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一章 历史:再踹下去老子屁股上都是鞋印了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一章 历史:再踹下去老子屁股上都是鞋印了第(1/2)页
此时此刻。
    休息室内。
    在听完侯光炯的介绍后。
    老郭、李觉以及钱秉穹等人,也大体上对整件事情有了个初步了解。
    随后老郭环视了现场一圈,对侯光炯问道:
    “对了,侯教授,那几株什么雄性不举株水稻现在在哪儿”
    “是雄性不育株啦。”
    侯光炯先是纠正了老郭的表述错误,接着转过身,对袁国粮说道:
    “小袁,你去把箱子取过来吧。”
    袁国粮道了声是,快步走到一旁,取来了一个用铜锁锁着的小铁箱。
    随后他从身上掏出一把钥匙,小心翼翼的将箱子开启,露出了内部的情景:
    这是一株已经被封装在透明塑料膜内的水稻样本,花穗处有着明显的裂口裂口主要存在于左边,右边倒是相对正常。
    待箱子打开后。
    侯光炯轻轻捏着塑料膜将这株样本拿起,对老郭等人说道:
    “郭主任,这就是我们得到的那株样本了。”
    “你看,左边明显裂开的这个小头就是不育的雄株,里头是没有花粉的。”
    “右边的是发育正常的雌株,可以正常接收外来花粉进行培育,你看,这儿就是芽头。”
    老郭闻言凑上前看了几眼。
    果然。
    情况确实和侯光炯说的一致。
    左侧裂口显得很焉巴,内丝毫看不到哪怕一颗花粉。
    虽然他的专业是流体力学和航空航天。
    但水稻是雌雄同体作物,由雄株授粉生长这种知识他还是很了解的他小时候还下田插过水稻呢。
    没有花粉的雄株就和没了那啥的男人一样,无法进行倾囊相授的教学行为。
    随后老郭用食指在小铁箱上随意的敲了两下,又对侯光炯问道:
    “侯主任,你们的具体配种方案做好了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杂交配种的方案似乎还挺复杂的”
    虽然侯光炯此前曾经给过老郭一个杂交水稻的培育时限,但这更多是一种预期上的规划。
    想要真正把这种规划落实,显然需要更加详细的配种方案才行。
    老郭对于水稻杂交不太了解,但他在海对面的时候见过杂交玉米,知道这种方案的定制非常复杂他就读的加州理工可是杂交玉米的重要实验机构来着。
    面对老郭提出的疑问。
    侯光炯轻轻摇了摇头。
    只见他一边小心翼翼的将样本放回箱子,一边解释道:
    “还没有,毕竟郭主任,我们才刚得到这株样本不久,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研究呢。”
    “另外上头的态度落实估计也要些时间,只能说大致脉络我们有数,但具体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立刻拿出来的。”
    老郭了然的点了点头。
    他猜也是如此。
    在今天之前。
    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概念只存在于理论端,高层不至于说不重视吧,但也确实没把这件事摆的太过靠前。
    若非如此。
    袁国粮和周开达他们在发现植株的时候也不至于需要联系侯光炯,再拉上杨开渠这位老院士出面才能联系上首都了。
    如今杨开渠会出现在基地。
    一是因为雄性不育野生稻确实是他毕生的执念所在,他花了整整三十多年,就是为了寻找这种样本。
    哪怕人生只剩下最后几个月的倒计时,他也一定要亲自了却这桩心事。
    二则是
    他在用自己的余力,来为杂交水稻的价值进行增重一位即将撒手人寰的学部委员,组织上无论出于什么心理,都必须有所回应。
    而以首都那些大人物的战略眼光。
    只要他们能够初步了解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概念,必然会立刻意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举动和古代臣子要撞柱明志是类似的,这种谏言除非昏君,否则君主肯定得表达关注。
    事实上。
    在原本的历史中。
    杨开渠老先生也同样用上了这种把自己作为筹码的手段,方才让川省的冬水田得到了组织上的重视,其影响一直惠及到了后世的2023年。
    开渠开渠,人如其名。
    渠输活水,惠及苍生。
    “具体的方案还没有指定吗”
    得到侯光炯的回答后。
    老郭沉默片刻,忽然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徐云,对他问道:
    “既然如此,韩立同志,对于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案这块,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意见吗”
