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七章 论道诛心  这个三国很核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七章 论道诛心第(2/2)页
如果这次不死,那就说明林朝还要利用算计他,以后的下场只会更惨。

    他王子师今日带着家族中的成年男子赴死,祁县王氏虽免不了没落,但终究还是留下了火种,日后还有希望,也是最好的选择。

    “王公通透,某佩服”

    林朝拱手称赞道,这是却是真心实意。

    王允却摇了摇头,叹息道:“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细细想来,老朽从踏入郯县尹始,一切便都在长史的算计之中,此番倒是输得不冤。”

    “王公何必如此妄自菲薄,毕竟某经营徐州数年,若是如此轻易便被人摘了桃子,还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倒也是此理”

    王允嘴角微微一抽搐,开口叹道。

    一旁不曾开口的司马防却在此时拱手道:“林长史,此番是我等败了,自然无话可说,不过老朽心中有一事不解,还请长史解答一二,全当成全一个临死之人的念想。”

    “司马公但说无妨。”

    司马防与王允对视一眼,这才缓缓开口道:“长史一贯爱民如子,我们两个老家伙倒是十分佩服,但岂不闻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但老朽观长史之行,似是要违背圣人之言,就不怕遗祸后世此老朽未解之一也。

    刘太尉乃仁德之主,声望远播海内,长史亦为百代未有之才,如此君臣相知,必然能匡扶天下。倘使刘太尉有践祚之日,长史必登临相位。如此,安喜林氏可为百年世家乎此老朽未解之二也。

    长史风光霁月,有古君子之风,自是无忧。但世间多庸碌之辈,他年功成名就而祸起萧墙,长史难道忍心如今日一般惩处此老朽未解之三也。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长史今在,或可以一人之力而威慑天下人之心。但人终有一死,长史之志可传千秋万载乎此老朽未解之四也。”

    如果说之前是权术上的争斗,那此刻司马防的这四个问题,就是思想层面的进攻。

    权术上已经输了,但王允和司马防似乎并不服气,所以又跟林朝来了一次坐而论道。

    换句话说,他们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只是没能斗得过林朝而已。

    再看司马防的这四个问题,可谓是字字珠玑,都切中了徐州的要害之处。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世家一贯坚持的施政原则,也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人生来不平等,但你必须接受这种不平等。

    世间有阶级之分,有人高高在上,就得有人低头在下。有人负责统治,就得有人负责被统治。

    世上蠢人多而聪明人少,所以真正的大才只需命令百姓如何去做,而不用一一解释,因为解释了百姓也绝对听不懂。

    这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再看林朝的所作所为,似乎想要百姓拥有自己的想法,这是非常危险的。

    若是人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王朝根基便不稳固,国家自然分崩离析,一切都乱了套。

    百姓负责生产,而他们世家,负责引导百姓,稳固这个社会结构。这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伦理纲常。

    所以司马防才说,林朝此举是贻害后世。

    至于第二、第三个问题,则是在质问林朝。

    你今天铲除我们这些世家,他年等刘备位登九五时,以你林子初的权势,安喜林氏必然成为天下第一世家,正如当今的汝南袁氏一般。

    而那些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大大小小的功臣,也会成为第二个我们。

    你能对我们出手,还能对你的手下,甚至是自己出手不成

    如果不能,那你今天做得一切都是无用功。

    至于第四个问题,则是司马防一记绝杀。

    纵然你林子初是圣人在世,大公无私,但人性总是贪婪的。

    你活着,或许能维护你今日创造的秩序。

    可等你死了,你的后人以及那些功臣的后人,为了聚拢财富权势,必然会重走我们的老路,那你今日所做的一切,又有何意义

    这四问不可谓不毒,换做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应对,从而产生自我怀疑。

    反正已是必死,二人索性再在林朝心上扎一刀。

    林朝杀他们的人,他们就诛林朝的心

    可王允也好,司马防也好,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当今太尉府长史林子初的体内,却藏着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

    这个问题对于林朝来说,并不是无解。

    “唉”

    只听林朝幽幽一叹后,便用无比认真的语气对二人说道:“司马公之四问,某便反过来解答吧。”

    “哼”王允冷笑道,“老朽洗耳恭听。”

    “其四,某能算生前事,却管不了身后名。昔年始皇帝也曾想着千秋万代,可暴秦终究二世而亡。某在,自然鞠躬尽瘁。某死,管它洪水滔天”

    所有的一切,都只对活人有效。等眼一闭,就什么也没有了,这点林朝看得很清楚。

    林朝的说法虽然有些不可理喻,但王允和司马防却信了。

    细细想来,这正是他林子初的作风。

    “其三,虽然二位看不到,但某可以向二位保证。”林朝的目光死死盯着王允和司马防,口中缓缓道,“他年若有祸起萧墙之日,某亦绝不留手”

    对于跟随刘备的功臣,林朝当然不会下手,不过可以留给自己的徒弟去处理。

    届时林朝无官一身轻,烂摊子全都丢给诸葛亮就是。

    只是以诸葛亮的为人,不管任何人贪赃枉法,他恐怕都不会轻饶。

    “其二,我安喜林氏,自某以后,三代不得主政只要某活着,这句话永远算数”

    闻言,王允和司马防顿时皱起了眉头。

    很明显,他们不信。

    但林朝却没有向他们继续解释。

    历史上诸葛亮能做到的事情,我林某人没理由做不到。

    说到这里,林朝忽然端起冷酒喝了一口,继而冲两人笑道:“至于司马公方才的第一问,却是不值一驳。司马公家学渊源,但对于圣人之言,却是一知半解。”

    “长史此言何意”司马防皱眉问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司马公此言大谬也”林朝笑道,“应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圣人微言大义,却被司马公曲解成此等狭隘之言,这才是遗祸于后世”

    听完林朝新解的论语,王允和司马防彻底愣住了,久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身为儒学传人,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这句他们倒背如流的话,居然还能如此解释。

    难道自己这些年的埋头苦读,全都走错了路

    四句诛心之问,非但没有没有把林朝难住,反而弄得自己有些怀疑人生。

    良久,王允才回过神来,口中喃喃自语道:“临死之前,能得圣贤之言真解,倒也是一大幸事,死而无憾矣”

    林朝再次端起了酒杯,笑道:“二位,一路走好。”

    二人还礼道:“多谢长史送行。”

    片刻坐而论道后,徙边的队伍再次起行。

    一日后,太史慈返回郯县,向内府复命:徙边的官员出了郯县,行了有四五十里,突然遭遇数千名手持利刃的百姓。

    之前这些人反对分田给百姓,即便内府已经惩处,但百姓们却嫌处罚太轻,遂在路旁埋伏,然后涌上来将这些人尽数诛杀

    随着王允等一众人的身死,这场由世家引起,并持续数月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