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三章 两家华夏企业的合作!(6.4K)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 两家华夏企业的合作!(6.4K)第(1/2)页
“汉华集团,林振华”
    听到田良伟口中的这个名字。
    徐云顿时微微一愣。
    虽然他两世都算是科研圈人,但上辈子的工作单位毕竟是在成飞,一个与工业圈往来繁多的地方。
    因此多多少少也都对工业圈内的一些人或事有所耳闻。
    那位林振华曾经是个军人,入伍期间和一位老教授学了不少工业知识,79年前后退伍返乡。
    林振华回到老家后,接替父母的职位,进入了汉华机械厂工作。
    从一個搬运工开始做起,最后硬生生的将这个快要倒闭的厂子给带成了一个巨无霸集团。
    后来还有一个名叫齐橙的作家还给他写了本书,叫做工业霸主。1
    据说和异世界征服手册一样好看。2
    不过上辈子由于各种原因。
    徐云一直到穿越之前,都没能和林振华见过面。2
    他对于这位华夏工业的先行者抱有敬意的同时,自然也带着一丝好奇。
    不过眼前的重点并不是林振华这个人,因此他便暂时将心中的念头搁置一旁。
    只见他组织了一番语言,对田良伟问道:
    “老师,话说回来,汉华集团怎么会突然突破sharpess不对称环氧化这道坎的”
    “我看看啊”
    田良伟扶了扶眼镜,对着相关信息详情仔细看了一会儿,方才解释道:
    “哦,我明白了,汉华集团原先有个提高水溶性环氧醇产率的项目,涉及到了杂氮钛三环化合物,金额接近三个亿。”
    “因此在林厂长的授意下,研发部便对sharpess不对称环氧化这项技术进行了工业容器方面的扩展。”
    “在技术突破后,林厂长便将这个技术提交到了科技部,录入进了档案。”
    “当然了,他的原意倒不是准备申请专利,而是打算做个技术备份,以后国内哪家企业需要直接提出申请就行了。”
    “机械部那边的系统和燧人是同步的,因此一来二去,相关报告也就显示在了燧人网站上。”
    “只能说咱们的运气不错,上次我还没见着这项技术来着”
    说着说着。
    田良伟又看了眼屏幕,嘀咕道:
    “这项成果11月21号提交,27号过审的,咋又是21号?”1
    看着有些讶异的田良伟,徐云也伸过头看了眼屏幕,问道:
    “老师,这个时间有什么特殊的吗”
    “特殊倒算不上”
    田良伟缓缓摇了摇头,指着屏幕随意说道:
    “不过挺有意思的是,11月也就是上个月20号前后,咱们国内有不少项目都取得了成果。”
    “这些项目有大有小,比如南开那边的一个β氨基酸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还有农科院那边的一项小麦新型o突变体研究。”
    “哦对了,老赵的Λ超子也是那时候首破的。”
    “这种成果扎堆的情况还是有些少见的,就像是大家约好了一起公布一样,你说奇怪不”
    徐云闻言,顿时一愣。
    实话实说。
    就田良伟本人而言,他的这番话多半只是充作一个新奇事件的分享,并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意思。1
    毕竟科研这种事情本就存在很多偶然性,历史上扎堆出现科研成果的节点也不是没有过。
    比如2016年6月。
    在这个月内,我国便出现过科研成果大幅度井喷的先例。
    当时第一个公开的,是华夏首次完成全固态太赫兹成像雷达系统样机研制的消息。
    接着第二天早上。
    中科院召开发布会,宣布绘制出了世界首个人类全脑连接图谱。
    三小时过后。
    科技部宣布咱们制造出了世界首例真实稳定可逆单分子电子开关。
    又过了两天。
    交大入场,宣布贾金峰教授带队捕捉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一个物理界猜测了80年的微粒。
    次日中午。
    科大也来凑了热闹。
    科大宣布成功研制了硅基导模量子集成光学芯片,并且最终被自然杂志收录其中。
    以上这些成果前后公开的时间不超过四天,那时候的阵势比这会儿热闹多了。
    至于历史上的井喷数量就更多了,第五次索尔维会议的照片足以说明一切。1
    因此田良伟说归说,心理上还是只将它看做偶然的。
