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遇事不决.......(7.4K)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 遇事不决.......(7.4K)第(2/2)页
这样形成闭环,就可以把信号存储在水银管中了。
    在原本历史中。
    人类第一台通用自动计算机univac1使用的便是这个技术,时间差大约是960s左右。
    这个思路无疑要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不过要比徐云想想的极端情况还是要好一些的小麦毕竟只是个挂壁,还没拿到g的版本开发权。
    至于水银延迟存储技术再往后嘛
    便是威廉管、磁芯以及如今的磁盘了。
    至于再未来的趋势,则是徐云此前得到过的dna存储技术。
    视线再回归现实。
    小麦的这个想法很快引起了众人注意,包括阿达和黎曼在内,诸多大老们再次聚集到了桌边。
    巴贝奇是现场手工能力最强的一人,因此在激动的同时,也很快想到了实操环节的问题:
    “麦克斯韦同学,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不过我们要如何保证时间差尽可能延长呢”
    “如果只是一根几厘米十几厘米的试管,那么声波和电信号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时间差至少不存在足够存储数据的时间差。”
    阿达亦是点了点头。
    十几厘米的试管,声波基本上嗖一下的就会秒到,固然和电信号之间依旧存在时间差,但显然无法被利用。
    不过小麦显然对此早有腹稿,只见他很是自信的朝巴贝奇一笑:
    “巴贝奇先生,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曾经想过。”
    “首先呢,我们可以扩大萧炎管的长度,它的材质只是透明玻璃,大量生产的情况下,十厘米和一米的成本差别其实不算很大。”
    “另外便是,我们可以加上一些其他的小设备,比如”
    “罗峰先生在检验电磁波时,发明的那个检波器。”
    巴贝奇眨了眨眼,不明所以的问道:
    “检波器”
    小麦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小东西此物赫然便是徐云此前发明的铁屑检波器。
    聪明的同学应该都记得。
    当初在验证光电效应的时候,徐云曾经用上了两个关键的检测手段:
    他先是用驻波法在屋内形成了驻波,接着用制作好的铁屑检波器检验波峰波谷,最终计算出了电磁波的波长。
    检波器的原理很简单:
    在光电效应没有发生的时候,铁屑是松散分布的。
    整个检波器就相当于断路,电表就不会显示电流。
    而一旦检测到电磁波。
    铁屑就会活动起来,聚集成一团,起到导体的作用,激活电压表。
    越靠近波峰或者波谷,铁屑凝聚的就越多,电表上的数值也会越大。
    其他位置的铁屑凝聚的少,电表示数就会越低甚至为0。
    在给巴贝奇介绍完徐云设计的检波器原理后,小麦又说道:
    “巴贝奇先生,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在信号的接入口位置,加装一个或者数个以检波器为原理制成的小元件。”
    “接着控制信号强弱,周期性的限制外部导线中的电信号传输,有些类似波浪。”
    “如此一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时间差,甚至对后续的计算也有帮助。”
    巴贝奇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小麦所说的原理有些类似后世的脉冲电流,不过脉冲这个概念要在1936年才会正式出现就像威廉惠威尔提出了科学家这个称谓一样,许多现代看起来稀疏平常的词或者字,实际上并不是先天便存在的。
    因此如今的小麦没法直接用脉冲概念来向巴贝奇解释,顺利的协助某个作家水了几个字。
    “波浪吗”
    巴贝奇认真考虑了一会儿,摸着下巴说道:
    “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既然如此,麦克斯韦同学,我们现在可以试试吗”
    小麦抬头看了眼法拉第,法拉第爽利的一点头:
    “设备实验室里都有,当然可以。”
    早先提及过。
    法拉第交由剑桥设计的真空管是可以从中拆分接续的,为的就是增加观测效果。
    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无限人体蜈蚣。
    所以小麦所说的超长试管,只需要花点时间拼接即可。
    至于检波器嘛
    当初徐云在测量驻波的时候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支,因此数量自然也不会太少。
    十多分钟后。
    一根长度接近两米、内部填充有水银、外部则由金属屑和导线组成的简易真空管便组合完毕了。
    随后小麦在其中加入了一组偏振片,真空管末端又连上了一个通电的计时表。
    没错。
    计时表。
    众所周知。
    空间与时间,构成了我们的世界。
    自人类诞生之始,人类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探索便从未停止。
    后世哪怕是小学生都知道。
    50年的人类已经完成了绕地航行,并且发现了已知的所有陆地,顶多就是一些小岛尚未纳入版图而已。
    但若是说起时间的精确度,很多人的概念可能就会比较模糊了:
    秒是肯定有的,但再精确呢
    还是12秒
    15秒
    或者110秒
    很遗憾,以上这些都太过保守了。
    “计时”这个概念,实际上在19世纪初便取得了令后世许多人惊讶的发展。
    历史上第一个计时码表出现在15年,发明者是路易莫华奈没错,就是后世那个ouis
    oet的创始人。
    他发明的那块计时码表每小时可以振频216000次,精准度达到了160秒。
    原本历史尚且如此,就更别说时间线变动的50年了。
    如今的计时器可以精确到1140秒,也就是厘秒的级别,不过据毫秒还有不少差距。
    小麦在这个精度的基础上加上了一根摆轮游丝,可以保证计时器一接收到电信号,就瞬间跳闸断电。
    一切准备就绪后。
    小麦来到桌前,按下了电源开关。
    随着开关的按下。
    鲁姆科夫线圈内部很快产生了电动势。
    看不见的电信号随着电场瞬间跨越到了线圈另一端,接着进入真空管内部。
    哒
    眨眼不到的功夫。
    摆轮游丝所连接的电路便出现了跳闸,计时器上清晰的显示了一个数字:
    009秒。
    这个数字代表着电信号在水银内部穿越的时间,至于能否传输信息则另当别论。
    而按照小麦和巴贝奇的设想。
    这个时间差最少最少,都要在05秒以上。
    也就是说
    单靠一个脉冲电压,完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失败了呀”
    想到这里。
    小麦不由挠了挠头发,然后
    看向了徐云:
    “罗峰同学”
    遇事不决,罗峰同学。
    注:
    今天回来了,调一下生物钟,大概这两天更新都会凌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走进不科学更新,第三百零二章 遇事不决74k免费阅读。: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