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赤壁第(2/2)页
在孙权见孙尚香时,诸葛亮和庞统等人也赶到了武昌。
刘关张三人也才回营没多久而已。
刘备得知两人归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带着关羽,张飞,亲自接见了二人。
“军师,士元先生”刘备亲切的喊道。
“主公,速速收拾行囊,明日我们便启程赶往鄂城。”诸葛亮笑着说道。
刘备一愣,随后惊喜的拉住了诸葛亮的大手:“军师,孙权同意将鄂城借给我们了”
“不是借,是赠。”诸葛亮轻笑道:“主公今后,也有一城之地了,我与士元回来的路上,已经为主公想好了谋取江夏之策,只待曹孙交战,便夺取江夏,以作根基。”
“好,好,好”刘备大喜,“多亏有军师和士元。”
说罢,看向旁边的关羽,张飞,“二弟,三弟,快快去准备酒宴,今夜我要与两位军师不醉不归。”
“好勒。”张飞也笑了,“二哥,咱去吧。”
“三弟,走。”
关羽捋了捋胡须,笑着与张飞一起出去了。
接下来几日。
刘备领军渡江去了鄂城驻守,原本的一万余兵马,加上孙权赠送的三千精锐和城中原本驻留的两千余兵马。
勉强凑足了两万兵马。
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城之地,按理说,刘备应该高兴才是。
只不过此时的刘备,依然苦着脸,双手撑在鄂城的城墙上,往南而望。
那里是柴桑的方向。
“主公可是在想念子龙”刘备身边,庞统笑着问道。
“不错。”刘备点点头,“自弃守江陵,我令子龙断后,他便与我形同陌路了。”
“我知晓,是我亏欠了子龙。”
刘备到现在依然是悔恨交加。
觉得当时那种情况,不该留下赵云断后。
“呵呵,主公无须忧虑,待我写一封书信交予子龙,定能让他回到主公身边。”庞统说道。
“当真”刘备转身看向庞统,目中露出了激动之色。
“不过主公切记,子龙乃是信义之人,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我以信义劝他回来,今后能不能留住子龙,还需要主公多多费心。”庞统沉着脸,郑重的叮嘱起来。
他打算写的这封信,其实有些强人所难,是以信义逼迫赵云返回刘备身边。
但这却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士元放心,只要子龙回来,我定真诚相待,以感化其心。”刘备激动的道。
“那我这就下03去准备书信,令人送往柴桑。”庞统摇摇头。
没办法,为了召回赵云,他只能当一回恶人,做一做恶事了。
很快。
庞统写好信,吹干后交给了一名亲信。
“你速速渡江,将此信以诸葛军师的名义交与赵将军手中,不得有误。”庞统吩咐道。
他之所以不以自己的名义,是担心赵云不接他的信。
到时候任他写得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
相反。
诸葛亮对赵云宽厚,与赵云之间情感深厚。
若是得知诸葛亮来信,赵云必不会拒绝。
庞统将赵云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他相信只要见了自己的这封信,赵云就算不情愿,也一定会回来。
“诺”
亲信答应了一声之后,便出了鄂城,驾舟渡江,当晚便到了柴桑,见到了赵云。
此时。
赵云的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恢复了七八分实力。
他正要向周瑜告辞,北上去找师弟苏辰。
但却接到了诸葛亮的书信。
想到诸葛亮平日里待他不错,赵云没有拒绝,将书信拆开。
只是,看了几眼,赵云的脸色便羞得通红起来,直接将信纸捏在手中,死死的捏住。
“军师,云一向敬重你,为何要如此羞辱我。”
他气得胸膛起伏,腰间好不容易愈合的伤口,直接就裂开了,鲜红的血液流了出来,浸湿了包扎的纱布。
但赵云却好似没有察觉到一般,愣愣的立在原地。
足足半柱香的时间。
赵云僵硬的身体才缓缓恢复,他深吸了一口气。
伸开手,将诸葛亮的书信打开,从头看了一遍。
信中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赵云见刘备势弱起了异心,不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关张的兄弟之情,众将士的同门之谊,诸葛亮的赏识之心,背信弃义,要弃刘备而去。
还说若赵云北上投曹操,则是认贼作父,与吕布无异。
若是往东从了孙权,则是爱慕虚荣,贪恋江东繁华,是个市侩小人。
唯有返回刘备身边,洗心革面,才是忠义之人。
再加上庞统的春秋笔法,文采斐然,一封书信写得铿锵有力,字字珠玑。
赵云本就忠义,见了这样的信。
纵使想要北上或者东归,此时也不敢去了。
唯恐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
“唉”
赵云长长一叹,抓起收拾好的包裹,去马房里牵了玉兰白龙驹,打算乘船去鄂城,面见刘备。
刚出门,便碰见了前来找他的周瑜。
见赵云要走,周瑜顿时大惊。
“赵将军,这是要去哪”周瑜挡在赵云面前,问道。
“我接到了军师之信,这就要去鄂城了,多谢大都督这些日子以来对云的照顾,他日若有机会,云必报此恩。”
赵云沉着脸说道。
“诸葛亮的书信”周瑜凝眉,他是知晓江陵之事的,正因为如此,才起了收服赵云之意。
只是。
赵云和刘备之间早已经貌合神离,为何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能把赵云唤回
“书信何在,能否容我一观”周瑜说道。
赵云本就因为书信一肚子火气,加上周瑜对他有救命之恩。
也没遮掩,就这么把书信交给了周瑜,然后翻身上马,拱手道:“大都督,云告辞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