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八章 泰山顶上的谶纬  这个三国很核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八章 泰山顶上的谶纬第(2/2)页
于是,始皇帝不纳儒家之言,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封禅泰山的规格。

    儒家一看,顿时急了。

    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不按套路出牌吧

    可秦法森严,他们不敢明着反对,便只能在私下议论。

    好巧不巧的是,秦始皇的这次封禅并不顺利,在登山的时候突遇暴雨。

    也就是说,整场封禅的礼仪并没能如期举行。

    然后儒家就有话说了,大概意思就是秦始皇的德行不够,礼仪不恭,所以泰山拒绝了他的封禅。

    当然,这些嘴贱的人后来也付出了代价,并引出了后续焚书坑儒等一系列的事件

    后来汉朝建立,汉武帝又举行了一次封禅。

    朕身为天子,自然要站在泰山顶上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

    这次封禅可谓非常成功,也是意义最重大的一次。

    此后数百年间,汉人便一直将泰山封禅视为最高规格的祭祀,并且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非有功之帝王,不可封禅

    刘备如今只是太尉而已,自然也没有封禅的资格。在郭嘉的忽悠下登上泰山后,便进行了一番祭祀。

    礼仪完毕后,刘备负手而立,望着脚下的苍茫云海,一时间胸中竟爆发出了一股豪情。

    只听他感叹道:“昔年孔子等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今日,某总算明白了当年先贤的心境。”

    脚下的风景不同,人的心胸自然也就变得不同。

    听到刘备感慨,郭嘉刚要搭话,却忽然看到刘备脸上满是自矜的笑容,望向自己的眼神中竟满怀期待。

    快,快夸我

    无奈,郭嘉只得拱手道:“主公博学多才,嘉佩服”

    “哈哈哈哈”

    刘备显摆的欲望终于得到了满足,不禁仰天大笑,同时大袖一挥道:“这也没什么,某这些日子一直在用功读书,偶有所感而已,奉孝不必如此。”

    郭嘉只得再拱手道:“主公如此好学,实乃徐州之幸,大汉之幸”

    贾文和那狗东西去哪了,赶紧来救场啊,某快受不了了

    主公,您这无耻的嘴脸,不会也是受他林子初影响吧。

    “某不过观其大略而已,当不得奉孝如此夸赞”

    刘备又一摆手谦虚道,但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灿烂。

    尽情装逼的时光总是过得快,郭嘉又附和了几声之后,刘备的心情更加舒畅了,当场从腰间解下随身携带的美酒,邀请郭嘉一起喝了起来。

    这下郭嘉也开心了,当场就喝了一大口,作为对自己违心拍了半天马屁的补偿。

    至于贾诩何在毕竟总要有人干活吧。

    早在登山之前,郭嘉便和贾诩商议了一番。

    为了取信于刘备,林朝埋下去的那块石碑,绝对不能由二人引导着刘备本人发现。

    最好选一个看上去憨厚老实,绝对不可能说谎之人,然后在偶然间发现了这块石碑,如此刘备才会深信不疑。

    那谁来充当这个老实人

    自然非典韦莫属。

    所以祭祀完毕之后,郭嘉便勾引刘备来到崖边观看云海。至于典韦,此时还在令人收拾祭祀的首尾呢。

    毕竟一群人总要吃喝拉撒,由此产生的垃圾典韦本打算置之不理,可贾诩却摇了摇头,专门走上来冲典韦严肃道:

    “典将军,泰山之巅是何等神圣之地,主公在此祭祀天地,又是何等壮举。倘若咱们将这些污秽腌臜之物遗落于此,时间一久,便腐烂生臭,如此便是在玷污泰山,恐上苍震怒。”

    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典韦虽然听不懂,但丝毫不影响他大受震撼,尤其是恐上苍震怒这句话,更是让典韦惶恐不已。

    “那该如何处置,还请先生教我。”典韦赶紧抱拳请教道。

    贾诩捻了捻胡须笑道:“此事倒也简单,挖个坑埋了就是。”

    “先生此言大善”

    典韦顿时恍然大悟,当场便令手下挖矿,准备掩埋垃圾。

    可没挖多久,一个士卒便感觉铲到了一桩硬物,继而便是一阵金石相撞之音传出。

    “将军,下有硬物”

    这里毕竟是泰山之巅,士卒不敢擅动,便马上禀告典韦。

    典韦当然也听到了这阵声响,但同样不敢轻举妄动,在征求了贾诩的意见后,便命人继续小心开挖,想看看地下的硬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而此时,郭嘉也掐算好了时间,将刘备忽悠了回来。

    了解了情况之后,刘备顿时也有些好奇,当即站在旁边观看士卒继续挖东西。

    士卒们小心翼翼的,沿着方才传出声响的位置继续开挖。

    不多时,便有一块斑驳的石碑映入了众人的眼帘,上面隐约有字迹浮现。

    见此,刘备神色勐地一变

    郭嘉见状,马上大喊道:“小心开挖,莫要损伤了石碑。”

    士卒们继续挖,没多久便将完整的石碑挖了出来。

    只是看到这石碑之后,刘备脸上的神情顿时变得更加凝重。

    但见石碑上赫然刻着几句谶言:

    燕赵之中,五行之侧;

    栋梁之臣,攻伐必克;

    挽天忠义,千秋气魄;

    东临三水,中有一德;

    三兴汉家,国祚延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