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六章 “韩立”真身的猜测(第三天爆更,求月票!!!)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六章 “韩立”真身的猜测(第三天爆更,求月票!!!)第(1/2)页
“海棠”
    听到首长口中说出的这个词。
    二机部办公室的刘渤生顿时一愣。
    不过很快。
    这股意外便被另一道更加复杂的感情给取代了,刘渤生莫名的感觉胸口有些发堵:
    “首长,您这是何必呢”
    毕竟在这个时期,谁不知道海棠的意思
    首长说是让刘渤生来挑担子,但实际上却默默将最大的风险背负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如何能不让刘渤生感动
    而电话对面。
    听到刘渤生的这半截话,首长笑着摆了摆手:
    “渤生同志,太客套的话就别说了,你是在为咱们国家做奋斗,国家肯定不能扯你的后腿嘛。”
    “总之这个项目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地方报我的名头就行了。”
    “既然要做那就应当大做特做,不能迟疑。”
    “当然了,保密这块还需要你们多多费心,如果消息提前传出去,那咱们可就白费心思喽。”
    刘渤生闻言深吸一口气,胸中陡然涌起了万丈豪情:
    “首长,您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如果任务成功,我就立马就去221厂把郭友来同志他老师送给他的那把麦克斯韦用过的斧头给啃喽”
    首长:
    “”
    刘渤生的后半句话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
    接着不等首长细思,刘渤生便又说道:
    “对了,首长,您现在方便吗我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想和您汇报一下。”
    刘渤生在“不太好”这三个字上顿了顿,以此让首长有个心理准备。
    首长闻言眉头一掀,飞快的在心中过了遍今天进行并且和刘渤生有关的项目。
    随后若有所思道:
    “渤生同志,是不是504厂那边出问题了”
    “对,而且是大问题。”
    刘渤生暗自赞叹了一番首长的洞察力,接着脸色一沉,将钱皋韵他们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皋韵同志去验收实验失败丙酮溶液数位器出问题”
    首长静静听完刘渤生的解释,食指在放置电话的木桌上笃笃的敲了几下:
    “所以渤生同志,你认为毛熊专家不止在数位器这一台设备上动了手脚”
    “没错。”
    刘渤生绷着脸点了点头,一想到可能出现的情况他便有些头皮发麻:
    “虽然气体交换膜是整个核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与它持平甚至更核心的工业技术也不是没有。”
    “比如说高能炸药爆炸装置、氟油、超细镍丝线材等等等”
    作为核武器研制的主要负责人,刘渤生对于整个核武器研制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壁垒并不算陌生。
    正如他所说。
    虽然铀扩散分离膜是一种非常核心的零部件,但整个核武器研制的步骤实在是太复杂了。
    倘若一一细数起来,有很多模块同样堪称“心脏级”。
    例如刘渤生所说的几种技术。
    高能炸药爆炸装置字如其意,文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它涉及的是原子弹的起爆环节。
    它要求把快速燃烧和慢速燃烧的两种常规炸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起爆时在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同时引爆所有炸药,才能实现真正的核爆炸。
    如果定时误差超过上述要求,或者两种炸药配比不对。
    就会大幅度降低常规爆炸所产生的压缩效果,致使核爆炸威力减半,甚至形不成核爆炸。
    后世某些kb分子设想的“脏弹”,就近乎于这种功亏一匮的版本
    高爆炸药与爆轰序列、中子源三者,可称原子弹登顶前最后的难关。
    还有氟油。
    氟油又称“全氟碳油”,是分离铀同位素机组抗腐蚀耐辐射不可或缺的润滑油。
    早先提及过。
    铀浓缩过程中铀235与238同位素的分离,是通过六氟化铀的扩散而实现的。
    六氟化铀本身剧毒并具有强腐蚀性,与潮湿空气接触还会反应生成毒腐性变本加厉的氟化氢和铀酰氟。
    因此用于扩散分离机的润滑油,必须超强耐腐蚀。
    在援建铀浓缩工厂时,铀分离机组和仪表用的特种润滑油脂全由毛熊供应。
    毛熊专家专门把这种油料存放在保险柜里,派人守卫。
    用时拿出,用后锁起,根本不让外人接触。
    哪怕油滴在地上,也立即清除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
    不过后来在双方最蜜月的阶段,毛熊在这项技术上做了个小小松口:
    他们送了一套反应器给兔子,但因为交货延期了一段,等兔子们到手的时候距离双方交恶已经没多久了。
    后来毛熊专家撤离华夏时,留给兔子们的样品只有两毫升。
    去年11月初。
    有机所在科院的指导下成立了“111任务”,由黄耀曾和黄维垣两位院士带队攻关。
    这同样是个开展时间接近一年的项目,如果那台反应器也有问题
    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类似的例子还要不少,真要列举数量很可能会上双。
    因此很快。
    首长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不过他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重视归重视,心态还是保持了原先的冷静:
