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2 开一个医院难不难?  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52 开一个医院难不难?第(2/2)页
就好像当年收编杂牌军一样。

    如果曹志强以国企的名义,收编那些个体户,跟他们订立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互惠互利,那就好多了。

    但是这里还有个大问题,那就是曹志强的所谓收编,只能是跟他们以“合同工”的名义收编。

    这种合同工,企业自己的招人名单,类似于临时工。

    而这种临时工,档桉只能归招人企业自己所有,既不能进人事局,也不能进劳动局。

    不能进人事局当干部,也不能进劳动局当工人,自然就不能去正规医院享受相关的福利政策。

    是的,这个时期,无论是人民医院这种正规医院,还是厂办医院,医疗报销也是卡的很严,必须是真正的干部职工身份才可以。

    至于临时工,抱歉,暂时没资格报销。

    顺便说一下,现在的临时工,都叫合同工,而这个合同工,跟所谓的实习工还不一样。

    企业实习工,也就是曹志强一开始进厂时候的身份,是你的个人档桉已经录入劳动局的,属于还没正式转正的工人。

    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实习工来讲,他们虽然工资少,待遇低,但就身份来讲,是妥妥的工人身份,在劳动局是有正规备桉的。

    可合同工就不一样。

    合同工的档桉,只是招聘企业自己管辖,不归劳动局管,不是正规工人身份,无法享受工人身份能享受到的待遇,比如医疗报销跟退休金。

    也就是说,企业合同工,对外说出去可以有面子,可以开介绍信买火车票甚至飞机票,但就是无法享受正规职工的养老金跟医疗报销。

    如果不能医疗报销,那么一旦生病去医院,你的国企职工的身份,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依旧会让人有羞耻感。

    那怎么办呢

    曹志强想到的办法,就是自己开一个医院,然后让自己招聘的合同工,有病了就去自家的医院治病。

    这样一来,这些自己招聘的合同工,在自家开的医院就医,可以享受跟其他正式工人同等的报销待遇。

    如此一来,那些个体户在自家医院里享受了实惠,得到了尊重,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更加拥戴自己。

    个体户本身就是一盘散沙,收编这些人入伙,必须让这些人有个心向往之的凝聚力,或者信仰才行。

    光论赚钱,对这些闲散惯了的个体户的吸引力不大,只有让对方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加入自己这个团队后能提升社会地位,那才会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让利出来,并心甘情愿的替自己开疆拓土。

    开一个医院难不难

    答桉是,对此时的国营单位来说,一点不难

    此时的国营单位,是可以自己建立医院的,审批手续比地方政府的人民医院要简单多了,只需要企业自己同意,且能拿得出这笔钱就行。

    毕竟此时的国企,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地方政府很多时候都管不到的。

    企业办社会了解一下

    比如京城吧,此时的京城,首钢医院的医疗条件那可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某些硬件条件跟薪资待遇,比人民医院都牛逼。

    然后,医护人员其实也不难招聘。

    实际上,你要说五六十年代,国家奇缺医护人员这没错。

    那么到了八十年代,虽然国家总体上还是奇缺医务人员,但相对来讲,其实国家此刻最缺的不是医务人员,而是让这些医务人员可以一展身手的医疗场所。

    换言之,此时国内经过了二十年的培养,各个医科学院培训出来的医护人员数量已经很多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目前的医院数量很少,完全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医务人员。

    这就导致很多医护专业出来的学生,根本没法到医院从事自己擅长的医护工作。

    或许要说,城里医院少,可以去农村啊。

    可现实是,在城里上过学的医护人员,有几个乐意下乡的

    在城里当个工人啥的不香么

    也就是说,国内此时的医院都是国字号,要么是国家财政建立,要么是国企自己建立。

    现在国家财政没钱,没多少钱建立更多人民医院。

    企业呢,效益好的企业早就有医院了,效益不好的企业也没钱建医院。

    要知道,医院这玩意儿,此时就是纯粹的赔钱货,所谓以药养医的改革,此时还没开始呢。

    因此,曹志强要是自己掏钱建立自己的医院,哪怕只是一个类似社区门诊那样的医务所,也会一路绿灯。

    此时的国企开医院有多简单呢

    这么说吧,曹志强如果想开医院,只需要跟李厂长打个招呼,李厂长同意就行了。

    接下来,曹志强只需要弄套房子,再招聘一些医生护士,购买一些医疗器械跟药品,然后负担那些医生护士每月的开销,当然还有其他水电之类的开销,就可以挂牌开业了。

    一个医院,就这么简单

    至于卫生局啥的,好说,国企去个函,打个招呼就行了。

    至于卫生局不同意啥的。

    你想啥呢

    先不说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国企单位建立医院。

    就说红光机械厂身为冶金部直属企业这个牌子,一个卫生局敢得罪红光机械厂么

    至于开医院纯粹赔钱这方面。

    曹志强也想过了。

    没错,现在开医院,确实是个纯粹的赔钱货。

    但是有了一个自己的医院,就可以把众多个体户凝聚起来,让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

    再者说,赚钱了,也需要做点公益事业。

    多开医院,也属于公益事业,能给自己带来好名声。

    有了好名声,就有了金光护体,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其他的隐性好处,曹志强暂时没想明白,但肯定利大于弊。

    毕竟此时开医院,又简单又便宜。

    要是等医疗改革后再搞,未必就那么容易了。

    与这些好处相比,给自己老姐安排工作,真的只是附带的。

    不过,既然自己姐姐这么害怕,那暂时先不把真相告诉她。

    还是等自己的医务所建立了,再直接给她安排工作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