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二章 归类世界线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归类世界线第(1/2)页
实话实说。
    在穿越到50这个副本、并且接到了光环任务后。
    徐云最感兴趣的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自然就是小麦的成长。
    毕竟这位可是物理史上稳居第三的大佬,仅次于爱因斯坦和小牛。
    同时与1665副本中的小牛、以及1100副本中的老苏不一样。
    如今的这个副本并非是短暂的新手任务,小麦也与步入人生终末的老苏不同,完全是一张纯洁的白纸。
    在这种情况下。
    有徐云这么個后世来的挂壁帮助,小麦能被调教咳咳,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最最最保守的说。
    当初他被英国皇家学会假传法拉第口述、从而浪费的那两年时间,今后至少可以省下来吧
    更别提徐云能做的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儿,对小麦的帮助显然不会仅限于此。
    这种见证大佬成长的期待,感实在是令人兴奋了。
    至于徐云感兴趣的第二件事嘛
    自然就是这个时间线变动后的副本,科学水平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了。
    这也是他今后能开展行动必须要了解的知识。
    电灯、硝酸甘油出现的时间都提前了二十多年,那么其他东西呢
    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些提前诞生的“大家伙”
    正是抱着这股念头,徐云才会在今天喊上小麦,前来图书馆寻找真相。
    图书馆二层的光线要比一层灰暗几分,加之这年头的电灯还没有后世的那般明亮,所以二层座位的布局与许多传统图书馆的小班台也截然不同。
    它的座位统一是靠在窗边的长桌,有些类似后世酒吧的高脚桌凳,利用率高但舒适度可能差点儿。
    徐云随意选了一处光线还算明亮的位置,左右张望了几下。
    也不知是不是还没开学的缘故。
    这面占据了图书馆二层四分之一的区域,除了徐云之外竟然只有一个人而已。
    那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穿着淡紫色的衬衫,看不清具体的容貌,但一颗光溜溜的脑门儿却极为显眼。
    难怪徐云感觉这一带光线要亮一些呢。
    此人的身边正堆着一大摞书,埋着头,正全神贯注的做着笔记。
    从年龄上看,这应该是某位备课的教授或者助教吧。
    徐云也没太过在意,收回视线,拉开一把椅子坐了上去,开始看起了自己原定的这本书。
    很早以前提及过。
    后世的小牛除了一些信件之外并没有留下自传,对他生平最权威评述的作品是由詹姆斯格雷克所写的牛顿传,售价大概50多块钱。
    不过这个副本却不一样。
    小牛在这个副本中留下了一篇自传,名叫我的一生。
    虽然内容只有五六万字,但却对现实时间线中许多后人无法知晓的细节进行了叙述。
    受此影响。
    副本中也出现了许多比较权威、内容更为符合史实的小牛传记。
    比较有名的有走进牛顿科学界征服手册他改变了欧洲等等
    徐云所选的这本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虽然在名气上小了一点儿。
    但作者却是很有名的威廉罗恩哈密顿,也就是发明了四元数的那位大佬。
    到了2022年,哈密顿量还是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同时与其他的人物传记不同。
    这本书是以宏观视角切入,视线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小牛身上。
    而是以小牛的履历和贡献为引,跨越接近两百年进行了一个总述。
    这对于目前的徐云来说,确实是一本最合适的参考书籍。
    随后徐云正襟危坐,翻开了书册扉页。
    片刻之后。
    一道前言映入眼帘:
    如果投降的意志是一个国家,那么它一定叫做高卢,如果神明的投影是一个人类,那么他一定叫艾萨克牛顿
    “1617世纪,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在欧洲兴起。它是文艺复兴的产物。”
    “大批阿拉伯文的古希腊和罗马文献的翻译,激起了人文主义,激起了人类去探讨现实世界和自然界的热情。”
    “而我们所在的星球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则无疑是探讨的一块重要领域”
    哈密顿的切入点很好,在这这本书的开头,先介绍了17世纪之前的自然科学发展概述。
    重点在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开普勒三定律方面多花了一些笔墨。
    这也是后世许多近代物理学史书籍的标准开头。
    为了方便后期比较,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近代物理学史的脉络嗯,放心,这次是人话。
    首先。
    近代物理学史主要分成两个区间:
    1620世纪,以及2021世纪。
    这两个区间的界定方式只有一个标准:
    95年x射线的发现。
    其中20世纪物理学两大基石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前者则是经典物理体系。
    我们的重点在1620世纪,也就是经典物理体系。
    经典物理体系用个不太严谨但很简单的分法,同样可以归结为两类:
    牛顿力学体系,以及分析力学。
    后者则可以分成光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等。
    嗯,就这么简单,再深入就是具体科学家的个体成就和贡献了,比如欧拉、库伦、法拉第这些。
    随后徐云继续看了下去。
    “1666年4月,艾萨克牛顿推导出韩立展开三阶式,初次巩固了自有流数术模型,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成功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同年六月,艾萨克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
    “1667年7月,黑死病疫情消失,伦敦恢复正常,艾萨克牛顿返回剑桥大学。”
    “两年后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在同年的皇家学会会议上公开了弹性力研究成果,单方面吊打了罗伯特胡克”
    “1673年,艾萨克牛顿发布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与莉莎艾斯库成婚”
    看到这里。
    徐云顿时表情瞳孔一缩。
    时间线的变动出现了
    小牛和莉莎艾斯库成婚的事情之前他曾经听小麦简单说过,二者没有遗留子嗣,所以这倒尚且还算可以接受。
    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布,就令人有些意外了。
    在本土历史线中。
    早期的小牛一直都是个穷逼,所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要在7年的时候,才会在迷弟哈雷的投喂下正式发表。
    而按照当初的副本推演。
    随着徐云的出现,小牛靠着番茄酱赚了不少钱,保守都是身价九位数十位数的级别。
    钱包一鼓,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便被提前至1679便发行了。
    可在如今的时间线里,这部著作的发布时间又提前了一大截
    小牛那封信的开头一行便是肥鱼先生,如今自你不告而别已过去了整整五年,同时徐云在副本中又停留到了1666年初。
    所以小牛写信的时间不是1671年就是1672年。
    换而言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应该就是最早一个受小牛影响而提前诞生的理论合集。
    接着徐云调整了一番呼吸,继续看了下去。
    “年,艾萨克牛顿将光的


第二百四十二章 归类世界线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