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夫妻夜话(大章奉上)第(2/2)页
不料被人救下,娘家之人找到了妇联帮忙解决,后来妇联这边的讼师以虐待罪名将男方告上了法院。
不过,最后男方之人求到了被虐待的女子那里,那女子心软出了谅解书。
最后法院转为调解,双方和离。
这个案件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一次突破。
有一句老话叫做“清官难断家务事”。
以往的律法是很少过问这些家务事。
这次虽然以和离结局,虽然没有让男方得到惩罚。
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女子渐渐知道抗争了,女方的家属甚至知道找妇联维权,可见宣传还是有作用的。
“夫君,你猜哪个女人为何总是遭受虐待”杨兮妹像是在讲一讲稀奇的事情。
不过董书恒扫视了一眼魏玉珍和慧儿,发现她俩并未露出好奇之色,显然是听杨兮妹讲了多次。
看了看就像是卖宝一般的的杨兮妹,董书恒轻轻一笑道:“是不是那对男女结婚几年都未生育婆家以为是女子不能生,所以百般虐待她。”
“咦,夫君如何会知道”
我看了你的表情就猜出来了,董书恒心想。
“无非是这几种可能,实际上可以去医院查一下的,不一定是女的原因,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是男的出了问题。”
“呵呵,夫君这次你倒是猜错了,并非是身体有问题。那女的至今还是完毕之身。”
“我们妇联中有人专门负责谈话开导。那女的说,她的男人似乎不喜欢女人,成亲几年都不愿意碰她。”
“夫君你说这人不喜欢女人,难道男人还有喜欢男人的吗”
怪不得杨兮妹将此事当做一个稀奇的事情来讲。
“呃”董书恒一阵无语,这年头的男人要是喜欢男人肯定是不敢表露出来的,否则过于惊世骇俗。
但是会将自己对女人的讨厌表现出来。
“兴许是有的吧。”董书恒没说,在他原来的时代,很多国家,男人跟男人结婚,女人跟女人结婚可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还能生孩子。
董书恒很喜欢这种跟几个老婆一起吃饭的感觉。
这让他倍有成就感,谁说家中有几个老婆就要鸡飞狗跳,餐桌上的氛围就很和谐嘛
杨兮妹的饭量很大,吃的比董书恒还多,但是身材很好,因为她每日都会早起练功。
董书恒以前不知道,古代的女人衣服大都宽松蔽体。美与丑只能看脸。
身材也就只能看看高矮。
婚后,在床榻之上,董书恒才发现这个女人的身材堪比后世健身房红。
紧实而又有弹性,简直就是极品,只是胸部略小。
不过董书恒也不是常人,他就喜欢那种盈盈一握的感觉。
“玉珍、慧儿,你们也要多吃点,女人嘛,身上多长点肉,身体才健康。”董书恒违心地说道。
“是的,姐姐、妹妹,你们要是怕长胖,回头我可以带你们练功。”
这下子董书恒在心里不干了,他还想从几个女人身上找到不同的生活体验呢。
饭后,魏玉珍和慧儿很识趣地道别离开,回到自己的小院子。
这个王府的后院,除了花园之外,是由一个个小院子组成。每个院子都各具特色。
家中人少房多,所以每人都可以挑选自己习惯的院子。
董书恒跟魏玉珍走到了“玉兰轩”。名字是魏玉珍自己娶的。
这个院子里有一棵巨大的白玉兰,应该是修建王府的时候直接从外面移栽过来的。
这棵树已经有三十几公分的直径,似乎有些年头。
春夏季节,树上会开满巨大的玉兰花。
而且此树四季常青,现在已入冬季,书上的叶子依然是翠绿一片。
小院中种着各种花花早早,现在只能够看到光秃秃的枝干。
小院一进门就是一条石板路,故意打了几个弯通向正房。
小路两侧有燃着煤油的风灯。照亮了整个小院。
石板路的两边种着小叶黄杨,冬天里依然是一片郁郁葱葱。
这些灌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正好能够遮挡到人的膝盖位置。
前世的董书恒连婚房都没有准备。现在却在踌躇家中房子太大。
“夫君先去洗澡吧”
“夫人一起吧,你院子里的木桶颇大。”
魏玉珍俏脸一红,毕竟还是新婚燕儿,小娘子还没有放的开。
“那夫君你先去,我去让莺儿去找熙儿玩。”
熙儿是杨兮妹的贴身丫鬟。
还是夫人贴心。
董书恒自己脱光了衣服,躺进了浴桶之中这间浴室有专门的烟道为房间增温,里面暖意融融。
木桶确实很大,董书恒平躺都没有问题。木桶里的水是通过一根管道从供热的锅炉连过来。
还有一根管子是加冷水的。
董书恒将头仰在木桶的边缘,享受着这一刻的放松。
这时屏风后面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董书恒故作不知,没有说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
出声只会让魏玉珍尴尬。今天能这么配合自己,已是她鼓起了莫大的勇气。
半个小时之后,董书恒搂着自己的妻子,两人都躺在木桶边沿喘息着。
“书恒,你打进京城,灭了满清之后,会做皇帝吗”
“那你想做皇后吗”
“我也不知道,听说皇后就只能呆在宫里,是这样吗”
“我是皇上,你是皇后,那不就是咱俩说的算。”
“我看到书上说,西方的很多国家都是没有皇帝的。”
“是这样的,有些议会制的,有些是总统制。就是皇帝轮流做吧,谁有能力谁上,或者是某个团体推自己的人上去。”
“那你一开始自称总统,是否就是准备不做皇帝啊”
“呃,我这个称呼跟他们不一样,president,我们翻译过来只能这个词语代替。”
“总统在我们汉语里直白的意思就是总管一切的意思。实际上跟皇帝权力差不多,但是皇帝多了一层神化色彩,他不仅仅是个职业。”
董书恒讲了他对皇帝一个词的理解。
刚刚还在调情的两人,一下子说起了正事儿。
似乎是在掩盖刚才疯狂时的尴尬。
魏玉珍的话又勾起了董书恒对未来整体的思考。
这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夫君,那你为什么又要成立复兴会,这是为了什么”
是啊,为什么呢是为了约束我自己吗是为了将来政治的稳定吗
我还能带领华夏前进多少年人总是会变得越来越有惰性的。
但是组织不同,它可以不断更换新鲜血液。
也许有一天这个团体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纲领来继续带领华夏前进呢
ps:这个问题点到即止,又是四舍五入的五千字大章。又长又硬,读者老爷们喜欢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