐飞鱼服,猛地闯了进来。

    这钦赐飞鱼服,乃正三品的近臣穿戴,一般情况,若是文臣,几乎没有可能穿上的,毕竟,科举成为进士,便需寒窗苦读不知多少年,幸运的进入了翰林院,又至少要熬个十年以上,才有资格摸到正三品的边儿,即便到了三品,那也需有机会得到陛下的格外看重,才可能赐穿。

    就这年纪不过四十,可谓是想都别想,即便是这个年龄,能够得到赐服,也已算是科举出身的文臣之中的幸运儿了。

    所以眼见那肤色黝黑的少年,雄赳赳的穿戴着鱼服而来,夏原吉第一个反应,便是对方不是勋臣之后,便是极得宠的武臣。

    十有八九,是奉旨来的。

    可对方如此没规矩,竟是直接闯进来,那么必定是有什么祸事来了,十之八九可能是有人进了什么谗言,陛下震怒,派了锦衣卫亦或者亲信的勋臣来捉拿问罪。

    因而,只远远地眺望一眼,此时既关心着儿子的安危,却又想到大祸临头,一时之间,竟是万


第五百七十六章:父子相见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