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 再见了,1850!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章 再见了,1850!第(1/2)页
作为一名后世来的资深苟比。
    徐云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无疑要远高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人。
    毕竟
    光环从未提示过他如果在副本中身亡,现实的自己会不会也丢掉小命。
    当然了。
    从光环整出来的那么多活来看
    这个抹杀性质的惩罚机制概率并不大。
    不过即便副本中死亡不会影响到现实的躯体,但任务的完成度却必然会受到影响。
    徐云可不愿见到自己花费了大量心力,浪费了漫长的时间,在最后关头却因为不够苟而被人噶了脖子,无奈得到一個低分甚至保底的评价结果。
    因此在进入副本之前,他便做好了许多准备比如说藏在袖口的石灰。
    这种警惕心理在苏格兰营地夜袭后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因此
    早在很久之前,徐云便布置下了一些后手。
    比如
    这件防弹衣。
    没错。
    很久以前。
    这件防弹衣其实并不是他嘱托艾维琳打造的两件物品之一,而是更早之前他和李斯特达成的协议产物。
    也就是当初徐云在伦敦城拜访过卡尔先生一家后、特意去伦敦大学学院找到的那位年轻人。嘿嘿,没想到吧
    在如今的1年,欧洲大陆上存在着两个后世知名的李斯特。
    其中一个叫做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人。
    他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后世人称钢琴之王。
    而另一位李斯特呢。
    则是约瑟夫李斯特。
    这位是外科消毒法的创始人及推广者,人称外科之父。
    他提出了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开创了一系列手术规范。
    不到10年时间,就使手术后死亡率从45降到了15。
    就连后世的许多人也因他受益,堪称是功德无量。
    在19700名人排行榜中,李斯特位列第60位。
    后世令无数医学汪抓狂的李斯特菌,便是由李斯特命名的。
    所以当初在得知徐云拜访的是李斯特后,有些同学就以为徐云要搞抗生素了。
    但他们却忽略了两个问题:
    第一。
    徐云当时并没有需要抗生素救治的对象,况且如果要救人,他大可以复刻北宋副本的大蒜素。
    第二。
    抗生素可不同于光电效应或者阴极射线。
    这玩意儿若是被提前发明出来,西方将会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受益者,而东方却很难吃到这部分红利。
    因此呢。
    徐云此前拜访李斯特的目的并不是涉及医药领域,而是为了
    与李斯特家族合作,生产防弹衣。
    世人皆知李斯特是外科之父,后来还因此封了男爵。
    但鲜少有人知晓,李斯特的父亲约翰杰克森李斯特是个搞消色差透镜的商人。
    他的舅舅是搞蚕丝生产的富商,叔叔则在法国生产售卖瓷器,属于一个标准的商业家族。
    若非如此。
    李斯特也不会有精力去做外科研究了:
    这年头但凡涉及到研究二字的项目,几乎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
    比如高斯有费迪南大公支持,老爱一生贵人无数,卡文迪许干脆自己就是个土豪。
    而阿贝尔、巴贝奇这些没有金主爸爸的倒霉蛋,甚至连温饱都是个问题
    因此当时见面后。
    徐云直接提供了一份合作方案,其中记录了一部分原始版防弹衣的制作工艺,并且最终和李斯特达成了合作意向。
    合同约定。
    徐云提供相关生产技术,李斯特家族负责生产。
    徐云拥有40的分成权,同时还享有成品的试用权。
    其中徐云真正在意的是后者,毕竟这可是他在副本最大的生命保障。
    可惜徐云当时和艾维琳还不太熟,否则这件事也可以拜托给那个at姬去做。
    如今整整一年过去。
    李斯特家族总算幸不辱命,搞出了这件成品防弹衣。
    当然了。
    依旧是括弧,青春版。
    众所周知。
    在人类漫长的武器发展史中,寻找“最强贴身盾牌”的脚步从未停歇。
    有句话说得好:
    “每件装备都有它的宿敌。”
    对子弹来说,防弹衣就是“宿敌”之一。
    较早的防弹衣是“以钢为甲”,通过坚硬的钢板抵御子弹射击。
    这种钢甲出现的时间很早,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普通的盔甲没啥区别。
    它在16世纪末曾经风靡过一次,普及到了整个欧洲。
