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九章 砸场子的来了(6.4K)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砸场子的来了(6.4K)第(1/2)页
阶梯教室里。
    看着礼台上有些畏畏缩缩的田浩所。
    徐云心中史无前例的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实话实说。
    田浩所这个名字其实没什么大问题。
    顶多就是比较容易被看成田所浩,从而再补上个二字,变成某個24岁的恶臭研究生罢了。
    徐云上辈子写小说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种下意识的误解是非常非常常见的事儿。
    毕竟快餐文学没必要、同时也没那资格要求读者去将每个字都细细品尝。
    但有的读者大爷偶尔会在误解的基础上再次脑补,从而在情绪激动下,发出一些对作者不太友好的评论,这就有些无语了。
    如果徐云写的是恶意整活、或者脱离大众价值观的情节,那么他被喷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花钱看毒点,换谁都不乐意呀。
    但徐云明明没做错事,读者大爷情绪激动的根由是自己没看清楚,这就很令人委屈了tt
    实际上呢。
    当时徐云安排的那个角色是个老书友提出的要求,追了徐云两本书快三百万字了。
    结果就因为名字相近而被喷,太惨了
    话题再回归原处。
    田浩所这个名字没有问题,那么令徐云惊讶的原因自然就只剩下了一个:
    他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众所周知。
    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符合留学生定义的人是郑玛诺,广东香山县人,1633年出生。
    郑玛诺出生时,葡萄牙人已进入妈港80年,妈港已从小渔村变成了化交流的著名港口。
    郑玛诺生活的年代,正好赶上第一次西学东渐的大变革。
    后来他在陆神父的安排下,进入澳门教会学校学习。
    由于成绩优异,深受西教士赏识,由此被接引到欧洲,进入了罗马公学学习。
    不过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郑马诺在罗马公学其实并没有取得学士学位。
    他在大二那年就转入教会攻读起了神学,最后的身份也是神父而非留学生。
    因此在后世。
    被公认为华夏第一位留学生的人并非郑马诺,而是容闳。
    容闳是年广东香山县生人,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取得学士学位的留学生:
    他在道光二十七年也就是1月初前往美国留学。
    54年顺利毕业。
    赫赫有名的西学东渐记,便是出自容闳的手笔。
    后来容闳还负责起了清代留美幼童的相关事宜,从1日开始,接纳了120位清朝派出的留美幼童。
    在这120人中。
    最终有1人考入哈佛,22人考入耶鲁大学,0人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其余不少也考入康奈尔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华夏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水木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鲁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以及复旦大学创办人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
    顺便说个很有意思的事儿。
    欧亨利大家都知道或者听过这么个人吧
    就是那位经常可以在评论区看到经典欧亨利式结尾的欧亨利,他曾经就被这些学霸破防过:
    他在77年从姑姑的私立学校毕业后进入高中,正好遇到了第一批留美幼童考上了高中,结果就在学习上遭遇了无情的吊打。
    他在与阿索尔埃斯蒂斯写信的时候曾经破口大骂:
    “那些华夏人太xx会读书了,读读读,读个xxxx”
    而除了容闳外,华夏近代第一位赴欧洲留学的则是黄宽。
    他先是和容闳一起远涉重洋,考到了海对面马萨诸塞州的孟松中学。
    接着在49年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并且顺利取得了医学学位。
    所以近代华夏留学生出现的时间还是很早的。
    但如果将范围缩小到欧洲顶级大学,那么相关时间线就要大幅度推后了。
    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剑桥大学的华夏人叫做苏本铫,他在92年就进入了剑桥大学圣约翰书院研读英文,但1907年才顺利取得学位证书毕业。
