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之所欲  国潮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之所欲第(2/2)页
要知道,刘家可是在四层。

    毕竟谁也没见过,还有谁会在除夕这天买家具,还这么大动干戈往四楼搬运的。

    得亏那沙发是一大三小,能组装在一起的家具啊。

    否则哪怕有三轮车夫帮手,也难以完成这么具有挑战性的搬运任务。

    说实话,这趟活儿还不仅给小两口累得够呛。

    因为是“突然袭击”,还打了张士慧的岳父岳母一个措手不及呢。

    总之,这一家子人是手忙脚乱的好一通忙和,直到人人大汗淋漓,浑身通透。

    才算把屋里收拾出来一块地方,凑合安置下这套大家伙。

    等三轮车夫走了,大家都坐在沙发上休息的功夫,这老两口当然就没好气的发问了。

    “你们俩这闹得是哪一出啊好么央儿的,干嘛非今天送这么套沙发来啊”

    “就是,这通折腾,瞧家里乱乎的,把年夜饭都耽搁了”

    哪儿知道刘炜敬还一肚子气呢。

    爹妈不问还好,一过问,她直接就把张士慧给痛斥了一顿。

    “还不赖他就咱家这好女婿,今天去西单排队排队买天福号的酱肘子去了。说您二老都爱吃,晚上啊要给年夜饭添道硬菜。”

    “本来呢我还挺高兴的,心说他还挺有心的。那买就买呗,买完回来不就得了。不他非瞎逛。这一逛他就逛到西四家具店去了,还一眼就看上这转角沙发了。”

    “标价二百七十五当时他这大笨蛋一摸兜,就掏钱给买下来,还雇了辆三轮车给拉回来了。结果可好啊,我们家那点儿地方哪儿放的下啊这不就只能重新再装车,给您二老送来了。”

    “合着就那拉三轮的合适了,本来今天就要价贵,平日两三块的活,他十块跑一趟。再加上这一趟,人家一下午挣出了半拉月的钱,给这套沙发直接凑个整,成三百一套了。哎呀,别提了,气死我了”

    张士慧颇感尴尬,不过嘴上却不肯认错。

    “谁笨蛋啊你就说这沙发好不好看吧这可是今年刚出来的款式,就跟那外国人家里摆的一样。我刚买回来的时候,你不也挺喜欢吗”

    “没地儿放归没地儿放,那不是我不会买东西,只能说咱们没福气不不,说明爸妈的福气比咱们大。”

    “你看,爸妈家摆上这样的沙发,以后是愿意坐着坐着,愿意躺着躺着,多舒服多气派对了,回头我在给您二老买个单独的玻璃茶几摆在这儿,以后招待客人可就更像样了”

    嘿,别说,张士慧真会说好听的,

    这下刘炜敬爸妈不但气消了,而且觉着白落一沙发挺合适,还乐了呢。

    “对对,我看这沙发不错。搁我们家挺合适”

    “哎,别说,我这女婿眼力挺好啊,挺会挑东西”

    为此,痛失同盟军的刘炜敬更气得咬牙切齿。

    “哎呀,爸、妈,你们怎么还向着他说话啊。你们不知道,他太爱随手乱花钱了。”

    “家里的家电多,也就罢了。他还能转手卖出去。可那自行车,您说他买好几辆都搁屋里干嘛啊那都是新车啊,骑不了白白占地方,放院里又怕淋雨的。”

    “还有手表呢,男表女表,国内的国外的,机械的电子的,不同牌子都买了十几块了。他还买,他和我能有几只手啊,戴的过来嘛”

    这下刘炜敬的父母不能不赞成女儿的态度了。

    老人嘛,那最讲究勤俭持家。

    “士慧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能挣还得会花才行,你挣多少钱,过日子也不兴这么大手大脚的啊。你得为以后想想啊”

    “对嘛,有钱不置半年闲,你怎么把老话都忘了你买了用得上吗的用不上的别老瞎买,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张士慧额头上抹了把汗,这次终于谦虚地低了头。

    “爸、妈,您们说的是。我接受批评,以后保证不再买自行车和手表了。不过既然买了嘛,当然不能就那么白扔在家里,还是得尽量排上用场。所以我打算过了年,就把家里几辆自行车和几块表送您这儿来,爸和妈,你们帮帮忙,替我用着吧”

    这下刘炜敬父母一起惊讶了。

    “哟,你要给我们送来啊”

    “啊,谁用不是用啊,反正咱是一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还是不合适。你们的贵重物品,还是你们自己保管吧,哪儿有老家这么拿孩子东西的”

    “别呀,爸妈,务必请二老帮我这个忙。我跟您们说实话把,其实我还想买辆摩托呢,您要不把自行车留下,我家里也没地方搁啊。那刘炜敬不得把我吃了啊”

    银弹攻势,典型的银弹攻势。

    穷了半辈子的老两口,有谁见过这样送车送表的架势

    那还不得把这样大方的女婿爱到心里去啊。

    绝对向着啊。

    至于女儿吗

    反正自己亲生的,受点委屈又能咋地

    别废话,厨房踏实干活儿去吧,年夜饭还得做呢。

    当然,那么多受了宁卫民好处的人,那么老些因他而改变生活处境的人。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满足和幸福的。

    凡是总有个例外。

    就比如说在黄化门的烟酒店后院里,此时的“张大勺”,就正在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老泪纵横,无比悲凉地喊着,“不肖子孙张铭武有负家学,给列祖列宗叩头了”

    他的面前墙上,挂着八个木牌子,两个铁牌子。

    祭品异常丰富。

    除了以鱼、鸭、火锅三大主要祭品。

    此外另设菜肴八碗,以及十套筷子,酒盅。

    如果有个张士慧的同龄人身在这里,一定会为这副情景大感惊讶的。

    那不但是因为早已因为移风易俗,消失多年的除夕祭祖行为,竟然于这里再次重现。

    更因为这种祭祖仪式也与约定俗成的仪式惯例,也有着许多不大对劲的地方。

    就比如说,张大勺他祭拜的既不是祠堂图,也非木主牌位。

    而是十个烫面字样,满汉双文的进宫腰牌。

    再比如说,张大勺摆出的这些祭祀用具虽然粗劣平常,但菜肴趋势异香飘散,惹人垂涎啊。

    仔细看的话,质地更是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就别说满京城的厨师了,哪怕就是溥仪的亲弟弟在这儿,那也得惊着。

    因为不但鸡鸭鱼肉,海参燕翅俱全。

    甚至像京城早已绝迹多年的炉肉、清酱肉。

    再没有人会做奶油乌它,奶皮饽饽,这里全有。

    甚至有几道菜肴,连他都未必见过。

    这就像是把一百年前西太后寿膳房做出来的年夜饭,用时光穿梭的技术,挪到了这里一样

    国潮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