    “渤生同志,你先别着急,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慌是没用的。”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自己去脑补情况有多糟糕,而是应该尽快统计、汇总出有问题的设备。”
    “当年我们连最艰苦的绝境都熬过来了,那些八嘎都拿咱们没办法,我们还怕他几台出问题的设备不成”
    说道最后。
    首长更是大手一挥,霸气十足的说道:
    “自古以来,洪水来了我们就治水,天破了就炼石补天,太阳想要肆虐人间,咱们就把太阳给射下来,这是传承在咱们民族血脉中的勇气”
    “现在别人给的机器出了问题,咱们自己推倒了重新造不就行了”
    “更何况出问题的只是工艺端,那些毛熊人可影响不了咱们的理论研究陆光达、王淦昌同志他们还在埋头奋进呢。”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渤生同志”
    “”
    二机部办公室内。
    刘渤生胸口重重起伏了几番,沉默良久:
    “首长,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
    首长的语气缓和了几分,突兀的咳嗽了几声,方才继续说道:
    “渤生同志,如果我没记错,当初毛熊送来的设备基本上都挂在你们二机部下面吧”
    刘渤生用力点了点头:
    “没错,除了五六台机子在中科院的几个所外,其他都归我们二机部管。”
    “好,中科院是吧”
    首长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
    “郭沫若同志那边我去联络,至于在二机部的那些设备,就拜托渤生同志你去检查了。”
    “一周之内得出准确的检查结果,这个时间有难度吗”
    刘渤生原想说三天足矣,但考虑到此事事关重大,便也没有强行逞强:
    “没问题”
    首长对于刘渤生还是很放心的,因此又把话题带回到了原处:
    “还有就是我们说的海棠项目,麻烦渤生同志你尽快把报告打上来,这样组织上也好选派人手去221厂做技术支援。”
    “对了”
    提及气象多普勒雷达,首长忽然想到了什么。
    只见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兴趣,对刘渤生问道:
    “渤生同志,那位提供雷达原理的小同志名字叫什么”
    首长的话锋转的有些快,因此第一时间刘渤生还没反应过来:
    “啊”
    不过很快。
    他便意识到首长问的是徐云,于是迅速给出了回答:
    “您是问那个七分熟他叫韩立。”
    “韩立”
    首长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追问道:
    “听说他是剑桥大学的留学生”
    刘渤生点点头,解释道:
    “没错,不过名字应该是杜撰的,身上的谜团很重。”
    “不过从多角度判断,基本上可以确定两件事。”
    “一是他大概率不是敌特,二是他身后的组织无论是否真的叫做风灵月影,总之都有着极其深厚的科研底蕴或者说科研成果。”
    说罢。
    刘渤生顿了顿,从桌上再次翻出了一小叠档案:
    “截止到目前,我们或者说我个人,一共找到了三个疑似韩立真身的人选。。”
    此时距离刘渤生收到李觉传来的雷达原理电报,已经过去了四个多小时。
    期间刘渤生除了与孙俊人、赵忠尧以及504厂的钱皋韵联系过外,还找档案室调来了有关剑桥大学留学生的档案。
    并且联系了几位剑桥大学毕业的学者,例如李林、温源宁等人进行了确认。
    经过反复比对。
    最终得出了三个疑似“韩立真身”的人选。参考自vennibtsater,剑桥大学校友录,也就是50副本里的人物原型来源
    这三人都不是华夏庚款或者建国后的留学生,教育阶段基本上全在欧洲渡过。
    其中一位叫做常平,是现任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天钦的校友。
    按照曹天钦介绍。
    这位叫做常平的华夏人比他小三岁,是1922年生人,如今40不到。
    此人的祖辈是西海省的生意人,在60年左右便出国做起了货行生意,创下了不小的家业。
    麦克斯韦逝世的时间是79年,双方还是存在产生交集的可能性的。
    曹天钦读博士期间常平从剑桥顺利毕业,据说对方去了马来半岛继承家业,此后便失去了联系。
    不过常平的专业并非物理也并非数学,而是自然科学中的化学,专业上与韩立所介绍的数学系并不一致。
    第二位人选叫做钟祖熙,是如今金陵大学数学天文学系副系主任戴文赛的好友。
    此人的祖籍并非西海,但他故去的妻子却是西海人。
    同时按照戴文赛的回忆。
    钟祖熙的专业恰好也是数学系,同样在毕业后失联了。
    听到这里。
    首长的语气不由微微上扬了几分,露出了一丝兴趣:
    “渤生同志,那岂不是说这位钟祖熙就是韩立本人的概率很大”
    孰料刘渤生闻言却摇了摇头,解释道:
    “首长,虽然钟祖熙的专业、动向以及与西海的关系都符合韩立的情况,但是”
    “这位钟祖熙是1913年生人,理论上到现在应该快五十岁了。”
    “而根据李觉同志的汇报,那位韩立的年龄应该在28到35之间,至多至多也就40岁。”
    “不过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韩立现在的声带、容貌变化很大,实际年龄超过判断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位钟祖熙二战期间失踪于高卢,有人说他被绑架了,也有人传闻他因为投降的太慢被当场击毙总之除了年龄和韩立确实有些类似。”
    首长轻轻点了点头,又问道:
    “第三


第五百三十六章 “韩立”真身的猜测(第三天爆更,求月票!!!)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