    因此在历史上。
    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毕业证书的华夏人是伍连德,1900年获得了学位。
    可眼下不过1鸦也还没有爆发。
    为什么在剑桥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会突然出现了一个华夏留学生
    这可比原先的历史轨迹提前了四十多年
    要知道。
    促使本土大量派出留学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一鸦爆发,国门被叩开的缘故呢。
    并且看他身后的长辫以及有些蹩脚的英文,显然不太可能是早先华夏移民的后代。
    不过很快。
    徐云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那是在几天前的图书馆里,当时他在确定了眼下欧洲生产力水平大约接近1900年的时候,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在这种生产力水平下,本土反而能苟到现在不被侵略呢
    如今想来
    这个疑问与田浩所能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彼此之间会不会存在着某些关联
    隐约间。
    这种将破未破的感觉,让徐云想到了自己上辈子从知名断章达人裴屠狗那儿学到的断章术。
    当时看到自己断章的那些读者,多半也是像自己现在这样心中刺挠个不停吧
    随后田浩所又简单的提及了自己是商人的后代,便匆匆回到了座位上。
    或许是这年头一鸦还没爆发的原因。
    田浩所这种长袍长辫的装扮虽然怪异,但其他学生的脸上并没有太过浮现出东亚病夫之类的鄙视感。
    主要还是以好奇和探究为主,算不上友善,但也没有明显的讥讽。
    接着威廉惠威尔又先后点了几位学生的名字。
    十分钟后。
    他例行一扫名单,动作明显的一顿。
    只见他沉默片刻,忽然说道:
    “各位同学,想必在报到的这几天,大家都已经听说了一件事。”
    “那就是有人将牛顿爵士当初寄给肥鱼先生的那封信,完整的赠予了剑桥大学”文網
    “年后,改变了人类历史走向的两封信,终于再次组合为了一体。”
    “而我们下一位要欢迎的国际留学生,就是那位慷慨的赠与人、同时也是肥鱼先生的后代”
    “来自华夏的”
    “罗峰”
    嗡
    随着罗峰二字的公布,现场的议论声顿时达到了典礼以来的最高潮。
    甚至连坐在第一排的阿尔伯特亲王、法拉第等人都扭过头,好奇的往后张望了几眼。
    毕竟徐云实在是太太太特殊了。
    一方面。
    他是一个走后门进来的水货,连中等甚至初等教育的结业证明都无法提供。
    在很多人的嘴里,徐云已经是“不要脸”这三个字的代名词了。
    但另一方面。
    他的祖先却又是神秘无比的肥鱼。
    熟读水浒传的同学应该都听说过一个人物:
    王进。
    他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超,官位比林冲还要高上一级,是个都教头。
    后来被高俅陷害,流亡途中花了半年教导出史进这个水准线之上的天罡星,便在正传。
    因此后世的水浒圈中对于此人的议论颇多,能力的上限也在白胜和灭霸之间浮动。
    某种程度上来讲。
    一直被小牛误读成肥鱼的厉飞羽,便是一位知名度放大了百倍的王进。
    他先后两次对小牛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再难的问题在他手中都能被轻松解决。
    知名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曾经这样评价过肥鱼:
    “肥鱼如同一位能够穿梭时空的幽灵,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从天而降,为人类推开一扇门后便消失不见,只留下了一双鞋子,作为与牛顿爵士深厚友情的见证。”
    因此徐云这样一位肥鱼的水货后代,怎么不会引人关注呢
    在各式各样目光的注视下。
    徐云缓缓从作为上站起身,表情平静。
    开玩笑。
    上辈子他曾经被上万的读者日夜催更,其中不乏打赏了盟主的金主爸爸,他还不是一路爆更证明了自己,最后还得到了一个日更三万的美名
    区区数百人,不足道也。
    随后他来到礼台前,与威廉惠威尔握了个手。
    又对台下的法拉第等人点头致意。
    接着轻咳一声,开口道:
    “各位先生、女士、秀吉,你们好。”
    “我是来自华夏本土的罗峰,今年24岁,如今就读于三一学院数学系,很荣幸能与大家在剑桥大学这所知识的殿堂中一同学习。”
    “我虽然是肥鱼先生的后代,但上上下下平平无奇,没什么本事当然了,烹饪技术除外。”
    “如果大家想品尝华夏美


第二百四十九章 砸场子的来了(6.4K)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