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八七章 朝鲜王国局势(四千字大章三更)  回到清朝做盐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八七章 朝鲜王国局势(四千字大章三更)第(2/2)页
“好了,城外的朝鲜王军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到了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城外朝鲜王军的进攻再一次被打退。

    金炳冀命令全军暂时修整。

    这种拉锯战让金炳冀失去了耐心,他准备重新调整进攻序列,集中兵力进攻敌人一点。

    金炳冀这里毕竟是朝鲜的平壤城,只要王军能够在一个点突破,他相信城内的朝鲜人一定会站到王军一边,将这些外来人给消灭掉。

    正当金炳冀跟着手下将军商议之时。

    突然有亲兵来报。

    “禀报大人,平壤城东门突然打开,城中军队开出城外。”

    “哦,多少人出城是步兵还是骑兵”金炳冀问道。

    “禀报大人,属下来报之时,城内兵马并未全部出城。已经出城的似乎都是火铳兵。”

    “好,大家随本官一起去看看。这些人怕是活腻了,不躲在城墙后面,竟然敢出城来送死。”

    金炳冀意气风发,觉得胜利就在眼前,城中的叛军兴许是顶不住压力,准备突围了。

    “哼,绝不能让这些贼子逃掉。”金炳冀在心中想道。

    这种流寇就怕被流窜出去,他们会到处破坏,到时候再想抓到他们就难了。

    金炳冀的分析不无道理,李凤祥他们就是从大清境内一路流窜到朝鲜的,因为他们一直在流窜,所以大清的军队拿他们都没有办法。

    金炳冀带着手下的文士将官来到了望楼之上。

    城内果然出来的一队队步兵,这个时候还没有出完,城门内依然还有一队队排列整齐的步兵正在往外面走。

    “大人,是否要趁他们还没列阵,让大军攻击。”一名充当参谋的文士建议道。

    “不必,让他们出来,我们是朝廷大军,要堂堂正正击退敌人。况且我们要是出击把他们吓退了如何是好”金炳冀摇头说道,没有同意文士幕僚的建议。

    太平军五千人出城,有零有整,直接列了一个五排的横阵。

    他们将燧发枪举在身前,这些淮海军产的燧发枪全部都是崭新的,上面还散发着枪油的味道。

    士兵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燧发枪比他们以前使用的都要精良的多。

    相比以前使用的鸟铳,他们手中拿着的燧发枪堪称神兵利器。

    金炳冀皱着眉头“这些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火铳,难道是从大清国带过来的”

    他的手下也有火铳兵。金炳冀这么想并不是怕了,只是没有想到一伙流寇会有这么的火枪。

    既然如此,那就正面打败对方。

    金炳冀看的出来对方准备使用五段射,这种火枪的使用方法早就传播了开来。

    当年朝鲜发兵帮助大清攻打大明的时候,大清手下的汉人将领就是这么训练朝鲜火枪兵的。

    这一战法由此才得以在朝鲜流传下来。

    这两年朝鲜也从淮海军手中买了一些火枪,但是并不多,因为朝鲜承平,并无战事。

    金氏并不想把钱花在购买武器方面。

    直到这次要缴匪了,才想起买武器,可是淮海军这次却是迟迟未有交货。

    “传令三军,正面冲击敌人横阵。”金炳冀没有用什么花俏的阵法,流寇既然要正面对战,那么他们王军又如何能够胆怯呢

    太平军队阵型没有淮海军练的整齐,但是这些老兵都是久经战阵,他们临战的心理素质非常的强。

    淮海军的燧发强在150米的距离就有杀伤力了,但是这群太平军愣是等到50米才开枪。

    五排轮换,射击源源不断。

    几乎面对面的射击,进攻的朝鲜士兵,成片地倒下。

    即使他们人多也经不住这么强的射击。

    只有左路的朝鲜火铳兵在跟太平军对射。但是这些人明显比不上太平军的射击速度与射击精度。

    明显倒下的速度更快一些。

    还有那些朝鲜的弓箭手,大多只来得及射出一轮弓箭。

    在巨大的伤亡与震撼之下,朝鲜军已经出现崩溃的征兆。

    金炳冀忽略了一点。他手下的士兵已经经过了三天的高强度攻城战。

    他们早已经疲惫不堪,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在最佳的状态。

    但是林凤祥派出的这支军队却是一支生力军。

    而且是天平军中最精锐的老卒。

    当太平军老卒们在将领的命令下,装上燧发枪的刺刀发起反冲之时。

    剩下的朝鲜王军终于崩溃。他们转身向撤去。太平军紧追其后。

    “哒哒哒”密集的马蹄声响起,李开芳率领的骑兵从城门内杀出,从步兵中间让出的空隙快速穿过。

    慌乱中,金炳冀被手下托上一匹战马向后逃去。

    终于在上游江中找到他们渡河的竹筏,在亲兵的簇拥下划着竹筏向江南岸逃去。

    太平军追着朝鲜兵,并且利用朝鲜人的木筏杀过江去。

    有骑兵加入追击,逃过江去的朝鲜兵屈指可数。

    虽然没有抓到金炳冀,但是这也算是一场完胜了。

    借着大胜的余威。林凤祥一路占领黄海北道以及江原道。

    直到太平军打到了开城,朝鲜王国的两万援军才挡住了太平军的攻势。

    此战奠定了太平军在朝鲜北方的稳固地位。

    林凤祥趁机自称太平辽王,建立太平辽国。改平壤为“平京”,定为太平辽国的都城。

    在地方上林凤祥打击朝鲜地方豪强,发布律令限制地主地租上限。

    重用朝鲜寒门子弟为文官。并且利用手中太平军掌握军事力量。

    所有军事将领,基层军官都是出自太平军老卒。

    对外积极发展与淮海军的贸易,将朝鲜东北的清津港租借给淮海军,换取五十万两白银的贷款。

    反正都是抢来的地方,林凤祥卖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他现在立足未稳,不能过度压榨朝鲜的百姓。正好淮海军需要这个中转港口,林凤祥索性就卖了。

    由此开始与朝鲜王国南北相持。

    ps:本来想今晚休息一下的,这几天想家,没睡好觉。这章本来准备明早发,犹豫了一下还是发了吧,籍此逼着自己晚上再码一章。高三都没这么用功过。读者老爷们,投点辛苦票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