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章 命里该着  国潮198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七十章 命里该着第(1/2)页
如果按常规来说,一项新产品的从开发到上市,从来就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从一个想法到最终的成品,中间还需要经历许多个步骤。
    正常情况下,新产品开发的第一步,首先是原理的设计。
    就拿拉杆旅行箱来说,在产生这样的灵感或启发之后,发明者得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模拟。
    要先从力学的角度,来充分证实这种拉杆旅行箱,的确具有比市面上已知的所有产品具有更好的省力效果才行。
    做好这一步,接下来,才能到把原理转化为设计图纸。
    比如说,拉杆安装的位置和样式,是单只,还是双只
    拉杆要多少尺寸才符合人体工程学
    比方说,拉杆是安装在旅行箱短的一边,还是长的一边又或者是侧边
    应当如何与旅行箱连接加以固定
    等这些问题确定下来后,还需要精确到箱体、拉杆的每一个零件的尺寸材质。
    不但所有的结构细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图纸上,而且除了图形之外,发明者还需要确定每一个零件的各方面性能。
    拉杆要承担多大的压力,一个零件要满足多少次使用而不损坏
    这其中的过程里,随着设计图纸的不断改进,需要试制的模型那就海了去了。
    总之,永远是不停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
    如果几十次迭代的试验就能得到成形设计,去申请专利,那就算效率极高,速度极快的了。
    就算经历上百次,上千次的迭代,也不新鲜。
    所以说,一项发明从有了想法开始,往往会历时几月甚至几年,才能最终结束研发工作,得出一个相对完美的成形产品。
    然后才能量产,正式推向市场。
    历史上,真正的拉杆旅行箱发明者美国飞行员robertpth,也是这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起初,robertpth有了灵感,只是为了自己方便,在一个普通的旅行箱上加了个简单的支架,进行了纯粹的功能性改进。
    后来其他空乘人员,尤其是空姐们,看到他的小发明也觉得非常实用,就邀请robertpth也为她们制作行李箱,并且提出是否能改进一下外观。
    于是从此,robertpth在飞行之余就做起了拉杆箱,先是卖给空乘人员,后来扩大到其他同事,甚至旅客。
    从9年,差不多花费了两年的时光,robertpth才因为自己小副业越来越火爆,逐渐意识到这个发明的真正价值。??
    他便辞掉了飞行员的工作,创办了以铁塔形状为商标,专门售卖拉杆行李箱的品牌travepro。这家公司也就是咱们共和国老百姓俗称的「美国铁塔」。
    此后,伴随着拉杆旅行箱风靡全世界,很多电影中都出现了travepro拉杆行李箱的身影,travepro也自此成为了欧美商务人士钟爱的旅行箱品牌。
    只是公司好开,产品研发迭代和专利的申请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实际上一直等到了1991年,robertpth才正式申请到手拉杆箱的专利。
    那么可想而知,要说有谁能在个把月内就把拉杆旅行箱这项发明原理论证阶段完成。
    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整体款式的科学设计,材料的选择认定,那真的已经算是神速了。
    远在港城的曾宪梓就做出了这样的奇迹,并且他自己为此深以为傲。
    说起来宁卫民还真是没猜错,敢情就在当初他拜托曾宪梓为其寻找拉杆旅行箱的时候,曾宪梓还真的因此受到了强烈的神经触动。
    说实话,要不是宁卫民求着帮忙,曾宪梓压根就没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一种安装着毂辘,能让人轻松拉着走的旅行箱。
    尽管他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也只是为宁卫民找到了一种美国新秀丽saonite公司生产的带牵引绳的旅行箱,而且售价还高达六百美元一只。
    并不是像宁卫民所描述的样子,有个可伸缩拉杆。
    可别忘了,他自己就是个经常带着行李箱四处跑的旅客,新秀丽的旅行箱好用不好用,他一目了然。
    何况他的公司也是有皮革制品业务的,不久前又刚刚和皮尔卡顿公司达成了战略同盟。
    如今他在港城箱包和皮具工厂的代工业务量正在急速扩大,正在考虑扩充生产线和开发一款拳头产品的问题。
    他自然而然的就立刻意识到,这种能够省力的旅行箱可是大有可为啊。
    太适合经常需要出差的旅客了。
    尤其当下国际经济繁荣,跨境商务活动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这种旅行箱的需求绝不会少。
    起码在亚洲,一定市场广阔。
    因为东方人的身体素质不比西方人,对这种行李箱的渴求,当然也比西方人要大的多。
    更别说他还大概估算了一下生产成本。
    他发现如果做到和新秀丽公司相同的质地,在港城生产也就二百港元一只,在内地建厂的话成本会更低,一百元港币就足够了。
    这样的东西,哪怕他花钱买专利,做出来卖三百美金一只也是暴利啊。
    更别说宁卫民还无意中给他出了个更好的主意,大概率可以绕开新秀丽公司的专利呢。
    就是这样,曾宪梓表面未动声色,内心却欣喜若狂。
    都没等宁卫民出国呢,他就派出专人去调查世界范围行李箱专利注册的情况。
    结果最后更为惊喜地发现,世界范围内注册记录在案的,除了1970年,美国人bernarddsado申请了用一个软绳拖行的带轮子的皮箱的专利。
    就是19,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八百七十章命里该着免费阅读这个拉杆旅行箱专利到手。我们家就可以安枕无忧了。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可惜呀,托我买这种行李箱的那个年轻人没有这个福气喽。他聪明是聪明,可没想到利用这个主意来搞开发,偏偏要跑到东京开餐厅。结果错失良机,我想到了,当然能挣大钱了。我今天才发现自己的命真的好,这就是该我发达啊。」
    甚至就连参与这个项目研发的技术人员们也很兴奋,主动加班加点赶进度。
    这些人无不认为公司找到了千载难逢的拳头产品,未来一定能凭借这款旅行箱在世界舞台上闪亮登场,让金利来真正成为世界名牌。
    甚至很有可能打败凭着牵引绳旅行箱赚钱的新秀丽公司,独霸旅行箱的主流市场。
    到时候,为人厚道的老板一定会予以重赏,大家的前程更是一片光明啊。
    但偏偏就在港城这边所有人都在用灵魂高歌「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的时候,9月10日上午,一份来自东京的传真,把他们一下子就从美梦中惊醒过来。
    「老板老板,不好意思,打扰到你。可东京有人发来一份传真啊。上面居然是我们的拉杆旅行箱的图纸哎」
    秘书面带慌张的敲开了曾宪梓办公室的门,然后当面把一份传真放在了曾宪梓的办公桌上。
    房间里,正在和两个技术负责人,头碰头看着图纸,共同讨论拉杆旅行箱的曾宪梓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默默的拿起那张传真看了起来,良久无语。
    最终一声叹息,把传真又放下了,垂头丧气发布了最新命令。
    「你们去把拉杆旅行箱的项目停下吧,不用赶工了」
    而那两个技术人员听见秘书的话,早就心慌意乱,在旁边等的火急火燎了。
    一听这话,差点没原地蹦起来。
    他们登时不顾尊卑,一起上手把传真抢到手里,脑袋挨着脑袋看了起来。
    结果就一眼看到纸张的内容,全傻了。
    因为那是宁卫民从东京发来的传真,上面是他申请专利的大概外观和尺寸图纸。


第八百七十章 命里该着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