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四章 口气克星与穿越千年的羁绊...吧?(6.6K)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口气克星与穿越千年的羁绊...吧?(6.6K)第(1/2)页
裘生。
    身高6,体重70公斤,头发浓密,帅的一匹。
    科大生物学博士,校奖学金获得者,几乎是每个男生都梦寐以求的究极模板。
    但这样一位看似完美的人,却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
    他有口气。
    根据uptodate的统计。
    本土口臭的发病率大概有30,就是几乎每3人中就有1人遭受口臭困扰。
    只是多数情况下,我们自己久闻其臭,适应了这口臭的味儿所以没啥感觉而已。。
    口气的引发原因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两种比较常见的诱因:
    20归结于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代谢。
    其中后者便包含了大量之前提及过的奈瑟氏菌和厌氧链球菌等细菌。
    实际上。
    人类口腔里的细菌数量种类繁多,常见的都约有5、600种。
    其中有致病菌,也有非致病菌,还有条件致病菌等等。
    一般情况下。
    在正常健康人的每一克牙垢中,可以找出100亿个细菌来。
    这些细菌随着唾液的分泌,会将残存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分解成有机胺、氨气、硫化物等等。
    长期积累之下闻起来那個味儿哟
    当然了。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
    就是一个人的直肠出了问题,导致一些排泄物的气味直接反涌到了口腔。
    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但得归结到肠道疾病的并发症里头,不属于平时所提到的口臭概念。
    “老徐,30的口臭发病率啊”
    实验室内。
    裘生双手撑在台前,身体前倾,表情激动中甚至带着些许狰狞:
    “你想想全国不,全球有多少人如果能把这类新种微生物运用到临床上,你的公司就能用两只脚走路了”
    作为一位口气患者,裘生几乎尝试过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
    但无论是洗牙、漱口水还是大几十甚至上百块一条的牙膏,效果都不太理想。
    倒不是说这些全都没用,关键是它们持续的周期实在太短了。
    以李施德林的漱口水为例。
    这应该是目前口腔消杀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牌了,客观来说,漱完口感觉确实也还行。
    但时间一长,口腔中就会再次出现那股味儿。
    因此在看到实验报告的一瞬间,裘生便意识到了这种菌株的价值:
    与呲虫林一样,这种菌株的发现,或许获不了太高级别的奖项。
    但它却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商业价值
    而比起裘生的激动,徐云的心绪则要平静许多,毕竟上辈子的阅历在这儿:
    “你先冷静点,老裘,眼下这撇呢。”
    “你也是搞科研的,应该知道从实验室到普众化商品有多困难。”
    “别的不说,植株的培育就是个大问题,另外就是成品的方向,是做牙膏、药物还是药水”
    “方向不同,定位也就不同,难度也随之变化。”
    “所以说到底还是得从长计议,俗话说得好,一口气是吃不成耳根的。”1
    听徐云这么一说,裘生倒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其实吧。
    他平时也不是个易燥易怒的性格,毕竟搞科研的性子都挺稳。
    奈何他是个新种微生物的受众群体,已经被口气困扰的太久太久了,因此一时间便有些失态。
    随后他沉默片刻,对徐云问道:
    “老徐,那你准备咋办”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将自己的一卡通拍到了桌上,指着上头的tc道:
    “当然是摇人啦”
    半个小时后。
    生命科学大楼。
    院长办公室。
    “什么一种新型的微生物”
    看着一脸郑重其事的徐云与裘生,田志刚疑惑的扶了扶自己黑色的框架眼镜:
    “真核新种你直接投到fungadiversity不就好了,跑来找我干啥”
    上辈子是微生物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
    在生物学界,微生物新种的论文投递其实是存在一定规范的。
    例如细菌就投ijse,全名为ternationajournaofsysteatibioogy,不能投其他杂志。
    真核的新种则是fungadiversity,这是一本中科院昆植所主办的国际期刊。
