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第(1/2)页
一杆朱红的大旗,迎风飘扬,在旗面上,绣着两个醒目的大字:广武
这是新成立的这支兵马的营号。
一共五千三百八十人,齐整整站在校场之上。
他们都是从战俘营里挑出来的精锐。
能入选其中,必须是精锐猛士,年龄体力,都必须合格,武力值也要足够。这还只是前提,另外还必须积极改造,确实改过自新。
最后,还要在这一次作战当中,立过战功,至少是积极冲杀,有突出表现总总条件相加,最终选出了五千多人。
其余俘虏,在战场上表现极好的,但是身体条件不足以入选,特准可以按照士兵的待遇,解甲归田。
剩下的人中,也从五年劳役,降为三年八个月,个别降到了两年半其实仔细推究,就会发现,朱家军在赏赐方面,绝对谈不上大方。。
首先,也先帖木儿这些有功的,放在别的势力那里,多半会官复原职,委以重任,但是在朱家军这里,只是给了他们自由之身,甚至还不准他们继续领兵。
再有,针对普通士兵,朱家军也没有搞什么天恩大开,让他们都成为普通人,甚至都编入军中。
能入选新军的还是经过了再三挑选,至于其他人,依旧要继续服苦役, 等着下一批结业, 才能从战俘营走出去。
就是这种看起来比较吝啬的赏赐, 却让这群俘虏出身的士兵,感激涕零,有些人甚至都哭了。
就在正式入伍的前一天晚上, 张希孟,朱文正, 郭兴, 陶安, 亲自到了军营,挨个授予田契准确说, 这是一张授田证,士兵拿到之后,就可以返回家乡, 拿到属于士兵的一份田地足足是普通人的两倍
假如你的家乡不在朱家军的治下, 可以等到打过去之后, 再进行授田, 也可以选择朱家军治下的新住址。
总而言之,只要你安家了, 就有一份土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能拿到二十亩,如果是选择地广人稀的所在, 还能更多。
一份授田证,一份告身, 一份军饷,两根写着名字的红布条, 这就是张希孟给他们准备的礼物。
授田证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告身代表身份, 军饷是给他们的花销,把红布条系在手腕和脚踝上,你就是朱家军的正式士兵了。
哪怕战死,尸体不全,只要找到了布条,就能确定身份,该有的抚恤一点也不会少。
朱家军的赏赐或许不多, 但是一下子拿出五千多份,这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些俘虏出身的士兵,他们最有感触了。
当初他们给元廷狗皇帝打仗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待遇, 号称官军,多少人军饷被克扣,食不果腹,还要被骂被打和一条狗没什么区别。
最最关键,过去大家伙是给狗皇帝打仗,如今却不是给吴国公打仗,是给自己打仗
一张薄薄的授田证,贴着胸口放着。
有人一夜好梦,也有人一夜无眠。
但大家伙的心情却是相同的。
跟着朱家军,有盼头
到了今天正式成军的日子,一杆旗号飞扬,每个人身上都多了一件大红的鸳鸯战袄,透着蓬勃的朝气。
放眼望去,一大片鲜红如血,气势如虹。
士兵们昂首挺胸,杀气腾腾,没有谁会怀疑他们的战斗力,这就是真正的百战精兵
“当真是脱胎换骨,与众不同啊”
那些被俘虏的蒙古将领看到这一幕,也是目瞪口呆,不敢置信。这是自己曾经率领的那些人吗
当初有眼下三分的气势,也不至于战败被俘啊
“从大元到朱家军,果然是不一样”雪雪感叹道。
“其实是从奴才变成主人”也先帖木儿低低声音道,在场的众人低头思量,神色渐渐凝重,果然如此
人还是那些人,但是本质已经完全不同。
张希孟竟然也换了一身戎装,这个非常罕见。在他的身后,有人托着朱元璋的佩剑,张希孟站在前面的高台,扫视全场。
不管是中间的入选将士,还是周围见证的俘虏士兵,全都鸦雀无声,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中间,注视着张希孟。
只见张希孟微微点头,这时候郭兴急忙将广武军旗扛起,送到了张希孟手中。
这面旗号的份量十足,硬木旗杆,通红的旗面,金色刺绣,熠熠生辉。
张希孟掂了掂,这才将战旗高举。
“指挥使朱文正接旗”
“遵命”
朱文正迈着大步过来,先单膝跪倒,向着军旗施礼,随后站起身,头微垂,伸出双手,张希孟将这杆
第二百五十一章 驻守洪都的人选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