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零章:总督张昊到河南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零章:总督张昊到河南第(1/2)页
晚秋,河南,河南府,永宁县。

    一支百人的轻骑冒着雪,进入了永宁县。

    “总督大人,我们要不要先通知永宁县的知县”

    说话的是千户袁震宇,是张昊的亲卫统领。

    原本张昊在山西有一千亲卫,这次来河南之带了一百来,剩下的就给了武则天。

    “不用。”

    张昊说道:“我们四处看看,了解下具体情况。震宇你跟着我,其他人在后面跟着,别让人看出我们是一起,不然还以为我们是贼寇。”

    他们没有穿甲胄,都是便服,不过带着刀兵和燧发枪等武器。

    燧发枪是张昊在山西建的工坊制作的,目前不多只有数百支,带了一百多支来,剩下的工坊和燧发枪都交给了武则天。这事朱由检当然也知道,在山西建一个火器工坊,制造的火器用来组装一部分兵马。

    此时是上午还是下午距离午时还有一个时辰左右。

    田间地头能看到一些农户在地里挖红薯。

    张昊上前搭话:“老哥,我看你们这红薯不错啊,是个好收成吧。”

    他前方是一个中年男子在挖着红薯。

    见张昊像是路过的书生,于是没了戒心,应道:“是啊,还不错,今年官府要求种的,还好种了,不然这个冬天不好过。”

    张昊上前帮他收拾红薯,中年男人诧异了一下,心想这书生还不错。

    张昊如此做,让中年男人感到亲近。

    中年男子问道:“我看公子是读书人,怎么来这乡下了”

    张昊应道:“我从卢氏县那边过来,打算前往洛阳。”

    中年男子说道:“洛阳啊,以前我也去过,是个好地方。”

    张昊开始问一些他想知道的问题:“今年少雨,要不是种了玉米,土豆,红薯,恐怕不少人要挨饿”

    中年男子点头:“多亏了县里强制种玉米,土豆还有红薯,有了这些就不用挨饿了,而且这些东西味道还不错,这次官府总算做了一件好事。”

    张昊又问道:“老哥你们这里大户人家种玉米这些东西的多吗卢氏县那边大户人家都很少种,他们觉得这是粗粮,是给畜生吃的,不愿意种。”

    中年男子叹道:“都一样。大户人家田地多,又是好田地,又有水浇灌,他们当然不担心天干了,我们这些穷苦老百姓不一样,没法比的。

    不过今年雨水少主粮收成少了许多,大户人家不怕没吃的,但那些佃户就苦了,收成少了,他们能得到的粮食更少,我看会有一些人饿死的,唉”

    佃户,就是给地主种地的农户,没有自己的土地,帮地主种地,收成后能得到一些口粮,勉强糊口。

    地主们按照比例给他们粮食,收成好多得一些,收成不好就少得。地主不种玉米等作物,主粮减产严重,苦的就是那些佃户了。

    而且整个大明佃户有不少,因为灾荒而最先成为流民的多是这些佃户。没有收成地主可不会养着他们。

    张昊进入河南地界已经数日,这几日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官府强制让种玉米,土豆,红薯。有地的普通老百姓没有办法不种,结果倒是“因祸得福”了。

    而那些地主要么种得少,要么就不种,他们与地方官员利益相关,官府自然拿他们没有办法。

    地主在天灾时也很难挨饿,而挨饿的就是他们的佃户。灾荒收成不好,许多地主反而会更压榨佃户,使得佃户能获得的粮食更少。

    与中年男子聊了一炷香左右张昊就离开了,一路往永宁县城走,路上发现一些大户人家,果然宁愿地慌着也不种红薯。

    “不愿意给崔家种地就滚,没人留你,看你没地种会不会饿死”

    路过一个庄园,正好碰见庄丁在大骂一些佃户。

    这些佃户因为今年收成少,地主还压榨他们,得到的粮食冬天都过不了,他们一起抱怨,反抗一下,没想到地主崔家要直接赶他们走。

    虽然可以去找其他地主家种地,但就像换新工作,很可能被压低收入一样,佃户重新找地主种地,很可能会被新东家压榨得更狠

    “我们只是抱怨一下,不想离开的。”

    “现在才后悔晚了赶紧滚”

    庄丁们是得了崔家的意思,不会让这些人留下。

    年景不好,地主就裁员,让剩下的佃户一人干几人的活,他获得的利益更多。

    所以年景不好时,地主会直接“裁员”许多佃户,等年景好了再招一些。

    十几个佃户


第一三零章:总督张昊到河南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