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四章 图穷匕现  这个三国很核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四章 图穷匕现第(2/2)页
真要一次性处死数百名读书人,你让天下读书人怎么看,怎么想

    虽然律法没有明言,但这个时代有着自己的潜规则。读书人这个群体,基本算得是官员预备役,始终是拥有一些特权的。

    这些读书人寒窗苦读十数载,为得就是这点特权。

    如今将他们全部斩首正法,固然是赏罚分明,但从此刘备也就失了天下读书人之心。

    而且自汉代开国数百年以来,可从没有一举斩杀数百名读书人的先例,无论再大的罪过,都没有这样干过。

    这个时代,一位读书人不仅仅是一家的希望,更有可能整个宗族的希望,是他们光耀门楣,封妻荫子的唯一可能。

    就算是朝廷,也都将读书人当成宝贝看待。因为天子始终要靠这群读书人治理国家,管理百姓。

    如此重要之人,你想像噶韭菜一样斩杀数百人,届时必然会引起动荡。

    而这个动荡的代价,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

    所以对于田丰的提议,众人都摇头叹息,沉默不言。

    荀或见众人都沉默了,便继续开口道:“诸位皆饱学之士,如今数百士子仍在狱中,还望诸位思一良策,稳妥解决此事。”

    众人还是沉默,却都开始皱起了眉头开始冥思苦想。

    片刻后,身为刑部尚书的沮授开口道:“毕竟涉及数百名士子,某以为此事不可声张,更不能大张旗鼓的处置。为今之计,只有尽力安抚那些士子,以求息事宁人。”

    说实话,这场甄府门前的械斗,双方死伤加一起也不到两百人。

    若是放在战争时期,这个数字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半朵浪花也掀不起来。

    但此处毕竟是郯县,又涉及数百位读书人,所以才变得棘手起来。

    倒不是说沮授不敢诛杀这些读书人,也不是他想和稀泥,只是他心中清楚,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就是以王允为首的世家搞得鬼。

    而从林朝之前对这些世家的态度来看,摆明了是要姑息养奸,先稳过这段时间再说,所以沮授才会提出这个方桉。

    与其说荀或召集众人是商议对策,倒不如说是和王允、司马防等人来一场讨价还价。

    “安抚也可,只是该如何安抚”

    荀或看似是在问沮授,但目光从始至终都放在了王允身上。

    沮授思索片刻,又开口说道:“自是双方皆不作处罚,各自归家。至于冲突中被杀之人也由州府一并抚恤,料理身后事。”

    听罢,荀或迟疑了片刻,便点了点头。

    事是士子挑起来的,如今不作处罚,已经是州府宽仁大度,这个结果他们应该也能接受。

    可谁知就在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允却是一声长叹。

    “老夫之前就说过,这等承载圣贤之道的新纸,断然不可掌控于商贾之手,理当收归官营,不然便会生乱。如今看来,却是老夫所料不错。眼下祸已造成,即便不处罚,怕是也难能息事宁人。”

    闻言,田丰和荀谌皆是面皮一阵抽搐,胸中的怒意直冲天灵。

    这老匹夫,果真比林子初还要无耻

    事明明是他挑起来的,眼下却扮坐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当真是无耻之尤

    荀或也差点被气笑了,望向王允的目光中除了不屑,更多了几分鄙夷。

    用别人的性命,来成全自己的意图,果真不当人子。

    “那依王公之间,当如何处置”

    王允既然摆出这么大的阵仗,那必然有自己的图谋。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荀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想让王允开出自己的价码。

    王允直接忽略了众人的目光,缓缓开口道:“诸位,这些士子终究是国之栋梁,咱们大汉未来的希望,如今折损百人之多,不给他们一个交代,又如何能平息众怒

    更何况此番乃是因甄府丞发卖新纸不公,才致使此等祸端。所以老夫以为,新纸当收归官营,再适当补给这些士子些许,如此方可平息此事。”

    老匹夫,绕了半天,你还是打新纸的主意

    田丰心中冷笑不已,口中却说道:“敢问王尚书,新纸收归官营,由哪个衙门掌管”

    王允笑道:“此等承载圣贤之道的东西,自然该由礼部掌管。”

    直到这一刻,王允才终于图穷匕见,透露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任由新纸继续发卖,早晚会普及天下。

    一旦抄录变得容易,届时世家引以为傲的家学,以及家中先祖对圣贤之道的批注,他们在在这世上安身立命的本钱,最多几十年,一两代人便会消耗殆尽。

    这才是以王允为首的世家,所万万不能接受的结果。

    此番费尽心思,乃至不惜消耗数百名士子,也正是为了这新纸。

    一旦新纸的制造权归属礼部,也就等于到了他王允的手中。届时他完全可以再找一个名义,让新纸不能流通,正如当年的蔡侯纸一样。

    如此,世家的地位得以保存,他们的势力能够延续,地位依旧高高在上

    嘴上全是仁义道德,圣贤之道,心中却是蝇营狗苟,自私自利。

    如此虚伪的嘴脸,导致王允话音刚刚落下之时,内府中便爆发了一阵议论声。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