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6章 【觉醒】与【传承】!  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 【觉醒】与【传承】!第(2/2)页
的伟大,不在于她的伟大。

    而是在于她一开始基于自我善心的奉献。

    失去了双手双眼,才获得了千手千眼。

    正如故事结尾,扮成了百姓们的合唱团所唱。

    “您的千手抚摸着众生的创伤。”

    “您的千眼观望着众生的痛亡。”

    在李少杰的表达中,佛教仿佛开始回归了它本来的目的与样子。

    劝人向善。

    劝人主动行善,帮助他人。

    接受帮助的人,拿起接力棒,将行善传播开来。

    是很乌托邦,是很理想主义。

    但若是连向善的理想都没有,人性的光芒中只会布满灰尘。

    当故事讲完后,每一个人的心中,那“观世音菩萨”的形象都完全不同。

    李少杰是在借助宗教故事,去歌颂每一位付出者,每一位先导者。

    在中场短暂的间隔中,不少人微微的失神了一下。

    此时,很多音乐家的内心,已然对李少杰的作品,下了一个同样的评价。

    这是在用音乐来表达思想,这是在用思想,歌颂现实中那些舍己为人的人

    回望现实中,似乎也总能见识到,将自己“双手双眼”奉献给众生的人。

    央视记者有些发呆。

    总感觉,自己对这一个篇章,充满了无数复杂的情感。

    平日里,这位记者也没少报道这类的事迹。

    他们或许只是一个个普通人。

    可一旦到了关键的时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绽放出的那种人性美妙的光辉,总是能感染无数的人。

    或许是重大疾病面前的医生,或许是罪犯面前的警,察。

    又或者是危机面前的军人,甚至纵观历史,民族为难之际,站起身普渡众生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两个。

    而是一群菩萨。

    记者感慨。

    表演之前的采访,记者尚未明白李少杰那句话的意思。

    但现在已然明白了。

    其实,你看到的,是我在歌颂佛,歌颂菩萨。

    但实际上,众生便是尚未觉悟的佛,佛即是觉悟的众生。

    感慨中,音乐继续的进行着。

    一幕幕壁画中的故事也展开。

    有那菩提树与明镜台的经典论道。

    禅园。

    有寒冷丝路之上,与丝女篥娜相互依偎取暖,互生情愫,最终看着爱人冻死在怀中的空弦和尚。

    心经

    即使是只看曲名,也能感受到那种苍凉风沙吹过千年,纵使现今依然存在的丝路景象。

    千年间,丝路诞生了多少伟大的交流,埋藏了多少无名的枯骨。

    日蚀中,丝路,是一条看不见的路。

    而那游历西域数十年,只为了家乡敦煌人可以听到心经梵乐的月僧空弦,与篥娜初识,聊起敦煌美丽的石窟与壁画。

    感慨着故乡远。

    黑夜寒冷,苦中作乐,相互依偎。

    但篥娜终究冻死在空弦怀中。

    上回遇,今生别。

    来世更难重叠。

    空弦断,篥影绝

    相爱只为离别

    故事结尾,在轻吟的歌声中,唱响了心经。

    那是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在公元649年传译的版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观众们的内心感觉很微妙。

    明明是个悲剧。文網

    但仿佛在为之感动之余,并无太多的悲痛。

    仿佛是看穿了红尘空色一般。

    就如古代哲学家所言,人一出生就在走向死亡,问题是如何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尽可能的让渺小的人生辉煌。

    人与人相爱之际,便在走向离别,无论是情感所困,或是有限的生命所困。

    但表达出的意思,也更是明显。

    如何让相爱,变得精彩,变得有意义

    李少杰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只是通过吟唱心经,让观众们自己去感受。

    每一个人,或许感受都不一样。

    自此,李少杰这部作品的深度,已然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相当多的音乐家,都改变了一开始自己的看法。

    是的。

    李少杰这么年轻,太年轻了,年轻的过分了

    承认,他音乐上很强,非常强。

    但在哲学思想的层面上,未必会有经历过更多的长辈们有深度。

    可现在,这种顾虑与狐疑已然完全消失不见。

    伟大的艺术家,也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伟大的哲学家,纵使不会艺术,也一定是一个艺术最好的欣赏者。

    音乐继续。

    故事逐渐来到了尾声。

    这是敦煌慈悲颂最后收尾的乐章。

    涅槃

    佛,也终于出现。

    在即将涅槃,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的时候,佛与弟子们畅聊起了万物大千。

    以及彼岸。

    当弟子们问出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

    佛的回答,也呼应了之前所言的一句佛偈。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此时,不少采访过李少杰,或者看过李少杰采访的人,在内心惊呼了一声。

    圆了

    押上了

    整个逻辑闭环了

    最后的结尾,在思想的层面上,刚好就回归了李少杰最主旨的思想

    佛不是神,而是觉悟的人。

    最后一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弟子们大彻大悟。

    佛,也微笑的闭上眼,进入了彼岸。

    仿佛先导者们,探索出路,教会后人后,欣然进入空灵一般

    在表达主旨中,不少人的心中浮现出了两个词。

    觉醒与传承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