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法海跟脚第(1/2)页
北静王虽未动怒,但上位者,向来不喜怒于色,仅凭向法海问了句,就能判断出北静王心里很不高兴。
作为四王,动怒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薛蟠与张文墨暗喜。
“阿弥陀佛”
法海喧了声佛号,徐徐道:“此蚌,乃我金山寺喂养长大,沐浴在佛光中,别说悬挂一夜,悬挂一月,都不会有碍,本用于佛祖明堂,今借王爷东风,与诸学子共赏,而小儿无知,以己忖人,岂知佛法精妙
不过误会已成,王爷还是将青蚌撤下,免得有损清名。”
张文墨暗道了声高
果然和尚就是和尚,寥寥数语,就解了危机,至于所言是否属实,谁在意呢
“来人,撤下青蚌,换上灯笼”
北静王心领神会,转头吩咐。
“是”
数人快步而去。
不片刻,一队队的家仆开始拿下青蚌,换上灯笼。
灯笼的亮光明显不如青蚌,有富商不解道:“为何要换下来”
“有人恶意中伤呗”
家奴随口道。
“哦可否详说”
“这蚌啊,乃是从金山寺请来,专用于侍奉佛祖的蚌,却有个叫做王宵的学子,编排什么蚌离了水活不过一个晚上,串联诸多学子一哄而散,给王爷难堪,王爷也不与他计较,只着我们把蚌换下来呗。”
“是啊,其实这蚌离了水,也能活一个月呢”
“这帮子书生,就知道危言耸听,从来不干正事”
“那个叫王宵的最不是个东西,佛祖保偌他今科落榜”
“从哪儿来,滚哪儿去”
场会的主角是学子,学子跑了大半,文会总是有些别扭,也不见什么人吟诗弄对了,几乎办成了一场真正的宴会。
次日
清晨早起,洗漱过后,王宵照着老习惯练剑,在朝霞的映照下,王宵手持一根竹枝,挥洒出点点剑光。
香菱站院角,美眸中带着崇拜,看着自家公子练剑。
“王公子,王公子”
突然外面有人唤道。
香菱快步走去,打开院门一看,正是有过两面之缘的柳湘莲,忙道:“原来是柳公子,快请进来,我家公子正在练剑”
“有劳姑娘”
柳湘莲微微一笑,踏步入院。
香菱正要叫王宵,柳湘莲却摆了摆手:“不忙”
他也是练家子,书中记载,薛蟠曾对他动过色心,结果被他痛打一顿,这时,立刻发现王宵正处于物我两忘的状态中,虽然竹枝挥动的并不快,一招一式,看的清清楚楚,又绵软无力,却有一种特殊的韵味,渐渐地,竟入了神。
“原来是柳兄,倒是怠慢了”
约摸小半个时辰后,王宵收了剑势,留意到柳湘莲,不禁哈哈一笑。
“想不到王公子剑法竟也神妙的很,倒是真人不露相呐”
柳湘莲拱了拱手。
“公子,妾去叫早膳来”
香菱知道柳湘莲大清早来必有要事,乖巧的外向走去。
柳湘莲面容一肃,又道:“王公子,昨晚那事可能有麻
第六十九章 法海跟脚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