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  这个三国很核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2/2)页
吕布点了点头,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吕布还有些担心成廉一个人难以成事,便又派了魏续与他同行。

    而就在吕布紧锣密鼓应对着张辽军进攻之时,城外的大营中,沮授已经与徐庶定计,准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中军大帐中,众人望着青石板上的行军图,沮授在旁讲解着。

    “诸位,如今敌将吕奉先据守西平,麾下近十万大军,强攻不知要何年何月才能破城,倒不如联结战场,四下出击,剿灭袁术”

    此言一出,帐中众将都大惑不解。

    “军师,如何联结战场”

    张辽开口问道。

    沮授笑了,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指着地图开口道:

    “南阳与汝南虽然各自分属荆州与豫州,但疆域相连,其间虽有阻隔,却足以行军。以在下之意,此时当趁着我军与敌军对峙之时,派人请关将军从汝南进军,直捣宛城,借此分割战场,使敌军首尾不能相顾。”

    “军师此计倒是颇为新奇。”张辽沉思片刻道,“若是要分割战场,敌军首尾不能相顾,咱们也同样首尾不能相顾,如此太过冒险。”

    “不,将军此言差矣”

    徐庶站起来开口道:“敌军首位不能相顾,我军却不会如此。”

    “为何”

    “因为我军人多”

    徐庶给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答案。

    张辽还是有些不能理解,便继续开口问道:“军师,能详细说说吗”

    “自然可以。”沮授点了点头道,“昔日陛下决意攻伐袁术,丞相便将大军分为三路,以求发挥兵力优势一战而定。如今我军连连取得胜果,已然收复除汝南外的豫州诸郡,迫使敌军困守孤城。

    关将军攻汝南,咱们与子龙将军攻南阳,麾下虽有五十万大军,却依旧被敌军据城而守,兵力优势无法发挥,这便又该到了整改战术之时。

    依在下之意,留一上将统兵五万与吕奉先对峙。汝南战场也请关将军留十万大军,与孙伯符对峙。子龙将军处亦是如此。

    随后,将军便可与其他两路分出来的人马,越汝南而身向宛城,开辟第四战场,直捣袁术老巢。

    如此分割包围,袁术麾下各部首尾不能相顾,我军便可逐一歼灭”

    这一番详细讲解之后,张辽总算听懂了,不禁拍案高呼道:“军师妙计”

    以这个时代的条件,但凡数万人找一个易守难攻的关隘一堵,任你百万大军也无法攻破。

    这便是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前朝廷大军分三路出击,就是为了发挥出兵力优势。而如今战局呈胶着之势,兵力优势又无法发挥出来了,所以沮授才会想出这种办法来破局。

    这就如同原本历史上邓艾偷渡阴平一样,钟会大军虽然有兵力优势,却依旧被剑阁天险所阻拦。邓艾便开辟第二战场,这才一举灭亡季汉。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将军谬赞,其实这倒不是在下的计策。”沮授谦虚笑道。

    “哦,那是何人,居然有这等高计”

    沮授说道:“实则是丞相昨日来信,教在下如此行事。”

    听到是林朝的主意,张辽又不感觉震惊了。

    其实这是沮授的谦虚之语,因为林朝不是微操大师,所以来信中并没有具体的战术计策,只有两个字格局

    倒不是说诸将群谋不够聪明,只是他们身在战场之中,脑中想着的,只有如何战胜眼前的敌人。jujiáy

    反倒是跳出桎梏,心系天下局势的林朝看得更明白些。

    收到来信之后,沮授苦思冥想一宿,终于明白了林朝的意思,继而与徐庶商议之后,提出了这个战术。

    相比于邓艾偷渡阴平,沮授的这个战术更加无懈可击。

    就算袁术明白,也无破解之法。

    正如徐庶所说的一样,我们人多

    当然,林朝同样也给另外两路大军修书一封,以审配、荀攸、辛评等人的才智,瞬间想到了和沮授一样的战术。

    继而三路大军相互传讯,终于在四月下旬时,关羽与赵云达成一致,开始行动了起来。

    面对据守汝南的孙策,关羽留徐晃、太史慈、辛评率二十万大军与孙策对峙,自己则率十万大军与荀攸、张飞徐盛西进,从汝南直击南阳腹地。

    赵云则是留高顺、张绣、审配率七万大军与曹操对峙,自己亲率三万大军南下与关羽会合。

    张辽这边,也留下了黄忠与徐庶率七万大军与吕布对峙,自己则与沮授南下与关羽会合。

    等时间来到五月初旬之时,三路大军,共计十六万兵力的朝廷大军,于南阳东南的平春县会师。

    此地,距离南阳治所宛城,已不足三百里。

    而此时,对于朝廷大军的偷家战术带来的灭顶之灾,袁术军所有人还都一无所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