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李傕郭汜反目为仇第(2/2)页
李傕做大头领,会不会弄死实力相当的郭汜
董卓死后,虽然因潼关守将投降朝廷,而让潼关之外的十万兵马陷入绝境而恐慌,以至于牛辅产生了忧虑,担心董越拿他脑袋而投降朝廷,以至于发生牛辅杀董越,董越的身死又加剧了凉州军的恐慌,致使陕县动荡,牛辅自城墙逃离而被胡车儿杀死
虽然因恐慌而杀人,但也在凉州将领心中扎下了不信任的刺,后来李傕杀死了樊稠也是彼此不信任的结果。
郭汜明明与李傕实力相当,平起平坐,偏偏他还没有丁点戒备心,每每在李傕府上大醉而归,若李傕下定了决心要弄死了郭汜,若是在酒宴杀人,郭汜的媳妇若不给郭汜喝巴豆水吓唬,郭汜必死
董卓算是死在酒宴上的人,最大的例子摆在面前,郭汜没有戒备心,他的妻子设计让他长些记性,让他对李傕产生一些戒备心也算正常。
李傕、郭汜也不是真的非得杀掉对方,两人在吃了亏后,也还是会联手在一起,与韩遂、马腾两人的关系差不多,没有外敌时,两人打了个血头血脸,有了强敌后,立马又成了哥俩好。
董虎毕竟是后世人,先知先觉,又自幼生长在凉州,对凉州人的性子较为了解,能够理解郭汜妻子的做法,对李郭二人的内斗不和也极为清楚,可贾诩和其他凉州将领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明白李傕为何要对郭汜做出“下毒”事情,若是不信吧郭汜都用屎尿催吐了,那能假得了吗
贾诩无奈叹息,但他也无所谓了,两人再如何折腾,在董虎的强压下,两人也不敢太过胡来,否则,董虎要杀他们如同杀鸡容易,连亲自动手都不用,只要与其他凉州将领说一声,下面的人自然会举刀砍下两人头颅。
郭汜气哼哼带着一大帮将领跑了,凉州军统领的位子也最终确立了下来,贾诩虽然一时间没能想明白李傕郭汜为什么反目,但他已经找到了下家,也不在乎二人内斗事情。
贾诩带着杨方来到太仓,郭胜看罢董虎信件后,也不做任何犹豫便把太仓交给了他,仅带着百十个宦官便离开了长安
权利需要制衡,董虎在这个时代尚未见到专门的密探组织,但唐朝的不良人、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锦衣卫都是密探组织,由此可见密探的重要性,而且这个时代还是阴谋诡计丛生的时代,刺杀更是丛出不穷。
董虎比较倾向于“锦衣卫”这个名称,不仅名称好听,更重要的是“锦衣”代表的地位。
汉朝几百年的强势造就了汉人的骄傲,想要监察他人不用想也知道难度之大,董虎若不给密探们足够的支持,能不能建立起来都是个问题。
先易后难,先在控制力较强的军中实施,军中适应了,再扩大到民间就容易了许多,只要军队不乱,民间有些不满也能弹压下去。
“锦衣”就是董虎的一个态度,地位尊崇,但密探就是密探,掌握了他人太多秘密后,很难说会不会以此来威逼他人低头,继而掌控难以想象的权利,所以需要限制锦衣卫的权利,用文人武将对其节制都不怎么妥当,无子女的宦官就成了最佳选择。
宦官纵有百般不好,但宦官只是皇帝这棵大树身上的蔓藤,纵然攀爬千丈,也永远不可能成长成一棵大树,但是文人武将却能够成为另一棵大树。
有了锦衣卫,董虎心下就会考虑司礼监、东厂,用司礼监教导宦官们读书识礼,用规矩约束宦官一些行为,用东厂来监督锦衣卫
董虎是规矩的制定者,他能用“太祖”的名义形成祖制规矩,能够通过“祖制”规矩对后世子孙施加更加强大的约束力,避免一些人妄为胡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