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八五章 年轻人,到偏远地区去  回到清朝做盐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八五章 年轻人,到偏远地区去第(2/2)页
的一个,但是使用童工的问题是最严重的。

    在伦敦郊区的工厂,威尔士的矿井,苏格兰的牧场中都能够看到童工的影子。

    这些孩子往往在十岁不到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工厂中去。至少在那里他们能够吃到饱饭。世界第一的大嘤帝国工业,有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儿童做出来的。

    这虽然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

    不过,董书恒知道,工人也要有文化才行,科技的改良和进步,很多时候都是这些工人创造的。

    如果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话,对技术的进步将更加的有利。

    “宁部长,你知道我们是一直禁止使用童工的,但这不是嘴上说说。我希望你们教育系统能够组建一个督察队,督察各地有没有使用童工的情况。重点就在那些失学儿童,咱们复兴军现在还用不着压榨孩子。”

    “而且这些孩子都是我们未来继续强大的基础。”

    “是,总统,我明白,这关系到咱们复兴军能否继续强大。不过总统,咱们的教育经费也要提高了,现在咱们取消了免费就餐,有些家庭肯定会不乐意将孩子送学校,即使能用法案去强制,但是也不是长久之计。”

    “宁部长,取消免费就餐是考虑到现在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改善,即使孩子去上学,家庭的温饱也能够维持。以后教育方面增长最多的成本将是校舍得修建,还有教师的工资。”

    听董书恒这么说,宁利文的心中一阵感动。

    原本他也想提这件事情的,但是国家草创,能将就的地方就将就。

    很多地方,尤其是乡村地区的学校都是用城隍庙、土地庙、或者是宗祠改建的。

    老师也大部分是原本的私塾先生。

    这些私塾先生的收入本来就不高。

    不过现在复兴军管理的老师与以前满清时的早就不同。

    董书恒从一开始就将官办学校的教书先生按照官员的模式来管理。

    他们也有自己的评级方式,就跟那些技术工人一般,都有自己的晋级上升空间。

    董书恒这是想打破几千年来,读书做官这样闭塞的循环。

    读书人可以去搞科研,可以去教书,甚至可以去做技术工人,这些职业都有自己的上升渠道。

    但是前提是要这些职业的收入要能够跟官员平齐。

    以前的读书人为什么都奔着做官去,还不是因为官员的收入高,地位高,是特权阶层。

    如果教书先生也能够得到与官员一样的特权和收入,那么这个职业才会吸引更多的读书人。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官府的投入。

    “嗯,总统,那我先为那些一线的教书先生们感谢您了。”

    “按照我们的做法,一个地方的学校一定是当地的地标建筑,至少要比官府的办公地点气派,要是这么算的话,这花费可是不少呢。”宁利文道,虽然董书恒这么说了,但是这件事情要是落实起来的代价太大,那么其他部门也可能会反对。

    所以他才小心地提醒董书恒,其实他觉得学校没必要建那么好,结实耐用就好。

    但是董书恒却一直坚持学校一定要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公共建筑。

    他说官员们可以随便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办公,但是孩子们一定要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读书。

    通过这样的方式,官府要让全社会都明白教育下一代才是组重要的。

    如果官府都不重视,那么普通的家庭会重视吗

    尤其是普通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觉得只有读书种子才有必要送到学校读书。而自己家中的娃要是看起来不适合读书,那还不如趁早回家干活。

    这种思想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说这事儿还是要靠官府去强制。

    “宁部长,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钱并不是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国内的生产能不能跟的上,这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内容,也许你不是太懂。我既然这次让你制定这部法案,就是做好了准备,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的重心将转到内部建设上。”

    “而我们在铁路方面的大规模投入已经结束,下一步总要有投资的重点,各地校舍的建设将作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程。”

    “当然了,这并不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全部内容,我们还会搞其他的大工程,所以你不用担心其他的部门会出来阻挠。”

    “宁部长,你这里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情,一是要派人监督好各地校舍的建设质量,工程的招投标由建设部负责,但是验收由你们负责,有问题你们可以去找建设部,但是到时候验收了之后再出问题,那就是你们的责任。”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做好教书先生资质的审核,今后既然要统一待遇,那么就是不允许有滥竽充数的人。当然了有些偏远的地方也可以放宽条件。”

    宁利文听了连连点头:“嗯,总统,我明白,现在确实有很多地方没有老师,我们自己培养的师范生也不愿意去草原、大山里这些偏远的地方。我们再三动员了也没有效果。”

    “那就不要动员了,你回头划出一个偏远地区的范围,今后但凡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都要到偏远地区去支援两年,而去的地方越是偏远,回来之后就安排到更好的学校去。”

    董书恒心中冷哼一声,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不能指望人人讲奉献,你要别人讲奉献,最好将将来的收益说清楚。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