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二章 求贤令,黄金台  这个三国很核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二章 求贤令,黄金台第(2/2)页
外,身后还跟着一位四十来岁的美男子,手书。

    此人便是出身广陵陈氏的陈琳,说起此人,也有一段传奇故事。

    在原本历史上,他在官渡之战时正好在袁绍手下任职,一封讨贼檄文,把曹操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也正因如此,陈琳便被后世喷子冠以祖师之名。文網

    令人称奇的是,一生杀人如麻的曹操在俘获陈琳之后,竟没有杀他,反而高官厚禄优待之,着实令人不解。

    陈琳原本在袁绍麾下,等袁绍败亡后,陈琳被徐州大军俘获,因其有才名,崔琰便向林朝请求赦免他,并让他在都察院中任御史之职。

    直到想要撰写求贤令时,林朝才忽然想到了此人。

    从陈林手书后,林朝冲崔琰笑道:“师兄政务繁忙,何必亲自前来。”

    崔琰笑道:“招贤乃国之大事,某自然想看看招贤台是何等模样。”

    “那师兄可是来早了,招贤台尚有十余日才能完工,此时前来,只能看到砖瓦而已。”

    崔琰扭头看着正在施工的高台,眼中满是憧憬之色,感叹道:“便只是砖瓦,也是好的。”

    林朝明白,崔琰眼中看到的可不仅是砖瓦,而是对上古先贤的追慕和渴望。他不便打搅崔琰的幻想时间,便自顾自打开文书看了起来。

    坦白来说,林长史不仅字写得丑,文采方面也是狗屁不通,除了能剽窃几首诗歌来标榜自己之外,于诗文一道可以说是毫无建树。

    所以陈琳撰写的求贤令,他根本看不出什么门道,只能拍手叫好。

    半晌,崔琰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却扭头对林朝说道:“子初,这招贤台上,是不是还少了点东西”

    “师兄此言何意”林朝不解的问道。

    “古时秦孝公招贤,许诺列土封疆;燕昭王招贤,更是一掷千金。如今我徐州招贤,若是没点诚意,恐怕无法令天下人信服。”

    林朝这才明白崔琰的意思,感情不是少了东西,而是少了好处。

    想了想,林朝便开口道:“要不咱们也在台上放些银钱财货,以供前来的贤才取用,师兄以为如何”

    “不妥”崔琰却摇了摇头道,“自古清高有才之士,向来不为财物所动,子初此法不妥。再者,田元皓那边”

    提起田丰,林朝也沉默了。

    此时徐州财政吃紧,莫说在台上一掷千金,便是多放几枚铜钱,他田元皓都得跟林朝拼命。

    可依照惯例,招贤又不能没有好处,这下就连林朝也犯了难。

    关键时刻,还是旁边的陈琳开口笑道:“长史,下官听闻今日徐州新产一种纸张,胜蔡侯纸百倍,长史何不命人撰写藏书,以为赏赐之物”

    闻言,林朝当时大笑道:“好,孔璋之言甚妙以书为赐,既能体现玄德公求贤若渴,又不流于世俗,倒是大大的良策。师兄以为如何”

    藏书虽然珍贵,但有兰台文献、新纸和活字印刷术,便是印它个几千本又有何难

    等那些响应求贤令而来的士子到时,便每人送上一本,就算没能得到一官半职,也必会夸赞刘备仁德。

    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林朝岂有不允之理。

    崔琰也笑道:“孔璋兄此言大善”

    陈琳献策有功,林朝也没什么东西能赏他,当即便邀请两人去自己家中,三人弄了个火锅边吃边聊。

    初平三年,腊月十八。

    风雪依旧,天寒地冻。

    可今日徐州百官却不辞辛劳,在太尉府长史林朝的带领下,出城三十里迎接刘备归来。

    刘备此行征伐青州,难度不算太大,仅两个多月就结束了战事,可归来的途中却被郭嘉忽悠着去泰山走了一遭,这才耽搁到了年底。

    可饶是如此,他此行也就四个多月的时间。

    刘备骑在马上,望着远处遥遥在望的郯县,不禁眉开眼笑。

    战事从初夏开始,一直到深秋才结束,而后刘备并未归家,直接马不停蹄投入到了青州战场中,等再归来时,早已风雪漫天。

    仔细算算,刘备离开徐州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

    有道是近乡情怯,但刘备却没这种感觉。奔波一载,此刻他只想着快点回到家中,继续过他那久违的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生活。

    又走了不到三四里,刘备终于看到了出城相迎的文武百官,遂加快了速度纵马而去。

    “参见主公”

    等刘备一行人近了,林朝便率众人躬身行礼道。

    “免礼,诸位免礼”

    刘备素来没什么架子,当即便从马上跳了下来,对众人挥袖道。

    “谢主公”

    众人又是一声齐喝,这才起身。

    刘备将战马交给身后的典韦便大步走了过来,对林朝笑道:“子初,你一贯体弱多病,此等苦寒天气,又何必出城相迎。”

    林朝笑道:“玄德公凯旋而归,我等身为臣子,又岂有在城中”

    “行了行了,你我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套。”

    刘备挥袖打断林朝的话,继而又脱下自己的大氅给林朝披上,这才开口笑道:“走,咱们先回城,有件要事,还要子初你替某参详一番。”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