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7章 三大文士使臣  三国之西凉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7章 三大文士使臣第(2/2)页
“四个家伙早早的跑了没影,自然是能看到陈留郡百姓的危险,荀文若再如何眼瞎,那也不可能看不到咱给百姓分田的事情,所以呢他开口说咱无武德,实则还是想拿话语挤兑咱,向咱施压而已。”

    说着,董虎又看向皱眉的荀彧,咧嘴一笑。

    “汝南郡濒临两淮,带有两淮文化;南阳郡身居荆襄,带有楚地文风;陈留郡北邻河北,又与孔孟之乡相邻,身兼燕赵之慷慨、儒道之仁义礼信,而颍川郡身居三者之心,文风昌盛自不用多言。”

    “文若身在文人圣地,见识自不用多言,咱有些疑惑不解,叔父久在边地,从未涉足朝堂政治,若无他人刻意纵容,叔父何以能在三日之内废掉辩弟天子位”

    “叔父在朝廷上没有根基,没有人望,天下各州牧、刺史,各郡国太守、国相自是不会臣服,就如叔父让韩馥做了冀州牧,让刘岱做了兖州刺史,让孔伷做豫州刺史让你做了亢父县令,可你们都造反了。”

    “那咱是不是可以这么想,你们知道叔父成为帝国权臣后控制不住局面,所以才故意推叔父上位,故意制造了战国七雄局面”

    荀彧面色大变,不等他开口怒斥,一旁的许攸却冷脸上前。

    “一派胡言”

    “任你口舌尖利、狡诈无比,也难以掩盖你实则是篡逆之贼”

    董重大怒,提着手锤上前。

    “有胆你再说一句”

    “你”

    许攸刚开口了一个字,董重举着手锤就要砸死了他,吓得荀彧忙将许攸拉到身后。

    “哼”

    “大兄与你们讲道理是看得起你们,若不讲道理,那咱就用拳头再敢开口污秽,咱让你永远张不开口”

    董重大怒,董瑁、董虎只是微笑不语,何氏、刘辩、刘妍三人想张嘴劝解,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呵呵”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若来使不自重,就算死了也怪不了他人。”

    董虎不认识许攸,直至一刻钟前几人自我介绍时方才知道。

    许攸是“党锢”时期的老人,东躲西藏时经历过很多勾心斗角,见识远比刚刚出道的荀彧、郭嘉等人多些,属于政坛的老油条。

    董虎其实是很喜欢许攸这样的人,精明且知晓利弊,但却是小人,会对袁绍身边的一些人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留在袁绍身边更符合董虎利益,不是董虎想要拉拢的人才,但荀彧是,随所以才叨叨了一堆,想用道理影响荀彧的心志。

    摆手挥退董重,董虎端起了大茶碗一口饮尽,抹了一把嘴角后

    “自太祖立汉之后,我朝就一直存在权臣,天子年幼无法治理天下,便由太后垂帘,后戚理政这是我朝的政治常态。”

    “大将军何进未死,何进是权臣;叔父未入雒阳,太傅袁隗必然是辅政权臣总之,辩弟不懂治理天下之前,朝堂上就需要一个权臣来治理天下。”

    “可是呢婶娘袒护内廷宦官,辩弟若是在位,婶娘也还依然是垂帘太后。今日众臣杀入皇宫,将内廷宦官砍杀了个七七八八,明日婶娘执掌大权,或是辩弟治理天下,太傅袁隗会怎么样四世三公的袁家会是怎样的结局”

    “呵呵”

    “袁家四世三公,自袁安时便与后戚大将军斗个你死我活,之后袁家历代之人无不是如此,大将军窦宪、邓骘、阎显、梁冀包括大将军何进,他们可有一个落得好下场他们的家族可有一个免遭杀戮”

    “没有”

    “没有一个好下场”

    “四世三公的袁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只要辩弟在位,若袁隗不想家破人亡,最后只能取而代之”

    见荀彧张口就要辩驳,董虎摆了摆手,将他话语堵在了嘴里。

    “文若你也别与咱辩解,丁原纵火威逼婶娘是真的吧袁术火烧南宫是真的吧若真的是忠臣,又岂会做有损帝国威严的事情”

    “清君侧又何曾将帝国威严放在眼里”

    “当然了,文若你心中的想法也确实有些道理,袁家毕竟做了大汉朝百年忠臣,想来袁隗是不会做取而代之、改朝换代的事情,所以呢,为了避免咱说的袁家死光光情景,那就只有废掉辩弟,借助叔父的手废掉大汉天子,如此一来,袁家就与天子没了恩怨,相反的,袁隗还成了刘协的恩人,而且刘协今时也仅十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