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培养,发展,销售  随身博物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培养,发展,销售第(2/2)页
这一块,就算是我师父,也不给面子。”张俊平郑重其事的交代道。

    “我知道了反正我和艺术品公司原来的人也不熟,该瞪起眼来的,我肯定不给他们面子。”郑冬梅笑着说道。

    “这就对了有我给你当后盾,一切按规章办事,谁的面子都不用给

    另外,联系一下咱们这附近的街道,下个再招收三十名学徒工。”

    “招工要求还是按照原来的”

    “不能安装原来的了,原来的是为了照顾公司的老职工。

    再招聘,你给我盯紧了,第一个是年龄,不能超过二十岁。

    第二个,就是长相,不要钱俊男靓女,也要长相周正,比较有亲和力的那种。”张俊平笑着说道。

    “行我尽量全都选择俊男靓女,只是像经理这样的俊男可不好找。”郑冬梅也和张俊平开起了玩笑。

    “没事,那就找比我次一级的,或者次两级的也行”张俊平哈哈笑着说道。

    送走郑冬梅,张俊平又把老胡的几个徒弟还有他介绍的人都叫到办公室里来。

    人还是老胡主动推荐的,这些年,老胡可是培养了不少的徒弟。

    临走了,对留在国内的徒弟不放心,又不能带走,就拜托张俊平帮忙照顾一下。

    老胡以前可是古董行的掌柜,他的徒弟自然学的都是古董鉴定,古董买卖方面的东西。

    也算是正中下怀。

    张俊平正愁着上哪里去找,懂瓷器、玉石雕刻、木艺这方面的人才呢。

    老胡主动送上门了。

    老胡的徒弟们,最年轻的也都四十多岁了。

    不过,这不要紧。

    张俊平不在乎。

    让李文娟给他们泡了茶之后,张俊平笑着问道:“怎么样,到了新单位,还习惯吧”

    “习惯谢谢张爷照顾”老胡的大徒弟牛文生讪笑着说道。

    “老牛,这是在公司,你们以后也是国营单位的正式职工了,不能再把江湖上的叫法挂在嘴边。

    已经叫我张经理就行。”张俊平笑着说道。

    牛文生原来也在信托商店上班,不过混了二十多年,依然是个柜台销售员。

    听说张俊平这里只要来了就给个组长干,享受副科级待遇,立马辞了信托商店的工作,跑来投奔张俊平。

    其他也都差不多,也有更惨的,没有正经工作,只能靠着老胡干点投机倒把的生意。

    俗称包袱客。

    就是走街串巷的收购一些古董,然后拿到信托商店去卖钱,赚中间的差价。

    “哪怕不看老胡的面子,你们也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到了我这里我自然会重视。

    只是有一点,咱们艺术品公司和其他公司不一样。

    咱们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可能有些规矩比较严,毕竟大家的一举一动代表的都是国家形象,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理解理解

    张爷哦张经理

    我们来了两天了,还没弄明白,咱们这个艺术品公司究竟是搞什么艺术品的

    也没人安排我们去收古董。”牛文生开口问道。

    “咱们的艺术品公司,不是靠卖古董赚钱的。

    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卖给洋鬼子换钱,说轻了,那是败家子行为,说重了,那就是汉奸卖国贼

    咱们艺术品公司,做的是帮助民间手艺人把老祖宗的手艺传承下去。

    卖的是那些手艺人的产品。

    比如,过一段时间,我会亲自带队去jdz挑选瓷器,也会和一些瓷器厂签合同。

    几百年咱们的老祖宗能够烧制出来的瓷器,咱们今天就烧制不出来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咱们应该烧制出更加精美的瓷器才对。

    你们所在的事业发展部的职责,就是帮助瓷器厂,烧制出更加精美的瓷器,烧制出收藏级的瓷器。

    然后,艺术品交易部,再把这些瓷器卖到国外去。

    这样的钱,咱们赚的才会心安理得,花的也会舒心。”张俊平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张爷

    这声张爷,我是真心实意叫的您配得上这个称谓

    我虽然老了,可是心里的血还没凉

    我师父就曾经说过,生站起来,冲张俊平鞠了一躬。

    “老牛,谢谢你能够明白我的初衷

    那些洋鬼子不是希望咱们中国的瓷器吗用卑劣的手段,抢走了咱们大量的宝贝,然后公然陈列在自己国家的博物馆里。

    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好玩意,他抢不完。

    我上次去法国看了一下,咱们国家西晋时期的越窑青瓷,南北朝时期越窑青瓷,随带的白釉瓷,唐代的黑釉,宋代耀州窑的青釉、定窑白釉等等,无一不是国宝级的瓷器。

    如果,我们能够大批量的还原烧制出这些瓷器,那么他们博物馆里的瓷器,还值钱吗还敢摆在博物馆里炫耀吗

    当然了,我也知道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把这个目标实现。”张俊平郑重的站起来对着众人抱拳道。

    “张爷我们一定竭尽所能,帮你完成这个目标”老胡的一众徒弟,被张俊平说的热血沸腾,齐齐站起来对着张俊平喊道。

    “师父还有我们”李文娟和夏国祥激动的满脸通红,冲张俊平喊道。

    “好老胡有一帮好徒弟,我也有两个好徒弟

    我以茶代酒,预祝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张俊平端起茶杯,笑着说道。

    一下午的时间,张俊平都在向牛文生他们阐述自己的理念,探讨如何去实现之前定下来的目标。

    “公司里现在有五十多名实习生,下个月还会再招三十名实习生。

    我希望你们能够从里面挑选一部分,收作徒弟来培养。

    当然了,收谁,如何考察如何收你们自己做主。

    如果外面有你们收的徒弟,或者想从外面收,也可以。

    我这边可以直接安排入职当实习生。

    通过培训考核后,可以转正。”最后张俊平笑着说出自己的要求。

    说是要求,也是分给他们的一块蛋糕。

    一群四五十岁的,手底下有几个徒弟很正常,没徒弟也会有子女啥的。

    “张爷,我们的徒弟都可以进公司有名额限制吗”牛文生代表大家开口问道。

    他们来了两天,也听说过,公司现在这批实习生都是老职工的子女啥的。

    每个老职工都有一个名额。

    之前,还暗暗叹息,来晚了没赶上好时候。

    现在,张俊平突然抛出一块大蛋糕,砸在他们头上。

    “对于你们,没有名额限制,也没有男女限制。

    进来先当实习生,通过培训考核后,就可以转正。”张俊平笑道。

    “谢谢张爷我那些小崽子,要是通不过培训考核,不用您说,我自己就清理门户。”牛文生拍着胸脯保证道。

    张俊平耐着性子和牛文生他们聊了一下午,目的就是为了收心。

    这些人身上多少都带着点江湖气,这样的人,用不好是刺头。

    用好了就是骨干。

    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

    “你们收的徒弟,就是你们的下属。

    等你们的人员配齐之后,就要把业务开展起来。

    联系那些知名的民间手艺人,和他们签约,然后进行培养,推广他们生产的手工艺品。

    具体如何签约,如何培养,你们可以和陈部长好好沟通一下。”张俊平笑着说道。

    “知道了张爷

    您说的手艺人,我们熟,平时也都有联系。”牛文生自信的笑着说道。

    “呵呵,我说的手艺人,可不仅仅局限于四九城。

    我们要放眼全国。”张俊平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