    尽管它能起到防弹作用,但质地太硬、重量过大、穿戴不便。
    于是,世界各国渐渐踏上找寻“轻质软甲”之路。
    首先进入人类视野的是棉花纤维。
    在1年。
    高卢曾用10层以上的棉纤维制作出“棉质背甲”,具有一定防弹能力。
    接下来便是近代三剑客:
    19世纪末的丝绸。
    20世纪初的锰钢。
    以及真正现代的防弹材料凯夫拉、特沃纶、斯派克特纤维等等。
    此次徐云设计的防弹衣的技术思路并不复杂,说白了就一个极其简单但又不简单的公式:
    丝陶瓷。
    其中简单的部分在于丝。
    它没啥技术含量,运用的就是蚕丝甲的原理。
    这玩意儿东方自古存在已久,只是后世蚕丝甲的顾客大多数时候只有两个群体:
    一是甲胄收藏者。
    二是情趣内衣爱好者和只因。
    至于不简单的部分嘛
    自然是陶瓷了。
    众所周知。
    陶瓷片本身是做不了防弹衣的。
    因为那么一大片陶瓷太重了,而且都是硬的不方便活动。
    穿了这么一身,基本上很难做完整的动作。
    不过呢。
    陶瓷却可以作为防弹插板的材料,并且主要针对的就是步枪弹。
    对应的是海对面nij标准的nijiii级和以上的nijiv级。
    它是由陶瓷防弹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效果即便在后世也相对不错。
    因为陶瓷的硬度高,而且比重比防弹钢低很多。
    在面对射击的时。
    陶瓷会靠着硬度将弹丸击碎,变成数个质量更小的弹丸,接着利用陶瓷的碎裂进一步减小其动能。
    然后再由陶瓷后面的防弹纤维板承接住这些威胁更小的碎片,从而实现防御效果。
    这个防弹纤维便是前面提到的蚕丝。
    当然了。
    后世的这类陶瓷并不是普通的陶瓷,而是表面喷聚脲涂层的多曲面金属陶瓷。
    这玩意儿在50年咋搞呢
    看到这里,聪明的众所周同学想必应该记起来了。
    没错
    当初徐云在阴极射线实验中,曾经给出过一个能够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道具
    压电陶瓷。303章
    压电陶瓷在经过极化后,电畴会沿电场方向定向排列。
    此时只要加入一些金属,就能达到乞丐版防弹陶瓷的特性。
    草蛇灰线,伏笔千里jpg。
    有了压电陶瓷和蚕丝,一件简易版的防弹衣便诞生了。
    这种diy版本的压电陶瓷防弹衣在后世能稳稳防下762的半威力步枪弹,连肋骨都不会伤,不过全威力弹就防止不下了。油管有视频
    不过762弹虽然在后世属于标配,可在1年嘛
    米涅步枪用的子弹叫做米涅弹,有的时候因为音译问题还叫米尼弹,是一种裸铅弹。
    这种子弹的装药量很小,杀伤力在于初始动能,所以威力存在三种区间:
    一种是10米内,米涅弹的威力可以和762的全威力步枪弹比肩。
    第二种是1025米,相当于半威力弹。
    但超过25米,它的威力便会呈现区间下降因为这年头弹道学实在是太原始了。
    在远距离的情况下。
    除非是像早先那位肯尼迪一样被爆头或者击中脏器,否则基本上不会立刻毙命。
    当然了。
    等后膛枪技术出现,米涅弹的威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随后徐云又送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了一顶钢盔,五六斤重的样子。
    后世的钢盔性能比较复杂,这玩意儿其实不是为了防御子弹,而是为了避免流弹或者破片。
    不过1前膛枪子弹射速有限,不是正面挨枪倒也勉强能说是个防弹钢盔。
    一件防弹衣,加上这顶钢盔,足够徐云正面对敌了。
    在徐云穿好防弹衣的同时。
    靠在唯一一处没被封闭的正面窗户边的伯恩轻轻抬起头,朝外边看了一眼:
    “注意,敌人距离大门只有十米了”
    说着。
    伯恩高举起了手中的刺刀,做防御状。
    过了几十秒。
    咔咔咔
    军靴的声音逐渐从门外传来。
    从步频的间隔不难判断,对方显然也显得相当谨慎。
    嘭
    嘭
    嘭
    几秒钟后。
    门外突兀的响起了三声枪响。
    大门处很快出现了三个洞口,不过冲入门中的子弹很快便被阻隔物挡住了。
    同时随着三声枪声的响起。
    “呀”
    一位徐云不认识的贵族妇人忽然惊叫一声,应激性的将手中的书册朝还没被重开的小门丢去。
    啪
    书籍砸到了小门之上,传来一声闷响。
    伯恩见状眉头一皱,不满的暼了妇人一眼:
    “蠢货”
    此时明显正处于试探阶段,敌人其实并不清楚礼堂内具体有多少人,实际战力如何。
    此时能多拖一分钟,就多一份胜算。
    眼下那个贵族妇人先丢出了武器,岂不是在告诉对面礼堂之内人心慌乱,如同惊弓之鸟
    果不其然。
    在贵族妇人投掷出书籍后。
    屋外的步频都快了少许,并且毫不掩饰的传来了一些交流声:
    “3дeлhyetв”
    “苏卡不列”