    但徐云却不一样。
    听到田良伟这番话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一个词:
    国运。
    国运,这玩意儿是当初北宋副本的奖励之一,序列是第四个光球。
    同时它也是除了神秘公式之外,徐云唯一没有搞懂的一个奖励。
    但另一方面。
    从字面意义上来判断。
    这个词似乎隐约和运势有关,看上去像是某个buff类的增益,也是游戏里常见的一类属性。
    只是先前没有任何证据或者说实例佐证,徐云便也一直无法确定自己的猜测是否为真。
    不过如今看来
    那个所谓的国运奖励,似乎确实是某种增益
    同时如果对象真的是国这个量级的话,想必对象绝不仅限于前端研究,有些普通人也会因此受益吧
    若真是如此。
    那自己这波可就赚大了啊
    试问谁不愿意见到自己的祖国日益强盛呢
    不过另一方面。
    从目前收集到的情况来看。
    所谓的国运奖励珍贵必然是珍贵的,但那个1带来的增幅估摸着也相对有限。
    不出意外的话。
    它的实际效果,应该是让某些临门一脚的事情顺利成功,但不会凭空爆发出某些成果。
    就像春风拂面。
    当微风吹过,重量很轻的树枝可能会微微起伏,顺着方向轻轻飘动。
    但对象若是耳根,那么效果就全然为0了。1
    因此想要让它成为一个真正能改变国体走向的一国之运,光这一个1显然是不太够的。1
    也许78还差不多。
    如今它的象征意义可能要更大一点,也就是好归好,但起不到质变。
    因此很快。
    徐云便深吸一口气,将思绪拉回了现实,将注意力放到了汉华集团上:
    “老师,咱们有办法联系上汉华集团吗”
    “你等等。”
    田良伟在抽屉里翻找了几下,没多久便找到了几张明信片。
    接着他将明信片打开,拿在手里晃了晃,说道:
    “早些年在评选国家劳模的时候,我曾经和林厂长有过一面之交,这些年也经常互寄明信片和一些小礼物。”
    “这样吧,我打个电话问问他,看看咱们有没有机会能合作一回。”
    “不瞒你说,虽然林厂长如今已经快70了,但一提起和外企干仗,他分分钟能给你打两套军体拳来呢”
    随后田良伟让徐云和顾群青先坐下,拨通了一个私人电话。
    片刻过后。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电话对头传了过来:
    “喂,老田”
    “嗯,是我,老林,你这会儿在干啥呢”
    “没干啥,今天厂子里没啥要紧事,跑出来钓了半天鱼,刚要回家。”2
    “钓鱼啊这倒是个挺休闲的活儿,唔,怎么感觉你那儿有些吵”
    “我在菜市场买鱼额,买烧鱼的调料呢,老田我跟伱说,今天我钓了一头三斤多的诶诶诶别抢啊,那条草鱼我先看上的”9
    田良伟:
    “”
    一分多钟后。
    电话对头嘈杂的背景声才为之一静,只听对方说道:
    “咳咳刚才出了点小意外,话说老田,最近都还好吧”
    田良伟轻轻瞥了眼徐云,刻意说道:
    “实话实说,不太好。”
    听闻此言,电话对头的声音顿时拔高了几分:
    “怎么,家里出啥事了”
    “不是家里,是其他方面。”
    田良伟叹了口气,将华盾生科遭遇的困境给林振华描述了一遍: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设备被禁运,产量没法提升,局面一下就僵住了。”
    “刚好我在燧人上头看到了你们公司提交的那份技术备案,就想着问问能不能试着生产出一套环化构化的设备”
    “淦踏娘的小鬼子”1
    听完田良伟介绍的前因后果,林振华忍不住蹦出了一句脏话:
    “td都多少年了,这些鬼子还是阴魂不散呐。”
    林振华早些年做的就是设备出口,因此没少和小八嘎们打交道。
    正因如此。
    他也见识过不少霓虹人的手段。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低价出售设备,高价提供后续配件,价格甚至溢价数十倍。
    比如当年林振华还是个技术人员的时候,江南省第二化肥厂便曾经进口过一套大化肥设备,其中有两台21万的大卡冰机。
    结


第二百零三章 两家华夏企业的合作!(6.4K)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