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三章:养殖区  高山果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三章:养殖区第(1/2)页
钱到位。

    竹林轨道车实验项目,第二天就在公司立项。

    王浩最近也闲着,就去了花钢下属企业的华钢股份有限公司。

    华钢股份业务很广,有机械加工车间,铸钢车间等等。

    去年花溪水果产区投建果园小火车,轨道等等配件就是在华钢加工出来的。单轨,称重却达到了八九百公斤,也就是接近1吨的称重。

    更重要的是由政府牵头的项目,果园小火车轨道的造价非常便宜。

    王浩出去跑项目了。

    叶墨也跑了一趟红格镇政府。

    红山养殖区的建设并不顺利,现在为止道路修通了。刚开始谈妥了有至少二十家企业过来落户,但是现在动工的企业只有三家。

    养殖区还有两家养猪场,本来准备扩建规模的,但是就污水处理规范没有谈妥。

    红山股份的有机肥工厂收购有机料,但养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污水。这些污水不好处理

    而红格是旅游文化城镇,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

    叶墨见到镇长,拿出了王浩给他的养殖场污水处理计划书。

    现在的养猪场都是楼房养殖了,养殖密度高。污粪很好处理的,但是污粪留下来的污水这个东西处理起来其实也简单。但是之后如何消耗这些污水

    养殖场的污水主要就是尿液,以及冲洗猪圈的产生的肥水。这些污水含氮量高,经过发酵处理后可以给农田,果园这些使用,属于液态有机肥。

    不过

    怎么说呢。

    这种高氮的液态肥,如果用在农田种植蔬菜肯定是好的。但是用到果园里面

    氮肥主要是促进枝叶生长,使叶片繁茂。

    果树需要氮肥是在花期之前。如果将液态肥囤积起来,那建造的发酵池就太大了。

    王浩给出的方案,将养猪产生的粪水送到下河镇,浇灌竹林。

    今后红山股份需要的竹子特别多。一年保底都是上百万吨的竹子

    竹子是生长很快。

    但竹子消耗土壤中的肥力也特别厉害。

    红山股份每年会给下河镇提供两千吨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只能是辅助的作用,竹林需要施肥的,还是要施肥。

    如果有一天下河镇竹林的土壤肥力过低,导致产量下降。他们要么要求竹子涨价,要么就供应不上红山股份需要的竹子

    「1万头猪的出栏量,只需要多三百万的投资」红格镇长问道。

    「全封闭,从幼崽到出栏只需要五六个月的时间。一年两批实际在栏数量也就是5000头。1万头猪的出栏量,实际只需要多投入200万元不到。」叶墨说:「2万头出栏量,多投资300万即可。也就是建发酵池,造价可以高也可以低」

    五六个月是从小猪刚出生到育肥

    「之前签的合同可是有23家养殖场,如果全部建成,年出栏数量可能超过一百万头。下河镇用得完那么多粪水」

    「这点放心。下河镇新栽种了五十多万亩竹林,上河镇还有旁边一个镇,各十几万亩新竹林。粪水不怕多,只怕不够用。」叶墨道:「另外,年出栏一百万头肥猪是不是少了一点。」

    红格镇长笑着点点头,说:「我召集各企业研究一下。另外,猪粪的价格是不是可以提高一些」

    「可以。」叶墨点头,说:「今后在红山养殖区内的养殖场,含水量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污粪,每吨价格150元。」

    这个价,比每吨330元的半熟肥划算。

    「我们镇上提供污粪收集车,将污粪送到你们工厂。」镇长笑着道。jujiáy

    「那就太好不过了。」

    「粪水的价格」镇长说。

    叶墨脸颊轻轻抽搐,道:「粪水我免费帮着运出。这东西我送出去也不是卖钱的」

    镇长笑着点点头:「好嘛,我和各企业谈谈。到时候你也过来」

    「行。」

    镇长起身送了一下叶墨。

    看着叶墨离开,镇长笑了起来。现在好了,养殖区最大的问题解决了。

    现在的农村,除了一些特别偏远的地方,养猪的家庭已经很少很少了。市面的猪肉都是规模化养殖出来的

    年出栏一百万头的规模,看上去很吓人,实际上这个规模并不大。

    以前的农村,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杀猪。一头猪,估计也就吃到打谷子之后

    在四川,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是40公斤左右。这个数字好像是排全国首位。

    集中养猪最大的难题是污水处理。


第五百七十三章:养殖区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