    唰
    话音刚落。
    侯光炯、袁国粮和周开达等人的目光,便同时锁定了轮椅上的徐云,脸上也齐齐露出了一丝意外。
    说实话。
    老郭一行人中他们最早注意到的其实就是徐云,毕竟他坐着轮椅来着。
    只是由于年龄问题,杨开渠他们原以为这位坐轮椅的小年轻只是个助手类的角色呢。
    可如今看来
    他似乎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龙套
    莫非是
    基地农粮中心的同志
    或者农业副业队的管理层
    而另一边。
    徐云对于老郭的问话同样有些意外。
    不过很快。
    他便理解了老郭的想法:
    自己之前可是提出了黑水虻幼虫的营养方案来着,可乐换冬小麦的方案中,他也多次提到了冬小麦的部分特性。
    徐云在粮食这块展露出的认知,至少要比老郭他们这些纯理工男高不少。
    另外
    其实哪怕老郭不开口,徐云原先也想插几句话来着。
    毕竟这可是袁国粮和周开达啊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番心态。
    尽量不让自己的目光看向袁国粮和周开达,而是平静的对侯光炯问道:
    “侯教授,不知道你们是准备用哪种方法进行植株育种二系法还是三系法”
    杨开渠闻言顿时眼前一亮,眼中露出了一丝惊喜:
    “这位同志,你听说过三系法”
    徐云点了点头:
    “略有耳闻。”
    开玩笑。
    作为一名基因方面的生物学博士。
    徐云要是连三系法都不懂,那他差不多就可以和某位翟博士一样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三系。
    这个概念最早在1947年,由美国遗传学家希尔斯提出。
    所谓“三系”。
    就是指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以及雄性不育恢复系。
    雄性不育系字如其意,是一种雄芯正常、雄荔退化、自交不结实、即雄性没有生殖能力的水稻雄芯和雄荔各位男同志可以低头理解,女同志就看是不是女司机了。
    这种不育的特性,能遗传给下一代。
    保持系呢。
    则是雌芯和雄芯都正常的水稻,即能够自花授粉结实。
    它可给不育系授粉使之结实,但后代仍然保持不育的雄性不育特性。
    有了保持系,就能使不育系的不育特性一代一代保持下去,属于整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系列。
    恢复系就更好理解了。
    恢复指的就是功能恢复正常,也就是雄芯雌芯都没问题,能自花授粉结实的水稻。
    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获得的种子,具备正常育性,恢复了雄性可育能力。
    由此长出的植株就是杂交水稻,可以自交结实。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后代有很大比例的不育后代,可以用来继续繁殖“不育系”。
    而“不育系”与正常的水稻也就是恢复系交配,就得到性状优异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所以这项技术难的不是理论基础,而是如何在育种上实现它。
    后来的袁国粮并不是这个理论在全球范围内最早的提出者,但他却是第一个把这个理论落实到现实里的人。
    这就好比曲率引擎。
    1994年阿库别瑞就提出了在数学上完全描述曲率引擎的阿库别瑞度规,但到现在你看谁把曲率引擎搞出来了
    当然了。
    眼下的袁国粮也好,侯光炯周开达也罢。
    他们显然还没有完整的总结出三系法的相关理论。
    因此徐云想了想。
    决定
    再朝历史的屁股上踹一jio。
    于是他顿了顿,对侯光炯开口说道:
    “侯教授,如果我所料不错”
    “你们接下来应该就是准备采集这个雄性不育植株的种子,把它作为不育系的母本进行培育吧”
    “接着把恢复系样本相间种植,让它们在花期相遇,再进行人工授粉”
    侯光炯点了点头:
    “没错。”
    这是杂交玉米的标准步骤,无论杂交水稻的最终方案如何,这一步肯定是跑不掉的。
    但很快。
    徐云口中冒出的下一句话,便令侯光炯整个人神色一愣:
    “既然如此侯教授,不知道你们是否考虑过一种更加细化的技术呢”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历史:再踹下去老子屁股上都是鞋印了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