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字印刷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字印刷第(1/2)页
“陛下,臣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是正事。”

    听到这话,李二眉头一挑,“这马周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

    “陛下若是真的好奇不妨回去一试即可。”

    李跃说完,对面的李二点了点头,“说说你的报纸吧,这东西你不会想手抄发行吧”

    听到这话要不是对面坐的是皇帝,李跃差点就上去给人直接翻了个白眼。

    “陛下,您还记得活字印刷术吗”

    李跃说完看着李二的样子,就知道这家伙把自己在清水村给他们教的东西全部都给忘完了。

    带着李二来到一间大号的办公室,随后李跃便带着李二摆弄那些活字。

    排完之后,倒上墨水,把白纸铺上去,片刻后把白纸拿下来,翻过面一看,一篇李纲曾经写的文章已经被完整的拓印了下来。

    李二看到这些笑嘻嘻的着念着纸上的字,整个人显得也很是开心,在念完之后,啪的一下打在了李跃的肩膀上。

    “小子不错,干的事情也不赖吗,就这么一摆弄,竟然能真的拓印出来这么多,而字迹好像细小,好像有衡山先生的味道,不错,不错。”

    李二看了看随后缓缓道,“朕怎么觉得真的用他来办报纸好像也不是那么方便呢”

    “哦陛下何以见得”李跃反问道。

    “你先看看,印所有的东西也是一种生产,生产就要考虑利润。

    活字之于雕版是无可争议的青出于蓝。但你让大唐人搞活字印刷,首先得认识一万多汉字,然后要懂音韵知道字盘里哪个字在哪,还要有好眼神把正确的字从里面挑出来,因为有些字高频使用还得多准备一些,字盘就变得十分庞大。届时还得花大力气培养工人识字,还不如让工人大字不识直接照书稿上板来的方便。再加上这东西也是消耗品,需要不停新印,当然也就需要尽快把原版调出来,直接调用现成的书版,比起重新排版要省时省力,也不容易出错,要知道光是校勘就很费功夫。”

    听完李二的见解,李跃很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陛下,捡字不需要识字,比对外形而已,捡字盘也不是按音韵排的而是按部首排的。认几个部首和数笔画不需要培训多久时间。”

    “我觉得雕板工人照样要识字,雕板工人要识别书稿上的手写文字,然后转化为一笔一划的雕出来,不识字根本做不到。活字排好了以后,照样文盲也可以印刷。”

    “更何况活字印完一包纸之后可以拆版,用于下一套或者是其它的书籍。一套活字可以用来印多种书籍,尤其适合印大部头的著作。

    万一这一套活字中有个别损毁、变形的,补刻即可,影响不大;相反,雕版年深日久容易开裂变形,直接影响书籍的印刷质量。”

    李二和李跃未必在房间里边互相争论了半天,直到门外太监强调李二该走了,二人的争论这才停了下来。

    虽说李二嘴上很嫌弃活字印刷,但整个人临走时还是很实诚的带了一堆东西回去研究,同时还特意给他交代了关于新闻寺的事情

    李跃看这样子也自知躲不过去,只能尽快同步出一版流程,顺便祈求李二赶紧去把马周挖掘出来。

    马周的与众不同之处,除了既不是来自功臣豪门,也不是来自科举考试的“一介草茅”,他还有让李二“我暂不见周即思之”的本事。

    贞观初年社会不稳定,他能代武夫常何向李二所陈时政利害,内容除了保证皇帝安全的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宿卫大小交,就是纳居人税搜刮敏财。

    李二当然喜欢,后来李二打高丽回来,他又让太子“遣所留贵嫔承恩宠者迓于行在,太宗喜悦,高宗曰:马周教臣耳。太宗笑曰:山东辄窥我。锡赉甚厚。”显然这个山东人可以摸透李二的心理。

    李二曾对魏征说:“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诚不可施於百姓。朕尊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可是,贞观十一年,当了侍御史马周就上书说:“贞观之初,天下饥歉,斗米值百绢,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忧念不忘故也。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


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字印刷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