    在全球真菌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二,在本土相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全部1排名第三。
    当然了。
    如果遇到某种非常有价值的新型微生物,也可能破例出现在pans上,但基本上数年难得一遇。
    科大方面和昆植所同属于中科院下属单位,因此徐云想要投递相关结果,只要直接联系对方即可。
    至少从阵势上来说,犯不着这么大张旗鼓的专门跑到院长办公室来通知田志刚。
    看着一脸疑惑的田志刚,徐云不由转过头,与裘生对视一眼。
    随后他从身上取出一份报告,递到田志刚面前:
    “老师,您先看看这个。”
    田志刚没说过,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节丛孢属新种宽度15μ椭圆状”
    报告前面的内容主要是新种的图形数据,看上去就纯粹是一种新型真菌而已。
    不过随着视线的下移。
    他的目光也陡然锐利了起来。
    几分钟后。
    田志刚面色郑重的抬起头,对徐云道:
    “小徐,这份数据准确吗”
    徐云重重一点头,肯定道:
    “准确无误,在来之前我们重新采集了多份唾液样本,做了多组对照实验。”
    “最后发现新种微生物的消杀效果极其惊人且稳定,尤其是在我一个朋友的唾液样本中,效率甚至比其他普通样本更快一些。”
    裘生:
    “”
    田志刚又看了眼报告,沉默片刻,说道:
    “如果新种真的像报告所说的那样,那么它的商业价值将会高到一个很惊人的地步小徐,你有什么想法吗”
    徐云拿起茶杯润了润嗓子,又指了指裘生:
    “我和老裘在来的路上简单讨论过几句,最后讨论出了一个方向。”
    田志刚正了正身子,来了兴趣:
    “哦哪个方向漱口水还是喷剂”
    “不是,是牙膏。”
    “牙膏”
    田志刚闻言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类似溶菌酶牙膏的产品”
    徐云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和溶菌酶牙膏有些类似,不过目前还只是一个想法,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才行。”
    牙膏。
    这便是徐云和裘生讨论出来的一个产品雏形。
    生物牙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不过目前这个领域发展的不算快速。
    截止到2022年,市面上最常见的只有一种生物牙膏:
    植物溶菌酶牙膏。
    植物溶菌酶可以水解细菌细胞壁,溶解多种口腔细菌,目前市场上的植物溶菌酶主要提取自无花果。
    不过与上头所说的漱口水一样。
    溶菌酶牙膏虽然在实验室中消杀效果很不错,但实践环节持续的时间同样有限。
    硬要说的话,只能说比酵素牙膏那种智商税好一点,但同样对不起它的价格。
    因此可以这样说。
    在牙膏领域中,目前还没有一款真正有效的生物牙膏。
    这是一片巨大而空白的市场。
    同时比起之前的呲虫林,生物牙膏在制备环节的壁垒只有一个:
    灭活。
    所谓灭活,指的是一种通过特殊的灭活技术,保留有益菌原有结构及特性,但不再具备生长繁殖能力的有益菌。
    比如大家所喝的所有益生菌酸奶中,运用的都是灭活菌技术。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市场上有一支可以用三个月的牙膏,在清洁口腔的同时还是能在口腔植入有益菌群,这种有益菌群不但会消杀各种致病菌,还会分解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产生无卡路里的代谢产物,
    而且这种代谢产物的味道还特别好闻,大家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是要薄荷味的、柠檬味的等等
    如此一来,这种产品的前景用三个字足以形容:
    还有谁
    当然了。
    这只是一个前景方面的构想。
    想要将新种制作成成品,除了成品制备环节的壁垒外,技术上的难点同样很多:
    比如像之前提到过的单位密度。
    不说青霉素那样一剂百万吧,至少也得有50万单位才行。
    同时还有如何保证菌群的时效性,同样也是个需要花心思研究的课题:
    你让有口气的人一天刷两次牙肯定没问题,三次的话勉勉强强也能坚持。文網
    但如果要刷五六次、七八次甚至更多
    那这种牙膏也就失去实际价值了。
    想到这里。
    田志刚不由看向徐云,问道:
    “说吧,小徐,要院里或者学院怎么配合你”
    徐云放在桌下的手掌微微一握,不过表面上还是很平静:
    “首先就是样本的采集,我们发现这种微生物在接触到在365n的波长时会激发绿色荧光,所以希望能对校内的地下管道进行全方位的菌种收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口气克星与穿越千年的羁绊...吧?(6.6K)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