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章 全家一致通过  乡村之巨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全家一致通过第(1/2)页
陈扬兑现承诺,带着陈红玲乘火车回家。

    陈红玲心情很好,除了病愈,主要是陈扬的假发套买得好。

    一百五十块的假发套,在当时已是天价。

    上海师傅的手工水平堪称一绝。

    陈扬拿着陈红玲的照片,要求人家按陈红玲的发型,进行修改加工。

    共修改加工过三次,才获得陈红玲的通过。一百五十块里,其中五十块是修改加工费。

    陈红玲戴上假发套,不细看的话,绝对看不出她戴着假发套。

    出门时还是二月的冬天,回家时已是四月的春天。

    乘火车到省城,两人索性住下来,把省城游了个遍。

    陈扬还买了个照相机,在省城五天,给陈红玲拍了几百张照片。

    离开省城,继续乘火车到nb市,在nb市也住了两天,也游览了不少地方,也拍了很多照片。

    nb市在天州地区的北边,两地相连,仅通公路,两人坐长途汽车回家。

    下了长途汽车,从长途汽车站出去,边上就是河埠码头,正好搭上回家的班船。

    大包小包,整整六个,都装得满满当当的,装满了送给双方家人的礼物。

    这哪里是看病回来的,简直是衣锦还乡。

    两家人除了长辈,全体出动迎接陈红玲。

    上岸后,陈扬和陈红玲各回各家。

    六个包,陈扬拿了两个交给二弟,这两包里的东西,是送给自家人的。

    吃晩饭时,三妹三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全家人都在,除了在县一中读书的二妹。

    爷爷奶奶和母亲也都挺高兴的样子。

    虽然不太情愿,但陈扬这样做了,三位长辈也就都接受了现实。

    陈扬作为长子长孙,又有条件娶个好媳妇,作为病人的陈红玲,确实配不上陈扬。

    吃好晩饭,放下碗筷,陈扬问道:“现在,你们还有谁反对我和红玲的事的吗”

    没人回答。

    但大妹二弟三妹三弟四个,都看着爷爷奶奶和母亲窃笑。

    母亲急忙表态,“扬,我可没反对。”

    奶奶说,“我也没反对啊。”

    爷爷说,“谁反对了谁反对了”

    陈扬严肃的说,“仅仅不反对还不够,还要支持坚决支持。我已经想好了,你们要是不支持,我就离家出走,带着红玲到上海去,再也不回来了。”

    全家人都一阵沉默。

    二弟道:“表决表决,坚决支持的都请举手。”

    全家人争先恐后的举手,包括陈扬自己。

    大妹道:“全体通过。从此以后,红玲姐就是咱们家的人了。”

    思想工作,软硬兼施,方得圆满。

    二弟多嘴,也是好奇,“大哥,红玲姐治病花了多少钱”

    陈扬两眼一翻,狠瞪二弟,“我花你的钱了”

    二弟急忙摇手,“我多嘴,我多嘴。”

    陈扬道:“老三啊,把心思用在生意上吧。我这次交给你的生意,是至少三万双,价值五万多块。你要是搞砸了,我以后就不与你合作了。”

    二弟忙道:“我保证完成任务啊。不过,大哥,你要分配好订单。我多少,童小芳、蔡福满和蔡朝阳各是多少,你总得明确一下。”

    “我唯一明确的是,你做多少,我就收多少。剩下的订单,才分给他们三个。”jujiáy

    二弟笑了,“兄弟就是兄弟,大哥,我谢谢你了。”

    二弟的鞋厂,规模已经扩大了几倍,原来只有十多个人,现在正式员工已有近四十人。

    倒是肥皂厂,一直不愠不火。七八个员工,都是村里的四五十岁的人。

    本来二弟准备关闭肥皂厂,是陈扬不同意,二弟才继续坚持。

    鞋厂生产的鞋,档次也在不断提高。

    以前做的室内拖鞋,每双价格不到一块,现在开始做休闲鞋和凉鞋,每双价格都在一块五以上。

    鞋子品质的提升,最主要的是鞋底的改变。

    以前只有橡塑底,现在已经发展到橡胶底和塑料底。

    陈扬还是那样,没有亲自做鞋的想法。

    他不做鞋子,他只是鞋子的搬运工。

    村里陆续又有几户人家,也开始进入制


第301章 全家一致通过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