    袭击者没有尝试劝降,开口就是要杀光屋内的人。
    阿尔伯特亲王也没像话本里本刺杀的那些权贵一般,高喊出你们收了多少钱我给你双倍这种话。
    从袭击者一开始的无差别杀伤以及他们的口音就能看出,今晚的这场战斗不存在言语上的妥协,退无可退。
    又过了一会儿。
    砰砰砰
    大门处传来了一阵强力的敲击声。
    毕竟从袭击者的视角来看,此时面前的整扇门都是闭合状态。
    他们并不清楚小门和大门的阻挡物其实是不同的。
    不过很快。
    袭击者们便尝试到了小门的位置上。
    “报告这里,这里的音节有问题防守似乎很薄弱”
    咚咚咚
    门外又传来了一阵敲击声,这是袭击者在确定门后的阻挡物厚度。
    几秒钟后。
    砰
    砰砰
    小门的把手处传来了一阵枪击的声响和震动。
    虽然门锁依旧稳固如初,但周围连接的木块却出现了缝隙。
    踹过柴房门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当一扇木门出现裂口的时候,即便它依旧上着锁,暴力破解起来的难度却已然下降了不知道多少个层级了。
    很快。
    屋外传来了踹门的响动。
    礼堂内的氛围再次紧张了不少。
    不过伯恩等人也没干等着,只见他轻轻移动到小门边,看准缝隙,将刺刀狠狠的朝外捅了出去。
    完事不给对面反应时间,他便飞速将刺刀抽回。
    一同被抽回洒落在地的,还有些许鲜红以及屋外传来的一声惨叫:
    “苏卡不列我的手,我的手臂中刀了”
    虽然不知道伯恩刺伤的是否是对方的持枪手。
    但既然受了伤,对方的作战能力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听着外头破防的怒骂声,伯恩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
    能在这时候给敌人添点堵,至少在心情上能够舒缓一些。
    不过很快。
    他的耳边便出来了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听起来像是
    稻草在燃烧
    “不好”
    作为这个时代最强的单兵之一,伯恩对于这种声音简直熟到了骨子里。
    只见他瞬间脸色一变,一把扑倒身边的下属,同时对阿尔伯特亲王高喊道:
    “该死,他们点燃的是雷汞管殿下,掷弹兵和冷溪卫队都有内”
    轰
    伯恩话没说完。
    屋外便传来了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大门连同墙体都被炸碎了。
    入口处烟尘滚滚,伯恩等人不知死活。
    见此情形。
    阿尔伯特亲王顿时心头一沉。
    他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果然发生了:
    王室师中不但冷溪卫队有奸细,掷弹兵部队同样出了大问题
    而掷弹兵部队有内鬼,便代表着对方很可能拥有
    高爆火药
    火药。
    是华夏历来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
    后世一般认为,华夏最早的火药记载出现于北宋曾公亮编著的武经总要。
    书面记载了三种火药配方,这里摘录一种:
    “蒺藜火球及其火药法火炮火药法:晋州硫磺旋旋和匀,以纸五重裹衣,以麻缚定,更别熔松脂敷之,以炮放。”省略了其他一些东西
    这些火药最后在13世纪被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
    像最早的英国掷弹兵,他们投掷的就是装有火药的陶罐,概念上相当于原始的手榴弹。
    不过说起比火药更高一级的高爆火药,大家脑海中想起的应该都是另一个人名:
    诺贝尔。
    这里先科普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区:
    tnt炸药的发明人并不是诺贝尔,而是威尔伯兰德。
    诺贝尔发明的是胶质达纳炸药,也就是硝酸甘油炸药。
    它的制取方式是咳咳,这个就不能说了。
    同时呢,诺贝尔也发明了雷管注意,是雷管,而伯恩说的是雷汞管。
    雷汞出现的时间要比雷管早很多,早在1位英国牧师福塞斯顺利合成你没看错,是个牧师。
    它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是人类最早用的起爆药,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
    因此在发明初期,它被广泛适用于击发枪。
    比如现场的米涅步枪里便有雷汞。
    不过在年tj佩卢兹率先发现浸泡过硝酸的棉花可以发生爆炸后,英国便生产出了一种特殊的武器:
    雷汞管。
    这是一种很有时代性的


第三百四十章 再见了,1850!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