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们可曾听说过......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们可曾听说过......第(2/2)页
“好了好了,老郭,你就别添乱了。”
    “小韩,你继续说吧,准备怎么变出这么多的蛋白质”
    或许是由于现实的交集。
    徐云对于王老还是有些敬畏之心的,闻言便立马说道:
    “厂长,郭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做黑水虻的昆虫”
    “黑水虻”
    听到徐云嘴中冒出的这个词。
    老郭、李觉、王老以及钱五师的脸上,齐齐冒出了一个问号:
    这是啥
    随后徐云想了想。
    从桌上取过纸笔,用勉强能握笔的手在图上画了个灵魂图示:
    一片树叶上趴着一只火柴棍似的黑长昆虫,有点像苍蝇,但是颜值比苍蝇要高很多。
    当然了。
    虽然这图和写生相比区别很大,但还是不难看出这玩意儿是一种昆虫。
    见此情形。
    老郭不由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
    “小韩,莫非你是指养这种黑水什么的虫子,然后把它拿来像蚂蚱蝗虫似的烤或者炸”
    有些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这算是一个传播度很广的知识。
    同时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
    吃昆虫倒还真不是啥稀奇的事情,哪怕是一些80后甚至90后在童年时也吃过烤蚂蚱来着。
    像当初去贵德县的路上,蔡少辉见到一头屎壳郎都想着抓来吃呢。
    没办法。
    这年头的物资实在是太贵乏了。
    然而令老郭有些意外的是。
    徐云却认真的摇了摇头,解释道:
    “你猜错了,郭工,我的意思不是吃成虫,而是吃”
    “黑水虻的幼虫或者准确来说,是幼虫磨成的蛋白粉。”
    黑水虻。
    这是在后世非常有名的一种资源昆虫。
    它是一种水虻科的扁角水虻属动物,英文名叫bdier  fy。
    它的成虫形态与蜜蜂相似,无毒无害,体长13-22。
    这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以动物粪便、生活垃圾甚至杂草为食,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
    例如在徐云穿越的后世。
    很多地方便出台了相关养殖政策,全力扶持黑水虻养殖产业链。
    而除了成虫用途多样,黑水虻的幼虫同样价值不菲。
    首先。
    黑水虻的幼虫是fao也就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指定资源昆虫之一。
    它的蛋白质含量足足高达44,仅次于大麦虫的51,比面包虫和樱桃蟑螂还要高。
    而且与大麦虫不同。
    黑水虻的幼虫不含有致病菌,反倒是带有抗菌肽这玩意儿还可以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病原菌。
    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中,黑水虻幼虫位列可食用前景的第一位。
    诚然。
    这种报告的前瞻性大于实用性,如今黑水虻幼虫制成的蛋白粉主要是动物饲料。
    但fao的权威性多少还是有些的,至少要比什么瑞典少女靠谱多了。
    例如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中州已经有官方的牧业机构在研究黑水虻幼虫蛋白肽的制备了,论文doi是101936920959737202304002。
    又比如1013557j100223202212015这篇论文,可是实打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51274153。
    更关键的是
    虽然黑水虻的发源地是美洲,但实际上这玩意儿早在19世纪就出现在国内了。
    很多黑水虻介绍上的所谓近些年引入国内指的其实是黑水虻养殖技术,而非物种本身。
    说来也巧。
    黑水虻恰好是之前吡虫啉研究中的一个对照组,所以徐云当时还和裘生很深入的查过一些资料。
    其中有一份资料记载的便是在今年的十一月份,华夏十万大山中的靖西市三叠岭瀑布附近,便有人发现了一处黑水虻的超大聚集点:
    当时发现的黑水虻数量超过了十数万头,可惜很快便被靖西当地以处理蝗虫的方案清剿干净了,因为他们以为这是一群苍蝇
    这件事还被记在了靖西的县志中,位于gx人民出版社20002版的第778页。
    当然了。
    这也怪不了当时的政府负责人,毕竟眼下昆虫工业化养殖还远远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这个行业要等到5年昆虫饲养手册问世后,才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此时此刻。
    办公室内。
    听完徐云介绍的这些信息,老郭等人的表情隐隐有些微妙。
    过了片刻。
    王老与老郭对视一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小韩,我有个疑惑想请你解答一下。”
    “如你所说,黑水虻幼虫的营养价值虽然高,但它的产量能负担得起基地内一万多人的日耗吗”
