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笑面虎张昊第(1/2)页
大明有两京,北方的京师,南方的南京。
这里的南京是一个省,基本是现代的安徽和江苏的版图,面积不小。
南京应天府,大明一开始的都城就是这里,后来朱棣迁都到了京城。
应天府有皇城,也有六部等一套班子,但却是朝廷官员养老的地方。
江南富庶,以南京为最。
如今秦岭淮河以北大范围干旱,但以南的地方还没有什么大的灾害发生。
秦岭淮河以南的粮食以水稻为主了,其次是小麦。
所谓天高皇帝远,南方的官员偏安一隅,更是根深蒂固。影响这里最大的不是朝廷,而是文人们传播的思想,在江南私立的书院不少,是大多数党派的发源地。
南京,属于沿海地区,这里的经济是最发达的,有不少轻工业工坊,比如:纺织,茶叶,陶瓷等等。
这里是海外贸易最多的地方,丝绸,茶叶,瓷器等等大量从这里出口。
在应天府还能看到一些外国人。
张昊来到南京地界已经十几日,提出查看了解情况。
尽管朝廷不断要求推广玉米,土豆,红薯种植,但实际情况并不好。
“拜见总督大人”
来到应天府,张昊亮相,顺天府府尹带着众多官员在城门外迎接张昊到来,并大摆宴席,接风洗尘。
张昊没有拒绝,脸上都是笑容,客客气气的,让一些官员都觉得张昊并不像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啊,很好相处。
酒桌上,张昊面带笑容说道:“江南不愧是鱼米之乡,人杰地灵,丰衣足食啊。”
有官员谦虚道:“全是圣上洪福齐天,保佑各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这话张昊听着想吐,心道:你们是活在江南,这里就是你们的国度吧,外面的世界都与你们无关,看不到后金南下看不到北方大灾,看不到尸横遍野
张昊看向刚才说话的官员,问道:“百姓安居乐业阁下真是幽默,还是故意讽刺圣上不知道圣上为了北边的后金,有了北方的天灾,正在殚精竭虑吗”
说着张昊“啪”的一声,手和筷子排在桌子上,笑意全无,脸色冰冷:“好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本官现在就让去感受一下来人”
门外进来来个张昊的亲卫。
众官员静若寒蝉。
张昊喝道:“来人请这个本官没记下名字的大人回家收拾,马上启程去山西感受下是不是百姓安居乐业,给他几亩地种,现在有的家产充公”
那官员立刻瘫软在地,都不敢反抗,生怕张昊下一刻就会斩了他。
府尹魏红朝犹豫了半天,说道:“总督大人,这温大人是宁王的人,他只是无心说错了几句话而已,请看在宁王的面子上绕过他这一会。”
宁王
宁国府的宁王
张昊板着脸,看向瘫坐在地的温大人,问道:“温大人是吧,既然府尹为你请求,那本官给你一个选择,是去陕西还是留下来让本官好好了解一下你的过往呢”
在场的十多个官员愕然,心说:这张昊真是狠人
这个温大人贪赃枉法,让你多了解下,还有活路吗
瘫坐在地上的温大人瑟瑟发抖:“我,我愿意去陕西,这就去,所有家产用来赈济灾民”
求生欲望很强嘛
也怪张昊的名声在官场太响
杀人魔啊,拥有先斩后奏之权,皇帝袒护,能拿他如何
张昊露出笑容:“不错。温大人良心未泯,还可以抢救一下,希望你去了陕西好好种田,重新做人”
“谢总督大人”看,问大人还感激。
众官员此刻脸色煞白,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啊。
心里却不断骂着张昊:真不是东西早晚遭到报应
张昊站起身,说道:“接风宴不错,本官见识到了鱼米之乡的一面你们继续,本官还有事。”
继续你妹啊
谁还吃得下
都想着赶紧回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罪证没有消除的。
自从知道张昊成了南京,浙江,福建三省总督后,他们就开始清楚自己的罪证,秘密专业家产。
他们了解张昊的一些做事风格,虽然杀了许多官员,但都是有证据的。
第一三九章:笑面虎张昊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