    听闻此言。
    钱五师等人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实话实说。
    物资贵乏的时候吃昆虫。
    这种方案过去其实也不是没有领导想到过。
    不过这玩意儿用来解决一顿温饱还算可行,但长期供应至少蚂蚱或者蝗虫的生长周期是不太够的。
    例如毛熊就曾经试过养殖西伯利亚蝗虫,结果发现这玩意儿的繁殖周期实在是太长了,还不如种玉米呢。
    因此从徐云提及黑水虻的第一时刻起。
    老郭也好,王老也罢,他们的心中便都有一个疑问:
    吃虫子没啥,更别提磨成的粉了,只是
    这种昆虫真的能长期供应整个基地上万人的营养摄入吗
    “肯定可以。”
    徐云却用力的点了点头,解释道:
    “首先,黑水虻这种昆虫只要温度合适,它是不会有过冬行为的。”
    “在繁殖期,一只黑水虻雌虫一次可以产出1000枚的卵,这些卵三天孵化,成长到二期幼虫就可以磨粉食用这个周期是7天左右。”
    “一头二期的黑水虻幼虫体长大概有接近两厘米,宽度是面包虫的两倍,单条虫重3克左右,蛋白质含量大概是15克。”
    “而一名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大概在30克上下我是指我们这个时代的摄入量。”
    “也就是说扣除主食可以提供的10克蛋白质以外,每天吃15条虫的蛋白质粉就可以了。”
    “整个基地一万两千人,只要每天的成虫能有接近20万条,便足够撑起基地的蛋白质摄入了。”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一名成年人正常的蛋白质摄入量是每千克体重12克,也就是每天70克左右。
    但眼下这个时代处于建国初期,显然做不到这种标准。
    别说国内了。
    毛熊和海对面都没这水平呢。
    当然了。
    再过二十年就不一样了。
    到时候的人均蛋白质摄入还会提高到120克,比2023年还要高
    总而言之。
    如今基地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是228克,如果能达到30克,已经算是相当充沛的营养摄入了。
    与此同时。
    上辈子是黑水虻幼虫的同学应该知道。
    黑水虻幼虫的孵化期一般是三天,接着会在四天内迅速进入幼虫的二期状态。
    即便是在所有昆虫中,这种孵化周期都算是快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黑水虻幼虫的产量是多少呢
    以魔都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二期的黑水虻养殖基地为例。
    整个基地每天投料30吨湿垃圾固渣,日产黑水虻鲜虫可达11吨,也就是37万头见新民晚报12年11月17日报道,记者叫做金旻矣
    还有西泉镇的黑水虻养殖基地。
    养殖大棚不过7424平方米,每天就可以产出4万头的黑水虻幼虫。
    当然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同学会问:
    不对啊,后世养殖黑水虻用的是厨余垃圾,眼下这个时代似乎很难提供这么多的垃圾量吧
    这就不得不提黑水虻的一种饮食习惯了:
    它是会吃牧草的。
    而221基地位于金银滩草原,末尾的草原二字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
    金银滩草原的面积足足有1100平方公里,比后世最小的地级市铜陵还要大。
    别说供养一个冬天的黑水虻了。
    哪怕养到徐云穿越的2023年,估摸着草原都还剩下大半面积呢
    因此随着徐云介绍的深入。
    李觉等人的呼吸变得愈发急促了起来。
    高营养、
    无毒害、
    繁殖快、
    易养活
    现在限制徐云这个方案落实的条件,只剩下了十万大山能否找到那么多的黑水虻。
    而根据徐云之前展现出的那些能力,这个情报为真的可能性
    很大很大
    “韩立同志。”
    随后李觉又想到了徐云之前的那番话,对徐云说道:
    “那么你说的第二点又是什么”
    早先徐云曾经说过。
    他的方案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蛋白质摄入,二是主食。
    虽然蛋白质摄入极其关键,但主食才是真正的核心重点。
    “第二点嘛”
    徐云沉吟片刻,看向了一旁的老郭:
    “郭工,还记得当初我和你说的那句话吗”
    老郭顿时一怔,下意识道:
    “什么话你想找个叫更三万的老婆”
    “不是不是。”
    徐云连忙摇了摇头,解释道:
    “我是指当初的那句不是能不能,而是”
    “你们敢不敢”
    “敢不敢”
    听到这三个字。
    老郭的脑海中便又浮现出了当初徐云与他聋中对的场景
    当时徐云问了这句话后,便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唯一一台静电加速器的静电分析模块上。
    至于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而这一次
    他又要干些什么
    随后在老郭等人的注视下。
    徐云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个弧度:
    “郭工,您听说过伏特加般透明的肥宅快乐水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